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华楼: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地标性建筑
泰华楼:历史的印记与文化的瑰宝
坐落于广州市荔湾区的泰华楼,始建于1878年,这座清朝咸丰年间的书斋,曾是广东探花李文田的读书之地。因藏有“东岳泰山碑”和“西岳华山庙碑”的早期拓本,得名“泰华楼”。
楼园门朝东,硬山两坡顶,内设书斋房舍和庭院,假山、花木点缀其间。书斋北靠南向,宽三间,硬山顶,青砖砌成,1988年重修,风格依旧。1993年8月,泰华楼被列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泰华楼的历史由来
李文田,清朝咸丰九年(1859)探花,曾任礼部兼工部右侍郎,参与内阁事务。他支持刘永福抗法斗争,热心家乡水利建设,募款修建堤围。
泰华楼的文物遗存
泰华楼正厅中央悬挂着李文田夫妇的宫廷画像复制品,上方附有表彰李文田的圣旨。书柜中保留着文诚公的痕迹,虽表面掉漆,但整体保存完好。
泰华楼的文物保护
1993年,泰华楼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泰华楼的相关典故
广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著称。西关泰华楼便是其中一例。李文田,字若龙,广东顺德人,曾任江南、四川、浙江乡试主考及会试副总裁,是清末著名教育家蔡元培的门生。
光绪三年,李文田回粤家居,协助主持修整堤围,使北江大堤几十年屹立不倒。李文田在京时,以敢于直言而深受敬仰,其著述丰富,尤以西北地理及《元秘史注》闻名于世。
泰华楼古迹改观
泰华楼旧屋距今111年,1989年动工修建前已部分倒塌。原屋存有正厅、偏间、门厅、外廊和书偏、厨房等建筑物,内院面积约300平方米。
修复时,原屋地面低洼,室内地台比外街面低48公分,潮湿易受水浸,故在安排按原状修复时,着意升高地台,加以改善。泰华楼由粤人陈澧题铭,铭文曰:“东泰西华,秦篆汉棣,如此至宝,是谓稀世。”
泰华楼游客诗赞
昔日楼前的河涌已改为渠箱,宽逾十公尺,绿化、美化为泰华楼提供了一个优美的外围环境。诗人余藻华重访泰华楼,题了“泰阶有象,华岳同春,楼台复建,百载常新”的诗句,赞美李文田的探花书轩,旧馆新天,重焕新颜。
泰华楼文物地址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恩宁路多宝坊27号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