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这里的人才指的是一个时代的人才。古代的历史通常都是从边边角角的记载中摸索而来,有些做不得真,有些却可以一信。
有记载的每个朝代的能人,也是寥寥无几,或许真正有才的人并不能时时涌现被人发掘。可近代的人才却比比皆是,让人叹为观止。其中郭沫若也是一位当时的才人,众人因为他最后嘱咐的事情很是疑问。
郭沫若其人
后人终究是放不下郭沫若曾经做过的错事,依旧对他的评论褒贬不一。如若翻看曾经郭沫若的文学作品,一定会大为惊叹他怎么出了这么多文章,甚至诗歌方面也有涉猎。这足以看出他是一个有着严谨工作态度的人,将自己的工作作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
之后,也为了鼓励更多参与文学的人,甚至还设有“郭沫若文学奖”来勉励他们。
除此之外,郭沫若对于书法也有着自己的见解。我国自古有见字如见人的说法,书法中的气韵走笔也是许多人研究效仿的最重要的环节。郭沫若多年的书法积累,自然也慢慢自成一派。
不过从表面来看,书法好的人一般都是宁静致远之人,而他也凭借着这些年的成功坐上中国文学的一把交椅。之后,与伟人一起,郭沫若谋划了许多利国利民的计划,其中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有着他的一份功劳。
但就是这样本来澄澈透明的一个人却有些晚节不保。
首先,文学才识是他的立命之本,可最后却疯魔地选择了考古。其实这些事原本也有些苗头,自失意之后,郭沫若对于中国的古文化就颇为感兴趣,甚至一度出版了许多相关文章,自然这些文章也被后人供读着。
慢慢地,郭沫若的注意力由这些文字上的工作转为编纂历史剧。许多朗朗上口的历史剧就是由他策划,例如《屈原》、《武则天》等。最后他也由历史编纂,成为考古家。
晚年的郭沫若对于考古一事十分上心,因此对于墓的挖掘勘测等也十分在意。他曾向上级申请挖掘过许多的墓,不过因为最终的结果不是很好,甚至有些墓刚刚开掘是还好好的,一经挖掘就发生大量的丢失事件,而被迫叫停。之后,郭沫若向上申请的墓都未经过统一。
其实,这样的事情好比古代失意的诗人一样,自己心心念念的东西得不到,总会有些怅然若失。最后,郭沫若本来很好的名声,也让这些事惹得众人的不理解。
这件事如果完全算来,还有一份原因就是我国刚开始是对于考古等的文化储备和设施都不完善,如果当时强行进行挖掘,之后善后工作也做不好,也是得不偿失的事情。可一个对考古掘墓有些如此深执念的人,对待对自己的坟墓有着令人疑惑的安排。
郭沫若的身后事
我国自古有死者为大的说法,其本意也是希望将死者的身后事处理好。就算生前与人有颇多矛盾,这之后为将烟消云散。同时,在对于丧葬的礼仪上也颇为重视。好比中国古代上至达官贵族统治者,下至平民百姓,在很早的时候就开始谋划自己丧葬的各项事宜。因此,人到晚年不得不考虑身后事。
我国历来都有规矩是落叶归根,很多人甚至是身在国外的人都希望能够回到自己的祖国,自己的老家进行埋葬,也因为如此只有这样才能够寻得身后的平静。但郭沫若对于自己的身后事的安排,倒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
首先,郭沫若为自己选择的埋葬地点并不是自己的老家,而是昔阳大寨的虎头山。后来有人解说,是因为郭沫若喜欢这个地方所以才将此地选址为埋葬地。
其次,郭沫若最后选择的是火化。这件事着实叫人匪夷所思,国人一般倡导的是入土为安,大多数人面对亲人的去世会选择保全他们的尸体,继而安心埋葬。除非是希望对社会有所贡献的极少数人会选择将自己的遗体捐献给医疗事业。
近几年,国家也因为环境等原因规定必须火化的条例,可在上世纪这件事无论是哪一家也行不通。郭沫若选择火化,着实叫人摸不着头脑。
除了火化之外,郭沫若没有叫人安排一个好的盒子将自己的骨灰装好,而是选择将骨灰撒在墓地周围,这更加让人摸不着头脑。
火化尸体的话放到如今倒有些说的清,可骨灰也不保存完整,也会让后人有些难过。日后,就算是后人对着朝拜,也有些无所适从。目前,郭沫若的墓说是一个墓,其实只有一块汉白玉的墓碑而已,且是人们为了纪念他所建。
选好墓地却没有完整安葬,这无论是对后人,还是对郭沫若有些敬仰之情的人都会有所疑问,也有些遗憾。所有这些感情都起源于国人骨子里的固有思想,认为死去之人必须要尸身完整,这样人们也会觉得自己对于逝世之人起到了最大的尊重程度。可郭沫若这样的做法,着实让人觉得意味深长。
或许他有着前卫的思想,认为自己的火化之后撒骨灰的方式符合自己所认知的礼节,也符合他多年学识多得。也或者很多人仅仅凭借他的著作或是其他的遗留资料并没有参透他的本质,这样的埋葬方式是一种洒脱,有一种超脱俗世束缚的洒脱。
因为有一种理论是悲观的,它说当人阅读大量的书籍,深入感受这个社会的时候,突然发现生而为人十分辛苦。换言之,这种理论的本质就是人从生下来的那一刻都是在受苦。可能郭沫若的举动,是不想自己去世之后在这世上留下一丝痕迹,也不想躺在木板底下受束缚。既然功成身退,那就潇洒而去。
人们总是在最后才为前人歌功颂德,好以全面概括。可往往人总有聪明一世糊涂一时的时候,郭沫若的各方面如此出众,最后却因考古一事让人唏嘘不已。或许是文人总有一丝气节,不为财死,不为食亡。内心所期盼的实现不了郭沫若深感无力,就希望自己能够换一种方式得到解脱。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