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第一津街:城市中的历史文化地标
一津街:广州的历史地标
位于广州市越秀区的第一津街,曾是繁忙的商业街区,如今已变为宁静的生活小区。
“十八甫”这个名称,源自广州西关,从第一津至十八甫,见证了历史的变迁。
在古代,“甫”字原指“埠头”,明代时,广州的十八甫商业繁荣,人们将“浦”改为“铺”,后简化为“甫”。
第一津街的来历
第一津街,原名第一甫,位于通往越秀山脚的兰湖水道,是明代城西护城河的第一个埠头。
这里曾是一条热闹的街道,商业活动兴盛,南面的“第二甫”直通西华路。
尚可喜与十八甫
清朝初年,平南王尚可喜攻占广州城,曾计划血洗十八浦路,但被幕僚王湘泉劝阻。
王湘泉建议将“浦”改为“铺”,以减少无辜伤亡。
关于“甫”字的解释
有观点认为“甫”指的是“店铺”,明代时,广州西关的商业店铺特别集中。
还有观点认为“甫”是明代商人的自卫组织,“十八甫”源自广州西关商人成立的十八个商业自卫组织。
另外,也有看法认为“甫”是指“埠头”,西关一带的“甫”字号地名从第二甫开始,没有第一甫。
第一津街的俗语
“第一津——冇谱”,意即没有道理。
“人好你话好,唔识花共草,行到第一津,完全冇晒甫(谱)。”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