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季节去三亚比较好?

每年都要去三亚好几趟,对那里非常的熟悉,每年的9月下旬到农历春节是到三亚旅游的最佳时间。

三亚基本是全年避寒、消暑、度假、旅游的好地方。即使选择淡季的3月到8月,相信也不会让游客失望。

一年12个月,什么季节去三亚比较好

接下来就让无级为大家盘点一下三亚必去景点吧~

TOP1:蜈支洲岛。蜈支洲岛是三亚乃至全国的“最佳潜水基地”,岛上不仅有多处观光景点,还有众多海上娱乐项目,老少皆宜~贺岁大片《私人订制》更是将蜈支洲岛选为重要的取景地,蜈支洲岛以其自然天成的热带风光和独树一帜的海岛风情,享誉全国。

TOP2:亚龙湾热带天堂森林公园。亚龙湾热带天堂森林公园总面积1506公顷,是按照国家森林公园规范要求开发建设的三亚市第一个森林公园,是海南省第一座滨海山地生态观光兼生态度假型森林公园。除了自然观光外,园区内还开展登山探险、野外拓展、休闲观光、养生度假、科普教育、民俗文化体验等多种旅游活动。

TOP3:南山文化旅游区。主要景点有南山寺、南海观音佛像、不二法门、十方塔林与归根园、佛教文化交流中心、素斋购物一条街等。

TOP4:亚龙湾。个放松休闲、享受美食、体验水上项目的好地方。亚龙湾拥有7000米的银白色海滩,沙质细腻、海水洁净透明,风景非常秀丽。亚龙湾还设有众多海上娱乐项目:可乘坐豪华游艇出海,看海狮海豹;玩转帆船、浮潜、垂钓;背上滑翔伞,翱翔蓝天。海陆空,多方位体验。

TOP5:天涯海角。海滩上耸立着许多形态各异的岩石,很多岩石上刻有古今名人留下的字。其中最有名的是分别刻有“天涯”和“海角”的两块巨石,它们也一直被视为爱情的象征从而成为三亚的标志性景观之一。诸多小情侣到这里来拜访两块爱情巨石保佑两人爱情美满~除了“天涯石”和“海角石”,景区其他有名的石刻还有“南天一柱”和“日月石”,天涯石和海角石象征着平安与幸运,南天一柱又被称为“财富石”,日月石象征着爱情。

三亚出行必备:证件:身份证、学生证、零钱、驾驶证

日用:高倍防晒霜、帽子、墨镜、晴雨伞、压缩毛巾、一次性内裤、手机防水袋、驱蚊液、平底鞋

电器:充电器、耳机、相机、自拍杆、充电宝

Yi用品:肠胃药、感冒药、晕车药、青草膏

天气穿搭:11月:23-29度左右,晴天为主,穿夏装

12月:21-28度左右,气候宜人,可带长袖和外套

三亚湾:椰梦长廊的海上日落和椰林跑道,天台海景酒馆非常适合看夜景放松,周边的景点也很多,出行购物都方便

大东海:很多的家庭旅租、民宿、经济酒店,选择性很多,价格也实惠,适合学生、穷游党

海水沙质最好,高档酒店沿着海岸线一字排开,住宿方便

关于三亚美食:椰子鸡强烈推荐

三亚适合10月份到次年的3月份去。

因为这个时候的气温不像夏天那么高,穿牛仔裤短袖正合适。不冷不热,加上这边湿润的气候,给人一种十分舒适的感受。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时候也是三亚旅行的旺季,在住宿,吃饭和商品都要比一年中的其他的时间贵很多。

四季的三亚,游玩体验各不同:1-3月:

这时的三亚天气晴朗少雨,气温维持在25度左右,宜人的天气也迎来了三亚的旅游旺季。1-3月的三亚无疑拥有着最舒适的气候,无论你选择在东海的海滩上散步游走还是在亚龙湾上游泳嬉戏,都绝对是一种无与伦比的身体享受。这时三亚的各大节庆、活动层出不穷。旺季期间的交通、住宿等费用都有一定程度的上调,整体的旅行开销也会增长。如果时间允许,尽量避开人满为患的春节假期出行。

4-6月:

这个时段的三亚已经渐渐开始进入夏天,温度也会随着月份慢慢升高,而到了六月就是最热的时候了,但是因为身处海边,所以并不会感到闷热和干燥,相反却有着一种属于夏日独有的清凉感,在树荫下吹着海风,或者干脆跳入大海,来一次最亲密的接触。这几个月是三亚的旅游淡季,温度将回升至30度左右,天气晴朗炎热。当地的苗族与黎族会在农历三月三(公历4月初)举办大型的民族节庆活动。这几个月的酒店及交通费用相对较低,游客也较少。

7-9月:

此时三亚正值雨季,但多为阵雨,持续时间不长,对出行影响较小。这个季节,三亚旅游已经是进入淡季十分,所以安排得当的游客来此无疑是最划算的了,只要酒店住宿价格一下来,旅行费用就能省。7、8月最为炎热,气温高达35度上下,酷暑暴晒,要注意防暑降温。

9月偶遇台风,游客出行需留意天气变化。虽然游客不多了,但是景色绝对保留了最初的风采,属于这个季节的魅力,三亚照样能表现的淋漓尽致,或许你还能享受到一个人独享一岛的绝妙感受。盛夏时节来三亚的旅行费用适中,虽然会迎来暑期的学生客流,但在烈日炎炎的下,很多有出行打算的游客都不会选择三亚。

10-12月:

此时中国北方逐步进入寒冬,而三亚却依旧是温暖如春。选择到三亚旅游的游客会渐渐增多,大多都是年假出游的游客。而这里也弥漫着一种温暖的感觉,在天涯海角一游或者倾听鹿回头公园的动人传说,都绝对会是一次浪漫的感动。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