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 字最早意思是指河流,比如说川流不息的川。那么四川指的是四条大河吗?一度有人认为确实是这样的,他们认为这四条河流分别是现今四川省境内的四大自北往南流的河流:金沙江、雅砻江、岷江和嘉陵江。但四川的川其实不是指河流,而是指平原,是指巴蜀盆地,是平川的川,而不是川流的川。 把四川解释为四条大河流经之地的说法,严格说来是不准确的。
四川的川是因为巴蜀盆地四周高山环绕而中部平原或丘陵绵延的地形而得名,不是因为具体哪条河或哪几条河而得名。一般巴蜀盆地可泛称四川,而其东、西、南、北部又可称西川、东川、南川、北川或川西、川东、川南、川北。古时整个巴蜀盆地又常被统称为西川,因为相对于一些王朝的中心而言,巴蜀盆地在西向,如定都开封的宋朝多称整个巴蜀盆地为西川。
四川简称川蜀,是古代文明的中心区之一,有著名的三星堆文化,图为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头像。
据历史记载,四川这个名称起源于宋代,四川盆地与陕西南部的汉中、安康一带古称巴、蜀。秦代在此地设置了巴郡、蜀郡,汉魏之后改称益州、梁州。唐太宗贞观元年(627)改益州为剑南道,改梁州为山南道。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分剑南道为剑南西川节度、剑南东川节度,作为行政区划,称川开始出现。965年,北宋灭四川盆地境内的后蜀政权,置西川路,后又增设峡西路,和西川路合称川峡路。1001年,分西川路为益州路、利州路,分峡西路为梓州路、夔州路,合称川峡四路,简称四川路,四川一词即由此出。可见,四川不是四条川,而是指川峡地区的四路(路是宋代的行政区划,大于州府)。南宋又设四川宣抚、制置、总领等职,统辖四路的军政财赋。元朝合四路为四川行省,明代设置四川省,后改为四川布政使司。清代改为四川省,民国时期继续沿用这一称呼。
内容来源:《中华文化十万个为什么——地理名胜》中华书局出版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