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好心不好,福变为祸兆;心好命不好,祸转为福报

本文共计1828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8分钟。

古代有一首《心命歌》,其歌曰:“心好命又好,富贵直到老。命好心不好,福变为祸兆。心好命不好,祸转为福报。心命俱不好,遭殃且贫夭。心可挽乎命,最好存仁道。命实造于心,吉凶惟人召。修心一听命,天地自相保!”

这首歌说明了心与命运的关系,心好可转化恶运,心恶可败坏好运。祸福无门,唯人自招,要想维系好的命运,转化坏的命运,关键在修心。

心、命是什么?心,就是心地、心田。心就像一块田地,能播种子,能长苗子,能收获果子。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播下的是善种,长的是善苗,收获的是善果;播下的是恶种,长的是恶苗,收获的是恶果。

古德解释这个“心”,“三点如星相,横钩似月斜,披毛从此得,作圣也由他。”三点一横钩就是心,披毛是指禽兽,圣人指有功于社稷的人。一个人的一生是像禽兽一样呢,还是做圣人,取决于这块心田里面播种的是什么样的种子。

赵孟頫写的“心”字

什么叫命?是指一个人的出身,成长过程中遇见什么样的人,碰上什么样的时代等等人力不可控制的因素。这些因素对人的运势产生着重大而决定性的影响。

有的人出身于大富大贵、钟鸣鼎食之家,有的人出身微末,甚至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一般的人,很难改变命运,但有两类人,可以改变命运。

在《了凡四训》中,了凡先生拜会南京栖霞寺的云谷禅师,云谷禅师对这个道理说的很明白:

人人有妄想分别之心,此心实乃作茧自缚,辗转生成无量无边的烦恼,反而使得原本清净的心性陷入命运的流转,为命运所拘。极善的人,福德随其善心日渐增长,所以他的命运就不是定数;极恶的人,其原本的福德反而随着他的造恶而日趋折损,所以他的命运也不能算定…”

袁了凡

一、命好心不好,福变为祸兆

心恶的人,好命被糟蹋,恶运更是万劫不复。

有一句成语叫“口蜜腹剑”,说的是唐代的李林甫,他有些才能,又会逢迎术,官至宰相。但他心术奸险,妒贤忌能,凡是有才望胜过他的,表面上美言奉承比蜜甜,暗地里设计陷害如刀剑。他暗算人一辈子,最终被人所算。他因病死亡,未及下葬,杨国忠和安禄山联合陷害他谋反。

唐玄宗大怒,下令削去李林甫官爵,抄没家产,开棺戮尸,子女发配为奴仆、官妓。

李林甫

历载,李林甫未显达时,有相士说他有三十年太平宰相的洪福。后来事败,责怪相士所说不准。相士说:“相公的确有这份福报,但你不知珍惜。为了一碗鸭舌汤,要杀千只鸭;为了一碟烧鹅掌,把活鹅放在烧红的铁皮上面,让鹅惨叫着乱蹦乱跳,再砍下鹅掌作菜,暴敛天物,虐杀生灵,穷奢极欲如此。你手下的奴才,也作威作福,胜过富贵人家。你的享受早已超过三十年宰相应享的福分,后代还须为奴为娼偿还。反而责怪我所说的不准,岂有此理?”

二、心好命不好,祸转为福报

心好的人,可以转化坏的命运,也可以维系好的命运。

宋代的范仲淹,二岁时丧父,母亲改嫁,随继父生活。后来知道了身世,离家寄居在一所寺庙读书,每日只能以粥果腹。一次偶然的机会,在一棵树下挖出一罐银子,但他并没有据为己有,而是埋藏在原地。后来得知该寺住持要翻修寺庙,这才告知他取出银两作修缮之资。

范仲淹

他中了进士之后,官越做越大,但廉洁奉公,救济贫苦,广种善因,不仅一生好命,而且福及子孙。

他爱护乡邻,在知杭州时,子弟欲购置田产以供其安享晚年,范仲淹严词拒绝,反而在原籍苏州吴县捐助田地1000多亩设立范氏义庄,用来赡养同族的贫困家庭。

苏州有座南园,堪舆家说用它作住宅,子孙必定显贵。当时范仲淹官居宰相,有人劝他买作住宅。他说,一家出人才,不如一县出人才。买下来办了“苏州书院”。

在他的言传身教下,他的子孙代有人才,儿子范纯仁也作过宰相,其后代历经千年而兴旺不衰。

孟子说:“仁,就是人的本心,义,就是人的大路。舍弃大路而不走,丢失本心却不去寻求,真是可怜啊!像鸡犬这样的小财物丢失了,都知道去找回来,但丢失了安身立命的本心却不知道去找回来。学问的道理没有别的,不过是把丢失的本心找回来罢了。”

心为身主,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何必担心没有好的命运

来源:京博国学 微信号jingboguoxue

作者简介:赵大山,京博国学外聘作者。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