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教你如何拥有一颗善良的心

本文共计1998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8分钟。

国内历史上著名的哲学家王阳明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 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浙江省宁波余姚市)人。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书法家兼军事家、教育家。

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历任刑部主事、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等军功而封爵新建伯,隆庆时追赠侯爵。

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阳明学是明朝中晚期的主流学说之一,后传于日本,对日本及东亚都有较大影响。

现代社会中,很多人越来越焦虑、迷惘、缺乏安全感。殊不知,这是我们的“心”处于亚健康状态。今天就让王阳明先生教我们如何拥有一颗善良之心。

何为阳明心学

什么叫心学呢?就是身心性命之学。所以王阳明说,圣人之学,心学也。就圣人的学问就是心学。

王阳明——心学的集大成者,十分推崇“以心照物”的观点。

以心照物的本质就是:有什么心,就有什么物。有什么样的志向,就能成就什么样的事业。一个人即使没有了手,没有了脚,听不到说不出,但他只要有一颗仁心,就可以做个好人。

有一次阳明大师和学生们一起游学,他的友人就指着花说:“老师,你常说心外无物,你看这岩中花树自开自落,与你我的心有什么相干呢?”

王阳明回答:“你未看此花之前,此花与你的心,同归于寂,当你来看这花的时候,此花的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这就是“以心照物”。

所以,你有什么心,就有什么物。有什么样的志向,就能成就什么样的事业。

有一次王阳明为了印证他这个哲学,和一位叫杨茂的聋哑人来笔谈,这位聋哑人也是一位读书人,虽然不能说不能听,但是可以写。他们两个会面之后,王阳明就问说,你是不能说,也不能听,但是这个会妨碍你做个圣人吗?会妨碍你有一个好的心吗?有个善良的心吗?

杨茂说,这完全不会妨碍,所以王阳明说,一个人即使没有了手,没有了脚,没有了四肢,听不到说不出,但是他只要有这颗心,他就可以做个好人,对不对。相反有些人,长得何等的美貌,听得何等的聪明,多么巧言令色,多么耳聪目明,可他心坏了,他能做个好人吗?他做不到好人。

做一个人,或者做一个好人,一个善良的人,最重要的是什么,是他的形貌吗?是他的颜值吗?不是,是他的心。

古代先贤从不单单通过外貌,就简单判断一个人是不是君子,而是看他有无爱人之心。王阳明经常做一个比喻:我们看事物,就是以心照物,以善良的心性去明照万物。

只有把自己的心修炼得一尘不染,才能够明照这个世界。如果连自己的心都是糊涂的,镜子都是模糊的,又怎么能够照亮世界呢?

所以身心,身的主宰是什么?是心。心的发出是什么?是意,意志的意,意的本体是什么?意要落在一个物上面。什么意思呢?如果孝顺父母,意在孝顺父母,那么这就是孝顺的一件事情。意在于事君,忠君,那么忠君就是一件事情。意在仁民爱物,那仁民爱物就是一件事情。意在视听言动,视听言动就是一件事情。

所以所有的事情,都有一个心在上面,都有一个心像明镜一样地去照。那么美丑贵贱,是非曲直,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就呈现在这里了。所以王阳明就说,这世上哪里有心外之物,心外之理呢!

如何拥有一颗善良之心

宋明理学一直秉承“存天理,去人欲”这一观点。其实质是懂得节制自己的欲望,不能任由其泛滥,否则无底的欲望会毁了人类自身。想要拥有善良之心,首先就要展现出自己的良知。

所以人要做什么,人要做的事情很简单,就是致良知,就是把良知、良能呈现出来就好了。人家说很难吗?这个有什么难的,王阳明说这很容易的,心什么都知道,心有一个光在照,心像一个镜子一样在照,它知道的。

见到父亲母亲,自然知道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这就是良知,不用到外面去求。

什么叫孺子入井呢?就是孟子讲的,在《公孙丑章句上》讲,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每个人都有不忍受别人受苦的心。先王有不忍别人受苦的心,所以就会有不忍别人受苦的政策。

“一个人看到一个小孩,匍匐在井边,好像要掉到井里去了一样,这个时候,所有的人都会有怵惕恻隐的心,无论在北京还是在深圳,在全世界各地,看到一个孩子遭遇到危险,要掉到井里去了,你会不会想到要救他,一定会要救他。"

每个人本能的就有这个心。这个心,就是良知。就是不忍别人受苦的心,就是慈悲心,就是恻隐之心,这个不是从外面来的。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