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关于墓地的风水就有着很多的说法与故事,而这些故事有的离奇有的恐怖,那么盘点农村风水墓地奇闻怪事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相关文章,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盘点农村风水墓地奇闻怪事有哪些
盘点历史上农村墓地风水奇闻怪事有哪些
风水墓地
祖坟风水好当皇帝
刘裕是南朝宋开国皇帝,公元420年,他废晋建宋,南朝开始。刘裕发迹,也说是家里祖坟葬得好,葬到了龙脉上。
刘裕是彭城(今徐州)人,自称汉高祖刘邦的弟弟楚王刘交的第21代孙。说是这么说,刘裕发迹前根本就没有皇家血脉的样子,成了穷人家的孩子。父亲刘翘早逝,刘家十分贫穷,为了生活,刘裕一度靠卖草鞋为生。有人称刘裕是位草根出生的皇帝,恰如其分。刘家后来从彭城迁到了丹徒的京口里(今镇江),刘翘早逝后,便下葬于丹徒境内的候山。
候山一带,早在秦始皇时代,有术士就称有“天子气”。当时,有一个叫孔恭的人,特别善于相墓看风水。刘裕与孔恭经过父亲墓地时,并未说这坟是自己父亲的,问孔恭这块墓地怎么样。孔恭告诉他,这块地可不同寻常。
刘裕听了孔恭这番话,真的信心以真,从此更加自负,后来果然当了皇帝。
隋文帝选墓穴
萧吉预言惊人
隋朝时期,献皇后病逝,隋文帝命当时的风水大师萧吉择地。萧吉跋山涉水,四处勘察,终于找到一块宝地。他回奏文帝说:“我找到一块可使杨家天下传二千年,保二百世的宝地。”文帝对此半信半疑,说:“吉凶因人而异,不在于地。北齐后主高伟的父亲死后,择地而葬,可是北齐不久就被灭亡了。这该怎么解释呢?又比如我家的祖坟,要说墓地不吉祥,我怎么就做了皇帝呢,如果说我祖坟好,又为什么我弟弟又战死在沙场呢?”萧吉无以对答,只好又搬出望气之理劝说文帝说:“上月16日,皇后山陵西北方向,下半夜鸡未鸣叫时,有方圆五、六百步黑云从地上升天,同时,东南方向呈现出旌旗车马和部队,直到天亮时,这种现象才消失,有十多人目睹这一奇观,这就是大吉大利、子孙无疆的征兆啊!”文帝听了大喜,同意择定那块坟地。
几天后,隋文帝准备亲自为献皇后发殡,萧吉查阅了《阴阳书》后,认为不妥,劝说文帝不要去,但文帝不听,坚持去了。对此,萧吉大失所望,他告诉族人萧平仲说:“文帝要这样办丧事,是很不吉利,我推测过四年太子就会即位,隋朝的运数不会太长了。我所占卜的卜年二千,是三十字也;卜世二百,取三十二运气也。”后来萧吉的话果然应验了,太子隋炀帝即位,因炀帝暴虐无度,隋朝自葬献皇后32年后而亡。
破除牛山风水 挖断义军王气
唐代中和年间,官吏腐败,民不聊生,农民纷纷起义,最著名的一支农民部队是黄巢义军,人数发展到数十万之众。
公元878年,黄巢部队与王仙芝之军在黄梅县会合,推黄巢为领袖,号称冲天大将军,黄率义军经江西、浙江,开山路七百里攻福建,然后又攻克广州、洛阳。公元881年进入西安称帝,国号大齐,大唐江山危在旦夕。当时熹宗皇帝几次派兵围剿都未奏效。
这时,有一个号称太白山人的风水大师,此人无名无姓,隐居山中,以卖药为生,每隔三年到金州来一次卖药,当地老人都说,这个人奇怪了,过了三、四十年容貌都没变化,疑其有长生不老之术。
