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动物伦理浅析 | 人类中心主义动物伦理中的动物同情论

本文共计1646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7分钟。

在西方传统的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中,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认为人类在自然中居于特殊的地位。人类中心主义认为:在人与自然的价值关系中,只有拥有意识的人类才是主体,自然是客体。价值评价的尺度必须掌握和始终掌握在人类的手中,任何时候说到“价值”都是指“对于人类的意义”。

图源:pixabay

人类观照动物的途径有两种:一是理性途径,主要关注的是动物对于人类的价值问题;二是感性途径,主要关注的是人类对于动物的情感问题,动物同情论便由此而生。动物同情论者认为:人类应尊重动物的生命,以“慈悲心”、“同情心”、“善心”来对待动物,反对虐待、残杀动物。直到今日,动物同情论依旧对动物保护有重大影响。尽管这种同情心还只是杀戮心之上的同情。

人为什么要同情动物?英国思想家洛克曾说:“那些在低等动物的痛苦和毁灭中寻找乐趣的人……将会对他们自己的同胞也缺乏仁爱心”。印度圣哲甘地认为“从对待动物的态度可以判断这个民族是否伟大,道德是否高尚”。美国思想家贝弗认为:残酷对待活着的动物的行为,会使做出这一行为的人变得野蛮起来,还会使人的道德变得堕落。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一个人不想扼杀人的感情的话,他就必须学会对动物友善,因为对动物残忍的人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也会对他人残忍。”法国哲学家卢梭认为:同情心是人类所具有的“唯一的自然美德”。

谈及动物同情论,我们必须要说一下休谟的“移情”理论。休谟认为,人类之所以能够同情动物,是因为我们能够将自己置身于动物的处境中,从而理解它们的感受和需求。这种能力被休谟称为“移情”。他认为,移情是一种心理过程,通过它,我们能够将自己的感受转移到他人身上,包括动物。休谟进一步解释了移情的机制。他认为,人类在观察到他人的情感表达时,会自动地将自己置于对方的位置上。我们会感同身受,体验到类似的情感。这种情感共鸣使得我们能够理解他人的感受,并对其产生同情。

休谟也指出了移情存在的局限性。他认为,移情主要基于我们对他人的情感表达的观察,而动物并不像人类那样能够通过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我们对动物的移情可能相对有限。我们很难完全理解动物的内心世界和感受,因为它们无法以我们所理解的方式来与我们沟通。尽管如此,休谟的移情理论仍然为我们理解动物同情提供了重要的思考角度。休谟同时认为,同情心是人类道德的基础,我们“有义务按人道法则文雅地使用这些动物”。

持类似观点的还有达尔文,作为进化论的奠基人,达尔文认为“人和其他动物是来自一个共同的祖系的”,也就是说,人类只是动物中的一个成员,是由动物进化而来的,与其他动物尤其是类人猿在生物学上没有本质区别,正如米德格雷所说的“我们不只是像动物,我们就是动物。”达尔文强调了人类与动物的同源关系,这为人类同情动物、关爱动物提供了生物学依据。达尔文认为,人道是一种基于同情心和共情能力的道德感。他认为,人类的道德感是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而不是来自于上帝的赐予。他认为,进化过程中,人类逐渐形成了社会性和合作性,这使得我们能够感受到他人的痛苦和快乐,并产生同情心。他认为,人类与其他动物有着共同的祖先,这使得我们与其他物种有着亲缘关系。 真正的人道也包括对其他生物的关心和尊重。

动物同情论是西方动物伦理思想发展的一大进步,相较于动物工具论宣称的人类对动物没有任何直接的义务,动物同情论强调了人类对动物的最基本的情感认知和道德义务。不可否认,人类会同时存在这两种思想,出现思想上的相互交织。随着文明的进步,动物同情论的思想逐渐地得到了我们的普遍认可和接受。

人类任何思想的进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有一个认知发展的过程。动物同情论促使人类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对动物的偏见,提供了一个判断人类对待动物行为正确与否的最基本的道德标准。以同情仁慈之心对待动物,尽管只是一种人类对待动物最低程度的道德义务,但已经是人类思想上的一大进步了。

文章|Pierre 审核|Yang 编辑|Leah

#动物##保护动物##同情##思想##达尔文#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