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周公是谁(周公真实存在吗)

1、历史上有周公这个人吗?周公一词出自于哪里?

(“梦周公”这个典故出自于《论语.述而》。
周公是西周初期一位政治家,他辅助成王摄政,为周朝立下了重大功勋,后世尊他为先贤。
春秋时期的孔子非常崇尚周公的为政,他从小就学习西周流传下来的六艺知识,掌握了西周的黄章制度,他对西周的政治制度非常尊崇,认为西周社会是尽善尽美的社会,而周公也成为他心目中最向往的人物,以致于常常梦到周公。
后来孔子从政于鲁国,他决心恢复西周的制度,旅行仁政,建立西周式的国家。可是他的主张遭到了当政权贵的竭力反对,最后,他被迫离开鲁国,周游列国,宣传、推行自己的主张,结果处处碰壁,只好又回到鲁国,此时他已年迈体衰,叹息道:”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意思是说,我衰老得多么厉害啊!我好久没有梦见周公了!
后来,人们用这个典故来表示缅怀先贤,宋代苏轼的《周公庙》就用了这个典故:“吾今那复梦周公,尚春秋来过故宫。

2、历史上真的有周公这个人吗

你说的是周文王么?

3、历史上的周公是怎样的一个人?

周公,即姬旦,他是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他一生虽然没当过一天帝王,但是他在周建国和立国过程中起了重大作用,一直深受人们崇敬。尤其是他的宽大胸怀、他为人的诚恳、他的智慧,成为后人歌颂的对象。

在讨伐纣的过程中,周公辅助武王,立下了无数功勋。周建国以后的第二年,武王就去世了。周武王在重病之中,天下还没有安定,大臣们都很紧张,作为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更是心急如焚,他沐浴斋戒,亲自为周武王祭祀鬼神,以求痊愈。但是病魔后来还是夺去了周武王的生命。

周武王去世以后,立他的儿子周成王即位,当时周成王只有几岁,就让周公代理成王行政。这时正是周王朝的多事之秋,虽然消灭了纣,但是国家刚刚建立,商的旧臣中还有不少人在谋划有朝一日能够灭周复商;诸侯虽然在灭商的过程中齐心协力,但是灭商以后的权利再分配仍然具有明争暗斗的意味;而主要的问题还是来自周王朝的内部,所以这个时候,周公操理朝政,可以说付出了自己的所有心血。

周公操持国家大事,虽然赢得了人们的尊重,但是也有一部分人对此存有疑心,因为他们认为周公这样卖力,可能是自己想夺取王位。

因为当时周代的父死子继的王位继承法还没真正形成,而商朝采用的方法是兄终弟及,周公是周武王的弟弟,人们的这种担心似乎是不可避免的,这种担心首先来自那些想当君主的人。

周公的三哥哥管叔心想,如果按照兄终弟及的商代王位继承法,这君主之位应该是他的,因为他比周公大,现在他这个哥哥反而要听弟弟的话,感觉很丢人。

他就和弟弟蔡叔在背后议论,而蔡叔也有这种看法,蔡叔说:“我看这个姬旦整天忙得不得了,肯定是不怀好意,他不想当君主才怪了。我还听人说,姬旦最近常常占卜,这是不是在确定他什么时候当王?”

管叔说:“可不是嘛,现在成王确实是小,但要论当君主,也轮不到他啊。”

他们俩越议论越来气,后来又说到“三监”的事。周武王灭商以后,并没有将商纣王的后代都消灭掉,而是给他们合适的出路。他曾给商纣王的儿子武庚封了领地,周武王是个细心人,他又怕武庚会造反,就又将自己的三个弟弟管叔、蔡叔和霍叔的封地围在武庚的周围,这样对武庚也起到监视的作用。

这本来是周武王的意思,和周公并无瓜葛,但这时,管叔和蔡叔硬是认为这是周公捣的鬼,把他们几个弟兄都派到外面去,好让他自己在镐京称王。

他们找到了霍叔,霍叔认为周公是个正派人,不会干这种事,但是后来在他俩的怂恿下,也对周公的用意产生了怀疑。

管叔和蔡叔存了这份心后,就利用自己的影响在朝廷和各个诸侯国中散布周公的坏话。他们还煞有介事地说,周公打算谋害成王,好自己篡位。

这样一传十,十传百,最后传到了周成王的耳朵里。周成王这时还很年轻,他对宫廷斗争的复杂性还没有充分的认识,于是就听信这些谣言,开始讨厌起周公来,而且处处事事躲避着周公,生怕他害了自己。

周公知道这件事后,当然感到自己受到了极大的委屈,但是他在这个时候头脑十分清楚,现在国家万事当头,如果陷入这种纷争之中,无异于把国家推向灾难,个人的委屈是小事,国家的大事才是最根本的,何况自己不做亏心事,也不怕别人议论。