公元884年6月3日,太白山人突然来拜访金州的刺史兼御史大夫崔尧封,说“本地北面有一座北牛山,山后面有一个黄巢峡谷,谷中有一石桶,此山就是黄巢乱军的王气靠山,如果破除北牛山的王气,黄巢乱军必不剿自灭。”尧封听后大喜,立刻好酒好菜招待他,细细听他指教。第二天,金州剌史即召集州官商议,决定去挖山。
全州动员了上万兵丁和劳工,蜂拥到北牛山上到处乱挖,挖了一个多月没找到什么石桶。正当刺史尧封焦急之时,忽听兵丁报告,在山后崖萌处十丈以外,挖到一石桶,桶深三尺,直径三尺,桶中有一头黄腰兽,怪模怪样,不知何物,另外桶里还有一支三尺长的宝剑,打破石桶后,怪兽怪叫数声而死。
尧封如获至宝,连夜修书,八百里加急奏报皇上,僖宗皇帝大悦,立即下旨,封尧为博陵侯。此后,黄巢义军到秋季就开始衰败,不出一年即被剿灭。其实黄巢义军前后十余年,其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义军内部分裂、部将叛变和朝廷军力强大,寡不力众等原因。
凶兆白虎衔尸
丘俭应验灭族
三国时,山东有个叫管辂的风水大师,他容貌丑陋,不讲礼仪,性好嗜酒,言谈无常。他从小就喜欢夜里仰视星辰,观察天象,深更半夜都不肯睡觉。
成人后,精通《周易》,善于占卜、看相,远近有名。
有一次他随军西征,经过一个叫毋丘俭人父亲的墓旁边,发现墓地凶象环生,他连声哀叹,旁人问他为什么叹气,他说,“此人后代要遭殃了,你看此墓地情景,林木虽茂,无形可久,碑涞虽美,无后可守,玄武藏头,苍龙无足,白虎衔尸,朱雀悲哭,四危以备,法当灭族,不过二载,其应至矣。”后来果然毋丘俭被告谋反,被朝廷灭九族。
有个妇女经常头痛,肚子痛,找了许多医生治疗都没效果,后来找到管辂,请他施展法术治病。他来到妇人家仔细察看后,说“你被人暗算啦,在你屋西边埋有两个泥人,一人持弓箭,主射胸腹,所以你心口疼,另一泥人持矛,主刺头,所以你头疼。”那妇人家里人,立即到西屋挖地,果然挖到两持武器的泥人,将泥人打碎后,妇人的病立刻痊愈。传说管辂还能占卜生死,他根据自己的长相,推测自己的死期在48岁,后来,他果然只活了48岁。
盘点农村风水墓地的奇闻怪事到底有哪些
我多年前曾在家乡的一个实业集团工作,听过一个关于董事长的风水故事。讲述者是董事长的亲妹夫,正是此事的亲历者。
董事长生在外省的农村,文化也不是特别高。十六、七岁时就为了谋生,背井离乡跟亲戚来到广西,进城做了个打家具的小木匠,挣扎在社会底层,赚点辛苦钱。
过了两年,董事长的父亲去世了,就近葬在村子不远处的小土岗。小土岗如同一只神形兼备的鲤鱼,有头有尾,活灵活现地从苍翠群岭中游出,在村前清亮而广袤的水田中戏耍。董事长的父亲就葬在鲤鱼嘴处,前面还有一条缓缓的小河环绕而过。多年后,董事长发达了,一些风水先生慕名去考察此地,喝形“金盆育鲤”。
其后不多久,董事长便有机遇给市领导打家具,因为手艺好、会为人,颇得众领导喜欢。再后来,他在领导的帮助下顺利招工进了国企,渐渐飞黄腾达起来,四十多岁时当上集团公司的董事长,还把集团业务搞得红红火火,成了市里面的风云人物。
董事长是个强势而自信的人,并不十分相信风水。在他鸿运当头的时候,把家里的亲属都带了出来,安排在市里工作生活。这样一来,每年清明节回去给父亲上坟就要兴师动众的来回跑千多公里。董事长嫌麻烦,于是力排众议,要把父亲的骸骨从家乡迁到市里的公墓。
当年重阳节具体回去办理迁坟事宜的是董事长的妹夫和弟弟。
当他们带领几个亲戚掘开父亲的坟墓时,里面竟然冒出一股薄薄的雾气,令人心生疑惑。可是,更让他们始料不及的事还在后面发生。
接下来他们打开没有完全朽烂的棺木,一下惊得口呆目瞪——里面有一个白色的大茧!
