一年三百六十五,老乐闲聊话今古,熟悉《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小说的开篇是从黄巾起义引起的,因为张角起事后,东汉朝廷允许各地招募兵马,组成义军共同抗击黄巾,正是因此,刘关张三兄弟才登场——刘备看着招兵榜文长叹一声,然后被张飞怒斥,说大丈夫不考虑为国家出力报效,哀叹有什么用?然后俩人才有了交流,非常投脾气,便开始喝酒,喝酒的过程中遇到关羽,关羽气质非凡,在酒馆高呼,快点上饭,吃完要去投军,这样一来,就吸引了刘备和张飞的注意,三人因此结缘,最终有了桃园三结义的经典故事,随后又招了一群乡勇,在张世平等富豪的资助下,他们还打造了属于自己的成名兵器,青龙偃月刀、丈八蛇矛、雌雄双股剑,开启了轰轰烈烈的故事。
应该说《三国演义》的这个设定,是沿袭了《三国志平话》的,但是在《三国志平话》里,细节完全不一样,一开始没有刘备出现,而是关羽先登场,他当时的身份还是逃犯,因为在故乡杀了一个恶霸之后,只能浪迹天涯躲避缉捕,虽然说这些内容差别不大,但是,关羽的形象跟我们熟悉的样子完全不一样,可以说,在《三国志平话》基础上创作出来的《三国演义》,对关公的外形塑造绝对是颠覆性的。
我们都知道关老爷面如重枣,这个重字,两个发音有两种解释,说是厚重的重时,那就意味着红色比较厚重;如果说是重阳的重,那就是说关公的脸色,像是重阳时节熟透的大枣,不管怎么说,关公肯定是红脸大汉,他赤面忠心的形象,也早已深入人心。另外,丹凤眼、卧蚕眉、五缕长髯也是关公的脸谱标配。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我们在一些艺术作品中,看到的关公不是这个样子,绝大多数人都会说关公的造型错了,甚至还会有很多不客气地嘲讽。可是,这些所谓的属于关羽的样貌,都是《三国演义》的功劳,作为《三国演义》的母体,《三国志平话》中的关羽压根就没有丹凤眼、卧蚕眉、赤面长髯。那么问题来了,最早的三国故事中,关羽究竟长什么样?
其实很简单,除了笼统到缺乏具体想象力的神眉凤目外,剩下的就是紫脸虬髯了。没错,关公在《三国志平话》里就是紫脸,而非重枣赤面,一脸虬髯,也跟五缕长髯完全不一样。虬髯是什么呢?就是所谓的连毛胡子打着卷儿,一拽是直的,一松手胡子又卷回到脸上了。其实这个形象也是有参考人物的,那就是唐朝著名的笔记小《虬髯客传》中的主角,虬髯客,他跟李靖和红拂女结拜,被称为风尘三侠,可以说虬髯客的故事早在宋元时代,已经在街头市井中影响巨大,因此,能够虬髯客形象相似,也许在《三国志平话》的作者看来,已经是对关羽的巨大褒扬了。从整部小说的脉络发展中,我们也能看出来,《三国志平话》里最出彩的人物是张飞,关羽更像是大龙套,毕竟等关羽有属于自己的整段台词时,都已经讲到吕布跟刘备争夺徐州的故事了。
然而张飞的形象,在两部作品中,相对变化不大,都是燕颔虎须,声如炸雷,而且他一看到关羽,就被英雄的非凡气质所吸引,立刻邀请他喝酒。关羽当时倒有些不好意思,因为自己没钱,爽快的张飞直接请客,正当两大英雄畅饮的时候,刘备才卖完草鞋,来到酒馆喝酒,而后才有了桃园三结义,大家组成义军去对付黄巾等故事。另外,在《三国志平话》里,是没有青龙偃月刀那些极富特点的兵器的,与此同时,刘备手下的那几位经典的背景角色,简雍、孙乾、糜芳在桃园三结义之后就已经出现了,而且简雍不称简雍,称呼他的字,叫简献和,孙乾则写成了孙虔,他们跟陶谦自然也没有任何关系。
人马准备完毕后,刘关张三兄弟该与黄巾军开战了,应该说在真正的历史上,他们可能有功劳,但不会很重要,因为消灭黄巾的主力是东汉末期的名将,朱儁和皇甫嵩等人,在《三国演义》中,也只是把刘关张的功劳适当夸张,主要还是辅助朱儁和皇甫嵩。但是在《三国志平话》里头,桃园三兄弟简直就是张角黄巾的天敌,而且也通过这一战,成为了名震天下的英雄,至于刘关张具体是如何攻打黄巾,如何精彩展现实力等内容,篇幅关系,就不多说了。总之,小说重点突出的是张飞,他几乎凭一己之力打败了所有黄巾军,这一看就是典型的平话水准,而关公在这个阶段,更是没有任何展露身手的机会。因此,如果没有《三国演义》的话,关公是不可能对后世有如此之大的影响力的,起码他的形象可能都会跟我们想象中的不一样。但说来说去,这些不过都是关羽这个历史人物的文学形象和民间形象,他在历史上真实的长相,又有谁能说得清呢?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