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将内蒙古的十二个地级行政区就知名度大小做了一个分档,认为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呼伦贝尔名气最大,巴彦淖尔、赤峰、兴安盟等次之。今天,我们就讲讲巴彦淖尔。
巴彦淖尔是什么意思呢?
淖尔在当地语言中是湖泊的意思,巴彦淖尔其实是指富饶的湖,也就是吉兰泰盐湖。
巴彦淖尔正北是蒙古国的南戈壁省和东戈壁省,正西是内蒙古阿拉善盟,正东是内蒙古包头市,正南是黄河几字型的那一横。巴彦淖尔的地形非常有特色,可以称为两原夹一山。
所谓两原,是指北部的乌拉特草原和南部的河套平原,两原之间是呈东西走向的阴山,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阴山在历史上的知名度非常大。巴彦淖尔的面积约有6.4万平方公里,略小于面积约6.6万平方公里的宁夏。
巴彦淖尔地区在古代是塞外游牧文明与中原农耕文明的交界处之一,尤其有阴山的存在,战略地位非常重要。以西汉为例,西汉与匈奴的边界基本以阴山为界,双方在这里展开激烈斗争。
秦朝为防御匈奴,在今天的河套平原地区设置了九原郡。到汉武帝时,朝廷拆分了九原郡,九原郡的西部设朔方郡,九原郡的东部设五原郡。三国时大名鼎鼎的吕布就是五原郡九原县人。
南北朝时期,北魏虽然不是传统上的中原农耕文明,但依然经过多轮汉化,与雄踞大漠的柔然以阴山为界对峙。出于防御北敌的目的,北魏在北部与柔然交界处设置著名的六镇,后世明朝的九边可以说是北魏六镇的放大加强版。
六镇从西到到分别是:沃野镇、怀朔镇、武川镇、抚冥镇、柔玄镇、怀荒镇。沃野镇的位置就约在今内蒙古巴彦淖尔市附近,也就是河套平原的西段,北倚阴山,南靠黄河,为兵家必争之地。
唐朝从某种意义上可以称为北魏的放大加强版,至少从北线防御的角度上看是如此。 所以,唐朝依然非常重视北线防御,巴彦淖尔地区在唐朝的地位并没有多少下降。
喜欢唐诗的朋友一定喜欢李益那首《夜上受降城闻笛》,这是一首七绝名篇。其诗云: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为防御北方突厥,唐朝在北线设了三座受降城,东受降城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的托克托县附近,中受降城在今内蒙古包头市主城区西南,西受降城则今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五原县西北的乌加河附近。三座受降城皆在黄河以北,三城互为犄角,又兼在阴山与黄河、大漠之间,是唐朝北线防御的重要区域。
巴彦淖尔的历史非常悠久,但巴彦淖尔市成立的时间并不算长。1956年,巴彦淖尔盟成立,这是因为巴音浩特州和额济纳自治州从甘肃回到内蒙古,故设。然后经过各种区划上的变迁,2003年,巴彦淖尔撤盟建市,临河县也变成临河区,成为巴彦淖尔市唯一的市辖区。
除了作为主城区的临河区,巴彦淖尔市还辖有磴口县、五原县、杭锦后旗,以及三个乌拉特旗,就是乌拉特前旗、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后旗。由于巴彦淖尔的地形情况相对较好,北有乌拉特草原,南有肥沃的河套平原,人口相对较多,有约170万人。巴彦淖尔的西邻阿拉善盟面积约27万平方公里,但由于沙漠面积太大,人口只有约25万。
巴彦淖尔的旅游资源比较丰富,包括黄河河套文化旅游区,纳林湖生态旅游区等,非常值得一看。
果粒历史新刊推荐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