妹夫的胆子比较大,认真察看了一下,父亲的骸骨应该就是包在这个“茧”里面。形成“茧”壳的东西,如同渔网,层层包裹,非植物的根茎又非塑料渔网;非常有韧性,手扯不断,真的象火柴梗粗细的蚕丝编织而成。
当时就有亲戚说墓有异象,这可能是风水宝地,劝不要迁动了,就地恢复。
弟弟忙拨通董事长的手机,汇报此时发生的奇事。
董事长还是坚持要迁坟,于是大家回村里拿了镰刀,慢慢的把“茧”一层一层割开。里面父亲的骸骨非常干净,又白又亮;装入金坛后,便带到广西安葬到公墓里。
迁坟以后,董事长的官非麻烦不断,集团的业务一泻千里。
我听说董事长妹夫说起这个故事的时候,集团正走下坡路,员工待遇一再降低,半年后吾另投他方而去。
再不出几年,偌大个集团公司竟然灰飞烟灭。
所以说,千万不要不把风水当回事!(风水www.azg168.cn)
盘点农村风水墓地的奇闻怪事有哪些揭秘
中国唯一严重违背风水之说的神秘古墓 怪事频发。在中国,上至帝王下至百姓,选择墓葬都严格按照风水学说,甚至为了一块风水宝地闹出人命。在中国,有这么一座千年古墓,严重违背风水而建,这就是汉代光武帝的原陵。
原陵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中国独有的传说史,而它所在的北邙山的所有墓冢的历史则是一部中国文明史,原陵有着其他陵墓没有的奇怪之处,从风水学上来看,它完全不是一片吉壤。但也正因此,它成了皇陵的一道奇特风景,引得后人观望与惊叹。
诡异的建陵之地
中国有句古话叫生在苏杭,死葬北邙,意思就是说北邙是一个风水宝地,倘若死后能长眠于此,那么子孙万代都将因此而受益。特别是它对面就是黄河,更是符合了风水学说的思想:背山面河,以开阔通变之地形,象征其襟怀博达,驾驭万物之志。也正因如此,但凡在中原建都的皇帝都想在死后入住北邙,以福荫后人,江山永固。邙山上下,战国、秦、汉、曹魏、西晋、北魏、东魏、唐、后梁、南唐、宋、元、明等各朝各代君王和显赫人物都在此长眠。把他们的名字排列起来,是一部不折不扣的中国古代史:殷王、东周诸王、东汉诸帝、蜀汉后主、曹魏诸帝、西晋诸帝、陈后主、唐明宗、南唐李后主、苏秦、吕不韦、夏侯婴、陈平、贾谊、班超、何进、关羽、石崇、羊祜、裴楷、狄仁杰、杜甫、石守信其中,在北邙的东汉帝陵一共有五座:光武帝的原陵、安帝的恭陵、顺帝的定陵、冲帝的怀陵,以及灵帝的文陵。然而在这五座陵墓之中,却有一座特立独行,选址蹊跷。其他四陵皆在邙山之阳,唯有一座坐落在邙山之阴的黄河滩上。即使是普通百姓,也认为房后有山,房前有河是大吉之地。但这座诡异的陵墓却恰恰相反,好比是房门开在山前,房后是河南倚邙山,北临黄河。而这座陵墓的主人就是东汉光武帝刘秀。
光武帝刘秀,字文叔,南阳蔡阳(今湖北省枣阳西南)人,汉高祖刘邦九世孙,南顿(今项城县)令刘钦之子。更始三年(公元25年)六月即皇帝位,改元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崩,葬原陵,寿63岁,在位33年。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文治武功卓著的一代中兴英主,他亲执权柄,以柔道治国。
然而这样一位中兴英主的原陵方向却面南背北,着实有些奇怪。原陵的南面是山,北面是河,也就是所谓的枕河蹬山汉皇仰卧。然而这些讲法在风水学来说是极不提倡的。风水之说在中国由来久矣,而自古帝王的陵墓更是极为讲求诉诸风水,从选址到朝向、建制,一一不得马虎。可是这位东汉的开国之君为什么会选择一个有悖于风水之说的建陵之地呢?
