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是一部关于汉字姓氏的作品。按文献记载成文于北宋初,原收集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04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60个。
《百家姓》中的姓按照先秦时期姓氏的划分标准应分为姓和氏以及称谓。姓在先秦时期产生于母系社会,它是母系氏族的族内婚向族外婚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大融合的开始,由于生子从母所以姓都是女字旁或女字底,比如上古八大姓,其实不止这八大姓,比如媿姓、婿姓、奶姓等。氏是原始社会发展到父系社会时期的产物,它是阶级分化私有制产生的标志。姓是别婚姻,氏是别贵贱。贵族有姓有氏,平民有姓无氏,奴隶无姓无氏。我们现在许多的不带女字旁的姓其实在先秦时期都是氏。称谓较复杂,比如官的称谓司马、司空、司徒、太史、钱等等,比如身份的称谓公孙、王孙、公、王、孙、公叔等等都成为现代的姓。把姓氏和称谓都混为姓是秦汉以后的事,这里就不分析了。
姓的产生我们知道在母系社会时期,从女字旁。当时人们逐水而群居,所以根据姓而知这一部族母系社会时期居住范围,比如周王朝建立者姬姓表示其母系社会时期发源于姬水流域。比如妺喜,有施氏人,妺姓表示其有施氏部族母系社会时期发源于沫水,在今山东、江苏和安徽一带。氏的产生我们知道是在父系社会时期,它标志着阶级的分化和贵贱的分别,氏的产生有许多种,本章只讲以封地或封国为氏的情况,比如赵氏从历史文献中知是嬴姓造父为周穆王驾车有功封地于赵邑,其后人以赵为氏并在春秋末年建立赵国。以封地或封国为氏的夏商周三朝有大量的封国或封土产生了许多的氏,夏朝的史料缺乏,根据现代姓氏我们知道有夏、夏侯、杞、嵇等等。商朝时方国及部落林立,号称三千诸侯,也可以说有三千个氏。周武王在孟津大会诸侯到会者多达八百余家,周武王至周公时共立七十一国,其中姬姓五十三国。夏商周三朝都封疆列土,大大小小的国家有的被灭,有的存续几个朝代。周时分封诸侯以国,诸侯再分封子国或分封邑,有史料称春秋时有大小国家万余应是把封邑也统计在内了。
我国在宋代编辑的书中就曾记载了2568个姓氏,明代也曾记载过3625个或4657个姓氏。新中国成立后曾统计有6369个姓氏,而《半月谈》记载的姓氏多达11939个。目前收集姓氏最多的书籍是陈厉南编著的《中华姓氏书法大字典》一书,共收集10129个姓氏,《续集》又新增收姓氏9931个,使得姓氏总数已达20060个,所以说现代的百家姓应为万家姓。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