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干支是一种符号体系。干有10个,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有12个,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这一套符号体系在中国古代有广泛的应用,主要用于记时和记方位,因此它主要是时间和空间的符号。
关于干支的起源,隋朝肖吉撰《五行大义》说:
支干者,因五行而立之。昔轩辕之时,大挠之所制也。蔡邕月令章句云:大挠采五行之情,占斗机所建也。始作甲乙以名日,谓之干。作子丑以名月,谓之支。有事于天则用日,有事于地则用辰。阴阳之别,故有支干名也。
说明干支是用以记日月名称的符号,又说明干支与五行、斗建、阴阳等都有关系。
按五行说,五行有生胜。若干支符号中赋予五行之情,就有相生相胜的关系。所以干支也称为母子。如《淮南子·天文训》说:数从甲子始,子母相求。《史记·律书》称:十母十二子。将干支视为母子就是突出其五行的性质。
按北斗星在天空中被视为天帝巡察天界的座车。《史记·天官书》说: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乡。即指斗柄随着天球周日旋转或周年旋转不断变更指向,斗柄所指即是斗建。在干支符号系统中赋予了斗建之机就是将方位和时间的内容纳入了干支。
另外,古代称日为十,称月为十二,如《周礼·春官》称:冯相氏掌十有二岁,十有二月,十有二辰,十日,二十有八星之位。日为十,辰有十二。所以又将干支称为日辰,即十日十二辰。由于有事于天则用日,有事于地则用辰,这就将天地阴阳之分在干支体系中体现出来。于是这一套干支符号就负载了远比日月名称符号为多的信息含量。因此对干支的意义,古代文献中总是不厌其烦地加以解释。
《史记·律书》讲得最为详尽,将干支符号系统与八方八风二十八宿、十二音律联系起来作了有系统的描述。但是却将戊己两干忽略了。
《史记》由亥月开始,列各月支名及支的意义
十月亥。亥者,该也。言阳气藏于下。
十一月子。子者,滋也。言万物滋于下。
十二月丑。丑者,纽也。言阳气在上未降,万物厄纽未敢出也。
正月寅。寅言万物始生蟥然也。
二月卯。卯之为言茂也。
三月辰。辰者言万物之蜃也。
四月已。言阳气之已尽也。
五月午。午者,阴阳交。
六月未。言方物皆成,有滋味也。
七月申。申者,言阴用事,申贼万物。
八月酉。万物之老也。
九月戌。言万物尽灭。
《史记》列十干的意义
甲者,言万物剖符甲而出也。
乙者,言万物生轧轧也。
丙者,言阳道著明。
丁者,言万物之丁壮也。
庚者,言阴气庚万物。
辛者,言万物之辛生。
壬者,壬之为言壬也,言阳气任养万物于下也。
癸者,癸之为言揆也,言万物可揆度。
关于干支的意义,其他许多著述中都有涉及,但其中重要的有如下几种:
《淮南子·天文训》则只对十二支作了解释,说:帝张四维,运之以斗,月徙一辰,复反其所。正月指寅、十二月指丑,一岁而匝,终而复始。指寅则万物蟥也。指卯,卯则茂茂然。指辰,辰则振之也。指巳,巳则生已定也。指午,午者忤也。指未,未,昧也。指申,申者呻之也。指西,西者饱也。指戌,戌者灭也。指亥,亥者阂也。指子,子者滋也。指丑,丑者纽也。一般认为《淮南子》上对十二辰的解释,应是十二辰的本来意义。
《汉书·律历志》对十二支的解释是:引达于寅,冒茆于卯,振美于辰,己盛于巳,鄂布于午,味荽于未,申坚于申,留孰于酉,毕人于戌,该阂于亥,孳萌于子,纽牙于丑。而对十干的解释是:出甲于甲,奋轧于乙,明炳于丙,大盛于丁,丰楸于戊,理纪于己,敛更于庚,悉新于辛,怀任于壬,陈揆于癸。
