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心地善良的人,往往命越差?| 心理学家告诉你真相

本文共计1774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8分钟。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很多人或许存在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这个社会总是用噩运与挫折来回报我的善意? “好人有好报”的观点正在被现实撕扯得支离破碎,“善良、老实”等一类词汇被我们与“愚蠢、傻”联系在一起,由此带来的恶果是人与人之间渐行渐远的关系。我们不禁会问:这个社会究竟怎么了?难道善良真的已经成为了人性的“弱点”吗?

概率学:好人并不一定有好报

从概率学(Probability)的角度看,在一定的条件下,一个人在社会中遇见好事与坏事的概率是随机的,个人的行为(行善或者作恶)会对相关的概率形成影响,但这种影响并不是有规律的。简而言之,你“做好事”与“遇见倒霉事”这两个事件之间不存在必然的逻辑关系。

一个人遇见好事与坏事的概率并非是“伪随机(Pseudorandomness)”的,也就是说,你在连续遇到好事之后并不会增加你遭受噩运的概率,换言之,你也不能指望在倒霉之后一定会“时来运转”。 一个人是否“命好”对常人而言是难以判断的,就算你为了坚持你的“善良”牺牲了再多利益,也不一定能让你成为“幸运儿”。

你的“善良”其实是没有底线的迎合

从行为学角度看,许多“心善”的人并不是心甘情愿地想要为社会做出贡献,拥有这样高尚的品格的人毕竟是少数。更多的人则表现出:面对别人的请求不知道如何拒绝,认为拒绝了别人便是一种罪过。而当自己有求于别人时又十分害怕遭到拒绝,因此这类人为了迎合他人往往费尽心思,心理学上称其为“讨好型人格(Flattering personality)”。

讨好型人格的特点为仅仅在意他人对自身的评价而不是自我感受,是一种病态的心理状态。这类人的内心一般十分敏感,别人任何异常举动都会引起他们内心的过度反应,不断检查自身是否做错了事情,同时会为自己的一些错误行为反思很久,并长期处于过度焦虑状态。

由于他们的内心将周围的其他人看得特别重要,而认为自己十分卑微,往往保持着一种不自信的状态,在朋友聚会等公共场合也不敢提出自己的意见。也正是因为他们将自己放在极其卑微的位置,就算他们受到了他人的伤害也往往选择隐忍,因为他们害怕因为自己的反抗而导致他人的不满。

这类情况在校园暴力中体现得尤为明显,许多校园暴力的受害者都是内心自卑、唯唯诺诺的“老实人”,他们在自己的正常权益受到侵害时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

“得寸进尺心理”的受害者

“得寸进尺效应(Foot In The Door Effect)”指的是,当一个人接受了来自他人的需求之后,为避免自身在别人眼中的印象发生改变,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并且有渐进式发展的趋势。相应的,如果一个人在另一个人身上得到了好处之后,就会将这种收益当作是理所当然的回报,因此往往会提出更高的要求。

对于这些“心地善良”的人来说,帮助别人已经成为了自己生活中的日常,看上去他们十分乐意,但是内心却在忍受着煎熬。而在得寸进尺心理的影响下,他们就有可能付出更多的代价,直到自己完全无法忍受为止。

此时的他们,要么已经无法贡献出更多价值了,要么猛然醒悟过来开始反抗,此时的他们就如同被温水烹煮的青蛙一样,虽然察觉到了危险但是无能为力。而身边的人则会因为他们态度的突然转变而产生不满情绪,将错误归结在这些默默无闻的“贡献者”身上。

我们在生活中看到许多“心地善良”的人,都处于这种恶性循环的折磨之中,他们虽然付出了很多,但是得不到回报。

做一个有原则的好人

诗人Emerson曾经说过:“你的善良必须有点锋芒。”真正的善良一定是有前提的、有原则的。对于那些无理的要求,我们应予以拒绝,对于帮助的对象,我们应仔细鉴别,我们既不能用恶意回报他人的帮助,也不能当帮助毒蛇的农夫。

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我们不清楚噩运会在什么时候到来,但是我们能够有所准备与防范。在日益复杂的社会里,我们在帮助他人之前,首先要学会保护自己,这样一来你就会发现,我们所说的“世态炎凉”不过是大众被那些“善人”的悲惨遭遇蒙蔽了双眼罢了。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概率学》

微信公众号:第一心理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