关于这个问题,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有趣的传说:
刘秀有个王儿从不听话,命他向东他偏往西,叫他打狗他却撵鸡。刘秀生前早就看好了北邙是块风水宝地。于是在临死前知子莫如父的刘秀这次得来个正话反说:故意命他把自己葬于黄河之中,这样他儿子才可把他的陵寝置于邻山之颠。于是传旨王儿来病榻前,嘱曰:父命中缺水,归天后汝要把父葬于黄河之中,如此才免干渴之苦。谁知王儿却一反常态,哭着发誓道:不孝儿从未聆听过父王之训,如今痛改前非,葬事定遵父嘱。刘秀一听,叫苦不迭,无奈君无戏言,于是长叹一声便驾崩了。后来王儿公布遗诏,并征集天下能工巧匠,打造龙舟灵枢。入殓后,便把灵枢抛入滚滚黄河之中。说来也怪,此时河水突然咆哮着向北滚去。灵柩落处瞬间成为一片平地,并有个陵丘拔地而起。据说原陵虽然置于黄河滩上,但历来黄河泛滥却从未侵害过。当然黄河水不侵,只是因为这里的河床南高北低,河水只能倒向北岸,水流越急,向北冲得越厉害。
当然,这只是传说而已,是人们因为无法解释原陵的反常现象而编织出的一相情愿的解说,并无恶意,相反,为原陵增添了一丝神秘的、饶有趣味的色彩。
事实上,从公元50年开始,刘秀就在北邙山与黄河之间修建自己的陵墓。但刘秀是否和其他帝王一样为自己修建陵墓劳民伤财,历史并无确切的记载。他只是对负责修建陵园的窦融说过这样一段话,他的陵园要所制地不过二三顷,无为山陵,陂池才令流水而已。意思是说现在建陵占地不要越过二三顷,不要起山陵,只要能让雨水排出就行了。这完全符合了原陵的规模和位置。临终前刘秀又再次下旨强调:我在世时无益于天下平民百姓,丧葬时应像文帝那样陪葬以瓦器,不要用金、银、铜、锡等贵重物品,要因山为陵,不起坟堆,各地刺吏及其他官吏要忠于职守,不要来京奔丧,也不要递送吊唁奏章。所以,他的陵园在营造之初,并无任何奢华的建筑。园中的柏树,还是在隋唐时期栽植的。这完全符合原陵的规模和位置。但是从汉朝初年开始,皇陵建制已经有了一定的制度所遵循,即使刘秀不想在自己的坟墓上奢侈浪费,但终究逃不出传统和后代的孝顺。后来原陵被董卓挖掘,曹丕对此事评价说,原陵被挖,罪在汉明帝。这句话背后的意思是,四年后刘秀死掉,汉明帝将原陵建造得奢华无比,所以才招来了董卓的盗掘。
原陵三奇的传说
然而,原陵的奇特之处远不止陵墓的独特建构这么简单。
光武帝陵南依邙山,北临黄河,近山傍水,菇蔚峭拔,陵区呈长方形,由祠庙、方丈院,陵园三部分组成。墓冢位于陵园正中,呈园形,土丘,家高20米,周长487米,园内现存古柏1 500株。整个陵园郁郁苍苍,肃穆庄严。陵园侧有光武帝词一座,其左前方有宋代开宝六年(公元973年)新修后汉光武帝庙碑一块,碑文内容是歌颂光武帝由南阳起事,决昆阳之战、破邯郸之垒、定都洛阳等功业。在词殿前左右两侧,还竖有元、明、清、民国时期的石碑四通,分别记录了重修词庙和原陵沿革的史料,十分珍贵。陵前有一块穹碑,碑身镌刻东汉中兴世祖光武皇帝之陵。 其中中兴世祖四字尤为明亮。传说过去老百姓多到这里抚碑择吉问凶:人离碑十步,双手平伸,闭目走去,能摸到这四个字就是吉兆。殿前甬道两侧,原有巨柏28株,巍然挺立,排列整齐,各有名讳,象征辅佐刘秀打天下、定社程的云台28将,俗称二十八宿柏。
关于这些松柏还有一个传说:据说,当初汉明帝把载有刘秀的尸体的棺材投放进黄河时,黄河突然改道,显出一座土丘,土丘周围忽然就生长起了密密麻麻的柏树。至于柏树有多少,没有人数过。后来,有位大将军路过此地,一心要知道柏树的数目。他就命令士兵用纸条贴树编码,当很快要贴完时,突然狂风大作,正在数柏树的士兵被刮得找不到北。同时失去了算术能力,等他们清醒后,树上的纸条已无影无踪。他们终究还是只记得有二十八棵特别粗大的柏树,就是象征那些称得上是开国功臣的云台二十八将。