姜尚和周武王同父异母的弟弟召公得知此事后,都为周公解说,并且明确表示支持周公的所作所为,三人决心同力辅助成王,共成大业。

周公的儿子伯禽要到曲阜去,代行鲁公的权力,临行时,周公把他叫到自己的身边,谆谆告诫他:“一定要以国家的大事为重,不能有丝毫闪失,像我这样的身份,武王的弟弟,文王的儿子,成王的叔父,应该说不卑贱了吧?但我也是处处小心谨慎,不敢稍有懈怠。我为了处理国家的大事,常常是洗一次头发,要停下来好几次,将头发握在手上,好去处理那些国家的急事;有时吃一顿饭,也要停下来几次,去接见要见我的人。现在国家正等着人用,我不能因自己的缘故而失去那些投奔周的贤人。”伯禽把这一番话记在心中。后来他的这种“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

的精神成了一种崇高的境界,鼓舞着无数人去为国家的利益而尽力。如曹操就曾作过诗,他说:“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三个王叔自从对周公存有偏见以后,就处心积虑地谋划自己的利益。

这时,商灭亡已有一段时间,商纣王的儿子表面上说他没有灭周复商之心,但是暗地里却在为灭周做准备。他听说三位王叔对周公有异心,认为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就立即派人去和三个王叔联络,并且送给他们很多金银财宝。

他看到三位王叔不拒绝,就自己亲自出面,去和王叔们密商,他极力挑拨三位王叔和周公的关系,添油加醋地说,周公早有代成王而自立之心,而且还编造出周公准备一旦时机成熟就干掉三位王叔的所谓计划。三位王叔至此决心已定,要和武庚一道,共同去对付周公。他们结成了反周公的联盟。

过了一段时间,武庚和三位王叔看时机已成熟,就公开起兵,去攻打周的京都镐京,一些不明真相的小诸侯国也参加了反叛的行列。

周公立即集结大批的军队,要将这次叛乱镇压。出兵之前,周兵举行了宣誓,周公以周成王的名义,写了一篇宣誓词,这就是《大诰》,他说:“今奉成王之命,讨伐叛逆。武庚、三监,欺我王年幼,要夺我周江山,实在是逆天违人。我等将士,出兵讨贼,胜负在此一举。”

三军齐声欢呼,浩浩荡荡向东开出了京郊。周公此次亲率几万大兵,先攻武庚,与武庚的叛军交战几个月,最后才消灭了武庚,武庚本人在逃跑中,也被周兵追上杀了。

灭了武庚后,周公的兵马又直指管叔的老巢,管叔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上吊自杀了。

蔡叔的军队后来也被周公的兵马包围,蔡叔看到大势已去,只好亲自到周公军中认罪,周公将他削职为民,放逐到边疆去。至此,一场历时三年多的征伐叛逆的战斗才告结束。

周公回到京城,仍然兢兢业业地做他的工作,他代周成王执政七年,周的政权得到极大的巩固,国家也日益兴旺发达起来。又过了几年,他见成王已经长大,能够处理国家大事了,就把政权交给了他,他又退居到臣下的位置上。

被放逐的蔡叔知道这事后,真感到无地自容,他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而惭愧,他感叹道:“像我们这样的人,真是不能和周公这样胸怀博大的人相比。”

周公就是以这样的坦荡胸怀征服了他的敌手,也征服了后人。

4、历史上的周公是什么人

历史上的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因其采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周公。

周文王姬昌还在世时,周公非常孝顺,忠厚仁爱,胜过其他兄弟。到姬发即位,旦经常佐助辅弼姬发,处理很多政务。周文王时,周人已经开始了与商王朝的周旋与斗争。当初,姬昌取得了商纣王帝辛的信任,殷王赐命姬昌弓矢、斧钺,可以有征伐之权。姬昌受命七年驾崩,姬发即位,仍然以太公望(姜尚)为国师,以周公旦为辅相。

扩展资料:

在文化上周公提出了“明德慎罚”的道德规范,制定了完整的礼仪仪式,此外周公曾提出“敬德保民”,制礼作乐,建立典章制度。其言论见于《尚书》诸篇,如《金縢》《无逸》等。周公对易经创作也有贡献。周公受孔子推崇,被儒家尊为圣人。周公思想对儒家的形成起了奠基性的作用,汉代儒家将周公、孔子并称。

5、历史上真的有周公这个人吗

你说的是周文王么?

6、“周公”指的是历史什么人物

周公姬旦,姬姓,名旦,也称叔旦,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发同母弟。因封地在周(今陕西省宝鸡市),故称周公或周公旦。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和教育家,被尊为儒学奠基人。周公曾先后辅助周武王灭商、周成王治国。武王死后,成王年幼,由他摄政当国。平定三监之乱后,大行封建,营建成周(洛邑),制礼作乐,还政成王,在巩固与发展周朝统治上起了关键作用,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7、历史上的周公究竟是谁

周公,姬姓,名旦,是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并制作礼乐。因其采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周公,他的后代也皆称为周公。周公旦是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元圣”和儒学先驱。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