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有很多奇异的丧葬习俗,放到现在来看的确很是繁琐,不过在偏远的小山村,人们依然觉得这是祖祖辈辈的信仰,需要传承下去。
今天重点来和大家分享3个挺奇特的葬俗习惯,感兴趣的可以一起来看看哦~~
一、用逝者生前用过的碗敲碎一块下葬
以前很多地方都有给逝者放陪葬品的习俗,最出名的是兵马俑,用活人殉葬,但这是非常不人道的。
有钱的会放金银珠宝等之前的东西随葬,但大部分普通人家都是用些小物品陪葬,比如逝者生前很喜欢的笔墨、书画之类的。
不过万不可用带金属和皮革材质的东西随葬,农村会觉得这些东西不利于逝者通往另一个世界。
在某些地区,会用逝者生前用过的瓷碗敲碎一小块与去世者一同葬下。
个人觉得,这大概就是对逝者的祝福,希望他在那边也有饭吃,不丢饭碗。
用逝者生前用过的碗碎片,也是希望能让逝者有熟悉感。
当然,当地说是如果不这样,对其家属会不太好,这是没有依据的,不足为训。
以前农村经济发展比较慢,一家人都只有一个饭碗,是额定的,比如五口人,除去装菜的盘子,基本上是人手一个饭碗。
不像现在,一家有很多个可以盛饭吃面的碗,所以现在人们对饭碗没有太多的依赖感和唯一性,自然不懂以前农民对饭碗的钟情,故而这个习俗也不为现在人们所理解。
二、入殓时嘴里要含噙口钱
这点在很多地方有,就是人去世后,入馆时嘴巴里面要放一个铜钱,比如在河南一代,就把这叫噙口钱,说是不放的话,逝者来生不会说话。
还有的地方则是说,下葬时要把噙口钱去除,不然家里的好运也会被一并带走,就是不利于财富的积累。
各地习俗不同,说法和含义也各不一样。
在我老家其实最初是放噙口钱,但后来随着纸币的兴起,硬币越来越被淘汰,往嘴里放铜钱硬币的习俗逐渐被取代。
但嘴巴里也不能空着,就会给其口中含点米饭,蕴意为来生不愁吃,不用饿肚子。
民以食为天,对于老百姓来说,只要吃得饱不饿肚子,就是一种幸福,故而放饭团也是一种农民很中意的习俗。
不过有钱人们最希望延续的是财富,虽然现在铜钱和硬币越来越少,但他们会在逝者嘴巴里放些值钱的东西。
比如昂贵的珠宝、夜明珠什么的,蕴意家里的财富生生不息。
也有的地方觉得麻烦,所幸就直接嘴巴里面不放东西,让逝者安详平静地下葬,我个人觉得这样会更好。
三、入殓前双脚拴绊脚索
在我老家老人们责怪小孩子做事情慢吞吞时,就会说怕是没有割绊脚索哦~~
以前一直不懂这句话的含义,只知道是大人们吐槽走路慢,做事情拖延,却不知为何要这样说。
现在才知道,原来是因为农村办丧事时,入殓前要给逝者的双脚上套上一根麻绳,说的是防止魂魄乱跑,闯入阳宅捣乱。
有的地方不用麻绳,而是用白布直接裹住脚,等到正式入殓时才解开,说是不这样做的话,在那边不能走路。
农村现在很多地方还有给刚开始学习走路的小孩子割绊脚索的仪式,大致上就是在小孩子在后面走,大人在后面用菜刀一步步比划,嘴巴里还念念有词。
还有的地方则是在小孩子的两腿之间,做割开的动作。
这么做就是觉得,避免前世去世前绊脚索没有割开,或没有彻底隔断,导致这辈子走路慢,或不会走路等现象发生。
其实就是一种对小孩子的祝福吧,希望他平安长大,能跑能吃,健健康康。
只是这个习俗的确与上面说到的人去世要拴绊脚索有关,两个习俗是相互联系的。
不过也有的地方不是光套住双脚,而是在头颈和脚琛处缠上两根绳子,以便使其魂魄彻底固定在棺材内,不到处流窜和游荡。
说回来,这也是一种引魂的仪式,和之前说的引魂幡有相似的作用。
其实有时候也知道人去世了,就真的啥也没有了,真的不复存在了。
但每次看到家里老人很严肃地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又不忍心告诉他们事实,总觉得这是他们治愈失去亲人的一种方式。
他们坚信亲人还在,只是去了另一个世界,心里默念着觉得他们还在,或许心里就不那么伤心难过了。
对于农村的丧葬习俗,还是那句话,可以不参与但该尊重别人的信仰!
那么大家此外还知道哪些类似习俗呢?欢迎留言交流吧~~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