柏树之奇还不仅仅于此。诸多柏树中有两种分别叫鸟鸣柏和苦恋柏的是为柏中一绝。若在鸟鸣柏下拍手,林梢就会发出鸟叫声。而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则是苦恋柏。苦恋柏本是自然形成的奇观,一株古柏的树干中,长出了一棵苦楝树。于是,又有了传说:刘秀和他的皇后阴丽华苦苦相恋,最终长相厮守。阴丽华是南阳新野人,是当地有名的美人儿,年轻的刘秀对她一见钟情,当时还是一介布衣的刘秀有两大人生目标:仕宦当做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后来刘秀果然赢得美人芳心,但由于战争,两人天各一方,苦苦思念。刘秀当了皇帝、定都洛阳后,派人把阴丽华接来,长相厮守,共度终生,死后合葬在这里。于是,苦恋柏又成千年等一回的千古绝恋。
原陵的另一奇被称为孟津县的八景之一,即汉陵晓烟。据志书记载,每年在清明节前后,当天朗气清,霞蔚风息,晨曦初见之时,陵园内陡起紫气弥漫,状若轻烟,飘若浮云,自西向东,姗姗移动,逐渐使整个陵园被飘渺的云烟所笼罩。云烟之中,翠柏红墙,古碑墓家,野花芳草,若隐若现,恍若置身于仙境之中。当地千百年来流传着这样的趣谈,哪年有此景观,便预兆农作物丰收。现在人们每到阳春三月,清明节将临之时,仍企盼紫烟,祈祷祥瑞。一位古代目睹此景的游者,曾题《汉陵晓烟》,诗云:昆阳雷雨战犹酣,赤符魂归锁玉函,今日陵园回首处,看他烟树绿毵毵。青山埋帝骨,大河系英魂。汉陵晓烟更增添了人们对光武帝的怀念与仰慕之情。
原陵的另一奇景就是汉皇仰卧。每逢秋末叶落,当有人站在陵西300米处东望时,整个陵园看起来就像是仰卧的刘秀,头戴皇冠,身穿龙袍,头枕黄河,脚蹬北邙。此景中的刘秀身长240米,头部由陵北的古柏组成,高50米,脸部的凹凸部分分别由一些参差不齐的柏枝组成,五官和胡子清晰可见,微风吹动柏枝,刘秀的胡须就飘起来。冢上的柏林构成了刘秀的肚子,高60米。冢前甬道旁的两行苍柏恰似刘秀的两腿。汉阙山门外的柏树恰好是刘秀的两只脚。如果你站在陵西300米处,看到这一奇景,你一定会感叹帝王之威仪。
奢华招来的厄运
既然刘秀的原陵被后世修建的如此奢华宏伟,自然也少不得被盗墓贼侵扰。关于原陵的盗墓故事也不胜枚举,其中有一个墓现金龙的传说流传颇广。
据说东汉末年,有个盗墓贼来到邙山,经过多方窥探,了解到原陵右侧铁谢村有个谢家磨坊,有一张丝箩可以帮助人打开刘秀坟。盗墓贼花尽了积蓄,买来丝箩。将分土剑往坟上一插,坐北面南,墓道赫然出现在眼前。随后,他又将丝箩往青石墓门上一挂,只听得一声巨响,雕刻着天龙、金狮的宽厚墓门竟徐徐打开了。盗墓贼小心翼翼地走进去,谁想只见刘秀正端坐灯下,聚精会神地看书。刘秀听见声响,抬头一望,看到了盗墓贼正毛骨悚然地站在那里,于是便厉声责问来者何人。贼人自然是胡乱找个理由虚与委蛇。刘秀听罢,不露声色,斥退了这个盗墓贼。但谁想盗墓贼临走还是顺手牵羊,偷拿了一个墓中随葬的锦盒。待他退出墓葬后,自然是急忙打开锦盒,想看看里面到底藏了什么宝贝。怎料只猛然听得一声响,一条金龙从盒子里奔腾而出,顿时大雨倾盆,金龙盘旋片刻,就飞入天空无影无踪了。盗墓贼吓得面如土色,每跟人谈起此事,都心有余悸。从此再也没人来挖掘过原陵。而据说随后就有人倒卖金龙,后被认出是当年下葬原陵的陪葬品,继而被官府收押。这些传说使原陵的盗墓史越发的扑朔迷离当然,这些盗墓故事纵然引人入胜也不过是一些传说罢了。但尽管如此,历史上光武帝原陵因为建筑宏伟、陪葬珍宝奇物无数,确实使盗墓者趋之若鹜,屡遭侵扰,损失惨重。而其中最为严重的一次,就又要算到臭名昭著的董卓身上了。在东汉末年的董卓之乱中,他无耻地盗掘了一批帝陵,而光武帝原陵就成为他第一座染指的帝王陵墓。当年,董卓派大将吕布盗掘北邙山上的皇陵,无论西汉还是东汉王陵,无一幸免。原陵就在这位军阀的无耻挖掘下,不但墓中宝藏被劫掠一空,陵上建筑也遭到了严重破坏。
我们现在见到的原陵已经不是最初明帝为光武帝修建的原陵了,而是宋代开宝六年(公元973年)重新整修的光武陵。所以,它才能重新带给我们那么蓊蔚峭拔的形象。在祠殿左右两侧,还分别竖立着元、明、清、民国时期的四通石碑,记载着重修祠庙和原陵沿革的历史。时至今日,我们也只能根据碑文的记载,窥见当年光武帝原陵初始的风貌了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