后汉刘熙的《释名》对十干十二支的解释,比较清楚完整。
其对于十二支说:
子,孳也;阳气始萌,孳生于下也。
丑,纽也;寒气自屈组也。
寅,演也;演生物也。
卯,冒也;载冒土而出也。
辰,伸也;物皆伸舒而出也。
巳,巳也;阳气毕布巳也。
午,忤也;阴气从下上,与阳相忤逆也。
未,时也;日中则昃,向幽昧也。
申,身也;物皆成其身体,各申东之使备成也。
酉,秀也;秀者,物皆成也。
戌,恤也;物当收敛,矜恤之也,亦言脱也,落也。
亥,核也;收藏百物,核取其好恶真伪也。亦言物成皆核也。
其言十干则是:
甲,孚也;万物皆浮甲而生也。
乙,轧也;自抽轧而出也。
丙,炳也;物生炳然皆著见也。
丁,壮也;物体皆丁壮也。
戊,茂也;物皆茂盛也。
己,纪也;皆有定形可纪识也。
庚,犹更也;庚,坚强貌也。
辛,新也;物初新者皆收成也。
壬,妊也;阴阳交物怀妊也,至子而萌也。
癸,揆也;揆度而生,乃出之也。
以上对干支的解释,可说是大体一致,都是从物候变化加以阐述。无论十二支或十干,都描述为物候的周年变化。无论十二支的起始点为寅或为亥,其每一支名都表示相同的物候。
寅,表示植物开始发芽出土,
卯,表示各物发芽繁盛茂密。
辰,表示成群的万物整然奋发。
已,则标志万物已经长成。
午,表示万物生长壮大,纵横相交,枝柯密布。
未,表示趋于成熟的万物发出了浓郁的香味。
申,表示万物已经长成,且有了成果。
酉,表示万物熟透,趋于衰老。
戌,表示万物衰落,趋于灭亡。
亥,表示万物闭藏,生机储于核肉
子,表示万物科种子受到尊养,孕有新的生命。
丑,表示新生命正在纽曲成长,萌发幼芽。
十干表示的物候周年变化与十二支所表示的也基本相同。
甲,表示新的生命正剖开种子的孚甲而向上生出。
乙,表示万物已抽芽而生。
丙,表示万物出地形成茁壮生长的景象。
丁,表示万物已经成长壮大,向上生长的势头快要停止。
戊,表示成长壮大的万物更加茂盛。
己,表示万物已长成定形。
庚,表示万物已长的更加坚实、强壮。
辛,表示万物的果实新熟。
壬,表示万物闭藏怀妊于下。
癸,表示新的生机正要萌芽。
另外许慎的《说文解字》中,从文字结构上考察十干、十二支的意义时,将阴阳的消长和五行的推移加进去。他的阐述就具有了更为广泛的解释能力。
如说卯,冒也。二月万物冒地而出,像开门之形,故二月为天门。又如说未,味也。六月滋味也。五行木老于未,像木垂枝叶也。对十干的甲、戊则说:东方之孟,阳气萌动;从木,戴孚甲之象。戊,中宫也,像六甲五龙相拘绞也。
后人对于干支意义的研究,涉及方面就更为广阔。
有人以十二辰的古文和十二生肖的古文相比较,认为十二辰是十二生肖的象形字。
有人认为干支是古代星官之名称,古人仰观天象,各月取一星座作为标志,这些星座就构成十二支。
现代著名学者郭沫若根据殷墟甲骨文,对于十二支的来源和应用作了新的解释。例如他认为寅的甲骨文很像弓矢;巳在甲骨文中亦作子,在甲骨文支干表中,它居辰后午前。所以他认为古十二辰中有二子。郭沫若对十干的解释也有独到之处。他认为十干应分为两个系统。甲乙丙丁为一个系统,表示的是鱼身之物,如甲是鱼鳞,乙是鱼肠等。另一系统是戊己庚辛壬癸,表示的是古代军队所用的兵戎器械,如戊是斧钺,己是戈戟等。他的解释与前人多有不同,尚难定论。
总之,干支的起源及其本来的意义或已湮没。但其符号功能却在后来得到发展。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