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满城汉墓出土的“九窍玉”说开来,告诉你这几样玉不要佩戴把玩(满城汉墓出土铜性器)

春节假期为了防疫情,大家改变了外出旅游的打算,转而变成了许多人贪吃、贪睡、不干活的大好时机了,大有将过去一年的劳累一下子找补回来的意思;当然也有不嗜吃睡者,通过网络交流互动,将自己的书籍、字画、文玩等逐一进行显示……这其中,很多东西真是让人开眼。当然也有些宝贝,看后不禁让人大跌眼镜——有位网友在自己的朋友圈展示了一件玉蝉,而且标榜是自己平日里佩戴把玩的,可谓是爱不释手!而这件宝贝,极其类似古代的丧葬品——八刀玉蝉!

从满城汉墓出土的“九窍玉”说开来,告诉你这几样玉不要佩戴把玩(满城汉墓出土铜性器)
说到这里,就不能不提满城汉墓。满城汉墓发现于20世纪60年代,出土玉器近200件,其中玉璧69件,从璧形制及玉璧的组合关系可分为两类:第一类为丧葬用玉璧,主要分布于尸身前后,形成组玉璧;第二类为装饰用玉璧,通常为组玉佩的组成部分。

从满城汉墓出土的“九窍玉”说开来,告诉你这几样玉不要佩戴把玩(满城汉墓出土铜性器)
由此可以得知,玉器当初是西汉时期极为重要的丧葬和礼仪用玉。《尔雅•释器》中记载说,珪大尺二寸谓之玠,璋大八寸谓之琡,璧大六寸谓之宣,肉倍好谓之璧,好倍肉谓之瑗,肉好若一谓之环。这里所写的璧、瑗、环的区分是儒家系统化的结果,在实际出土的器物中并不局限于这个定义。

战国时期就有大量随葬玉璧的现象,西汉前期沿袭了这一传统,到了西汉中期以后,随葬的玉璧数量大幅减少。满城汉墓出土玉器都具有相当大的规模,随葬玉器数量和种类十分丰富。反映出西汉时期玉器的工艺水平,以及汉人的审美风格和精神追求。

丧葬用玉器主要有两种:Ⅰ型玉器为单一纹饰,纹饰种类主要为涡纹、蒲纹和谷纹。Ⅱ型玉器有两区纹饰,内圈饰涡纹或蒲纹,外圈饰夔龙纹、凤鸟纹或勾连雷纹。Ⅰ型和Ⅱ型玉器是随葬玉器的主流形式,且大多出于墓主人的玉衣内外,遍布墓主人尸身前后。这种现象在满城汉墓M1、M2墓中都有发现,且这些玉器上还发现了织物捆绑的痕迹。目前普遍认为,这些玉器都是专门用于敛葬的,当时应是按照一定的排列方式将这些玉器用织物捆绑连在一起,包围在尸身四周。

满城汉墓M1墓主的玉衣内前胸和后背共铺垫玉器18件,其中Ⅰ型9件、Ⅱ型9件;满城汉墓M2也有组玉璧放置在墓主人玉衣内前胸和后背,共15件,其中Ⅰ型6件、Ⅱ型9件。

综上所述,可以明显感觉到古人对玉器的喜爱程度,从上古持续至今,他们将玉器看作是权位的象征。不仅生前佩戴的玉器,在死后还会陪葬。我国国宝文物——满城的金缕玉衣就是汉代诸侯王死后用以穿用的。从西周至两汉时期,人们相信用玉器封住逝者的九窍,可使尸体不朽,所以古墓中会出土很多玉器。

所谓的”九窍玉”,就是堵塞或遮盖在死者身上九窍的9件玉器。那么,具体都指哪”九窍”呢?据载,是指人的2只眼睛、2个鼻孔、2个耳孔、1个嘴,以及生殖器和肛门。”九窍玉”即塞在这些部位的9件玉器:眼塞2件、鼻塞2件、耳塞2件、口塞1件、肛门塞1件、生殖器塞1件。其中眼塞又称眼帘,圆角长方形;鼻塞略作圆柱形;耳塞略作八角棱形;口塞如新月形,内侧中端有三角形凸起,口塞不能全部含在口中;肛门塞为椎台形,两端粗细不同;生殖器男性为一短琮形,一端封闭,女性为一短尖首圭形。此外,常见的玉器种类还有玉衣、玉塞、玉琀、握玉等。

从满城汉墓出土的“九窍玉”说开来,告诉你这几样玉不要佩戴把玩(满城汉墓出土铜性器)
在古代,死者是不能空手而去的,所以用握玉,其多雕刻猪,来祈祷他在另一个世界活得富足的用意。玉琀又称”含玉”,是含于死者口内的葬玉。玉琀各代形制不一:商周玉琀有玉蝉、玉蚕、玉鱼、玉管等;春秋战国时玉琀有玉猪、玉狗、玉牛、玉鱼等,多为各小动物;汉时期人多以玉蝉作琀,寓意非常明了——蝉由地下洞出得生。除《后汉书•礼仪志下》写”饭含珠玉如礼”的”礼仪”意思,玉琀在亡人口中,无非是要亡人”蝉蜕”复生,灵魂延续。

从满城汉墓出土的“九窍玉”说开来,告诉你这几样玉不要佩戴把玩(满城汉墓出土铜性器)
从满城汉墓出土的“九窍玉”说开来,告诉你这几样玉不要佩戴把玩(满城汉墓出土铜性器)
玉琀的形象是一只收敛翅膀的蝉,作为丧葬品的琀是没有孔眼的。现代的一些工艺品往往要在琀的双目间吻的位置打眼穿绳,以便于佩戴、把玩,并取寓意为一鸣惊人,对此大家不置可否,全在个人喜好。

从满城汉墓出土的“九窍玉”说开来,告诉你这几样玉不要佩戴把玩(满城汉墓出土铜性器)
看到这里,知道哪些玉器不能佩戴把玩了吧?!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