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高僧思念已故的母亲,写下一首很感人的诗,每一句都直击人心

母亲是天底下最伟大的人,她给予了我们生命,教会了我们很多的东西,对于儿女始终是默默奉献,并且不求回报。昨天晚上我读到元代诗人与恭的《思母》,让我感慨万千。这首诗写得很感人,每一句都在诉说着对于人生的无奈。其实我很害怕读这样的诗,每次读到这样的作品都会潸然泪下。

元代高僧思念已故的母亲,写下一首很感人的诗,每一句都直击人心
与恭,字行己,号懒禅,上虞人,元朝有名的高僧,关于他的生平没有任何的记载,只有几首诗流传于世,而这首《思母》正是他的代表作,整首诗道尽了一位游子的无奈,还有对于母亲的愧疚,一字一句都感人至深,有着诗人最深沉的爱,成为了描写母爱最感人的作品。

霜殒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

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元代高僧思念已故的母亲,写下一首很感人的诗,每一句都直击人心
少年时代的与恭家境贫寒,连生活都成问题,经常是吃了上顿没有下顿,为此他毅然决然选择出家,无非是希望可以活下去,可以减轻家中的负担。但是他出家没有多久,父亲就因病逝世,老母亲独守家中,日子就过得更加凄苦,终日以泪洗面,而诗人也是经常讨一饭赡养母亲。

元代高僧思念已故的母亲,写下一首很感人的诗,每一句都直击人心
写这首诗时与恭的母亲已经逝世,而诗人回想母亲时悲痛欲绝,一辈子孤苦伶仃,没有过过一天幸福的生活,这让诗人很是愧疚,为此在这首《思母》一诗中,他写得很感人,每一句都令人震撼。其实如果不是由于生活贫苦,他也不可能选择出家,母亲的逝世成为了他的一块心病,没有好好善待母亲,当母亲逝世之后,诗人经常会想到母亲,想到她所受的那些罪,以及吃过的苦。

元代高僧思念已故的母亲,写下一首很感人的诗,每一句都直击人心
第一二句就充满了无限的忧愁,也道出诗人的一片深情,还有对于母亲的怀念,霜殒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现在外面天寒地冻,寒霜把所有的芦花摧毁了,看到此前的景色让我肝肠寸断,瞬间泪流满面。如今母亲早已逝世,再也无法看到满头白发的老母,一个人独自倚靠在柴门盼望我归来。

从开篇的两句就可以看得出来,诗人在创作时悲痛万分,母亲的逝世让他很愧疚,还在时就吃尽了苦头,受尽了各种折磨;每当想到老母亲,诗人就会肝肠寸断,而且写得也是很画面感,一位老母亲终日倚靠在柴门,眼巴巴地望着前方的路,希望儿子可以早一点归来。这两句没有任何的技巧,也没有华丽的辞藻,可是读来却让人肝肠寸断,立马能够感受到作品中那份深沉的力量。

元代高僧思念已故的母亲,写下一首很感人的诗,每一句都直击人心
第三四句就更加的伤感,同时那种悲痛之苦也是呼之欲出,让人们感受到了诗人的无奈,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这时诗人进一步地想到了母亲,想到了去年五月间梅雨时节,由于家中没有粮食,只好脱下身上的袈裟,拿到街上的当铺里换钱,再去到市场籴米归家养母。可见诗人当时的生活很苦,身无分文,日子都快要过不下去了,但是为了母亲只能脱下袈裟,硬着头皮去当铺,再买回粮食养活母亲。

元代高僧思念已故的母亲,写下一首很感人的诗,每一句都直击人心
穷人的生活是很悲苦,对于诗人来说,如果生活好一点,可能他也会去做学问,然后去参加科举考试,但是由于没有钱,连生活都成问题,为了能够活下去,减轻家里的负担,只好选择出家为僧,这样勉强可以活下去。所以诗人很愧疚,在这首《思母》一诗中,他很深情地回想了母亲活着时的形象,独自倚靠在柴门,每天都在盼望着儿子,而诗人也是感慨万千,写得非常的感人。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