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自驾游推荐,楠溪江畔芙蓉古村(温州永嘉芙蓉村)
三面环山,南部有一条溪流,自山中流下,环绕村落,蜿蜒汇入大楠溪江水系。西南有芙蓉崖,奇峰耸立,状若含苞待放之芙蓉。
位于楠溪江畔的芙蓉古村简直就是藏在深闺的“桃花源”。
芙蓉古村
不同于那些历史不可考的古老村落,芙蓉古村的历史皆是有凭有据。她始建于唐朝末年,据明弘治丁巳(1497)编《陈氏宗谱》载,公元 904 年,九世祖陈拱从长溪迁居永嘉,迄今已有一千余年,已被录入首批中国传统古村落名录。
穿过芙蓉村,踏上早已被先人的足迹磨得圆润、光滑的石板路,刹那间仿佛有了一种时空交错的感觉,好像短短几步,就跌入了沧桑的岁月。
这里的生活并没有因为游客的到来而有丝毫改变,门前流水,池上凉亭。变的是时代,不变的是生活本心。
光阴留不住,可美好的回忆却最是长情~去芙蓉古村走走吧,做一回山野村民,梦一段古村遗风,拾一片悠然的旧时光。
芙蓉峰下千年古村
不同于其他江南传统古村落那般温婉之姿,芙蓉古村更加粗狂硬朗。古村四周用大块蛮石垒砌而成的寨墙,高约2米,形制厚重,共设七道石券寨门。这看似不经意的随意垒砌,却造就了古村毫不做作的自然野趣。
走进芙蓉村,首先会踏上一条↑如意街。它串联起了芙蓉村古往今来的历史岁月。一排排鹅卵石、一级级台阶、一座座门庭、一面面班驳的墙面,甚至是随意走动的小鸡小鸭和野趣天然的古民居,都能带给我们似曾相识的小惊喜。
芙蓉村的中心位置有一汪芙蓉池,芙蓉池中有一座两层楼阁式歇山顶的↑芙蓉亭。亭子飞檐翘角,空透玲珑,与湖水倒映的芙蓉峰相互映衬。湖水被村民引入小溪,路旁水涧潺潺湲湲,小村显得分外安逸。
陈氏大宗祠是芙蓉古村建筑中的精华。宗祠前院南北各有一门,南为“光宗”,北为“耀祖”,金龙盘边的状元匾还悄然挂于厅堂,表达了祖先们对后辈的期望。
宗祠正厅宽敞高大,正对正厅的是宗祠最为精妙的大戏台。如今古老的戏台依然巍然屹立,长木板凳照旧摆放,徜徉其间,仿佛还能看到当初优伶们粉墨登场、唱念做打,而台下座无虚席、时时喝彩的热闹场景。
如果说陈氏宗祠是古村宗族文化的一种传承。那么↑明伦堂和芙蓉书院的建立则是古村对于耕读文化的重视。修人先修身,修身必明伦。明伦堂是一座封闭的内院式建筑,宅前有一处花园,园内修竹茂密,假山起伏,闲暇之余学子们可以到这里游玩嬉戏。
位于西北角的↑司马第大屋,建于清康熙年间,由三座四合院合并而成,有15个中堂、6个天井、24个道坛、58间房屋,还建有花园、池塘、水井,3座四合院各有自己的门,院子间有夹道连通,构筑成一个巨大的院落,十分之精美别致。
除了庞大的古建筑群,芙蓉村不得不提的还有↑“七星八斗”。这是一种神秘卦象,意为天上星星与地上人才相对应。所谓“七星”,呈翼轸分布,是道路交汇处的路基高台面。所谓“八斗”,则为八卦形分布,是村里的水脉汇聚之处方形水池。
这种规划布局既隐喻着村寨可纳天上之星宿,望子孙后代人才辈出如繁星,又有很强的“利战”性。如果发生战争,“星”就是最好的指挥台,而“斗”就是储水保障,加上环村建有一人多高的卵石围墙,这时的村庄犹如一座小城堡,防备一般盗匪绰绰有余。
芙蓉村保留了大量宋明清建筑,那些民居、宗祠、书院、路亭、庙观、寨门、寨墙等等,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周而复始地绵亘着岁月,古朴,沧桑,又耐人寻味。
江南最后的耕读人家
“晴耕雨读”是中国古代文人所崇尚的半耕半读生活方式,在推崇读书的芙蓉古村,也不例外。
据芙蓉村《陈氏宗谱》记载:“凡吾族子弟,为士者须笃志苦学,以求仕进;为农者须勤耕贸迁,以成家业,即甚贫乏者,亦宜清白自守,切不可习为下流,玷坏家声”。
近千年来,芙蓉村世代文运昌盛,培养了大批人才,在南宋时曾有18位官员同时在朝为官,被称为“十八金带”,这里还培养出南宋著名学者、永嘉学派的代表人物陈傅良,到民国时期,更有18个人先后考上黄埔军校,而这一切都与村里耕读传家的传统息息相关。
耕是生存之本,读是立身之本。出身中原名门望族的陈氏先祖尤其重视“读”对家族发展传承的意义,这从村子选址和布局中就可见一斑。
芙蓉峰不但形似芙蓉格外秀丽,单看旁边的两峰,既像顶乌纱帽,又像一个巨大的笔架,它与山下蜿蜒如带的楠溪江一起形成“前有腰带水、后有纱帽岩”的风水格局,传说它特别有助于族人的读书成才。
耕读传家是许多古老村落的传统,而芙蓉村更是把它当作维系宗族兴衰的首要因素,每年都会为它举办特别的祭祀活动。
在祭祀这一天,会贴红榜、请族谱、悬挂“十八金带”画像……将“耕读传家”的优良家风,渗透在芙蓉村人一代又一代人的血脉中。
出行攻略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