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旅游景点大全

1.肇庆包公祠位于肇庆城西,是为纪念宋代名臣包拯而建的,包公在肇庆任端州知州3年,为官清廉,大办实事、造福端州,离任肇庆时不持一砚归,其政绩显著,深受黎民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宋代百姓就建立包公祠来纪念这位清官,甚至还将他神化了,希望得到他的神明庇佑,能够逢凶化吉。现包公祠是一座仿宋建筑群,除牌坊、山门外,还有大殿,东、西配殿,钟楼,鼓楼、亭、廊、井等,占地面积11500平方米,与其他包公祠相比,其规模位于前列,也体现了岭南古建筑的特色和风格。 2.崇禧塔 肇庆的崇禧、元魁、文明、巽峰四座明代古塔,耸立在美丽的西江两岸,为名城增辉添彩。

肇庆旅游景点大全

郭沫若留下了“四塔擎天天宇稳,七星伴月月宫闲”的优美诗句。

四塔之首的崇禧塔,始建于明万历十年(1582年),巍峨壮观,气势非凡。

塔高57.5米,外观9层,内分17层。

每层八角塔檐均悬挂风铃,江风徐来,铃声四起,令人心旷神怡。

赵朴初撰书的楹联“七星高北斗一塔耸南天”,镶嵌在入口处。

登塔眺望,肇庆景物尽收眼底,是登高怀古颂今的好去处。

3.肇庆古城墙 肇庆古城墙位于市区旧城区,周长2800米。

据史料记载,肇庆始为土城墙,宋政和三年(1113年)将土城扩大,并筑为砖城。

该城墙历史上虽然历尽沧桑也经过20多次修葺,但城墙和城门位置未改。

宋代始建的城墙至今仍然保存完整,全国罕见。

宋代的城墙开四门:东曰宋崇、西曰镇南、南曰端溪、北曰朝天。

城门之上各有城门楼1座,四门之外有瓮城,城墙四角各有角楼1座,城外还有护城河。

明成化五年(1469年),知府李璲增厚了部分城墙,并亲自题书四门石匾额,改东门曰庆云、西门曰景星、南门曰南薰、北门曰朝天。

民国十三年至十五年(1924-1926年),城墙上的城门楼、角楼、雉堞、瓮城被全部拆毁,用以填塞城门和护城河以利交通,使城墙遭到极大的破坏。

1987年至于996年间,肇庆市人民政府为保护名城的标志性建筑,发展旅游事业,曾多次拨专款抢修北段城墙,本着"整旧如旧"、"恢复原貌"的修缮原则,恢复了"朝天门"、墩台和雉堞,并重建了披云楼,使肇庆古城墙得以重现,肇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得以再度辉煌。

4.丽谯楼原名御书楼,又称永明宫、红楼,座落在肇庆市城中路。

宋徽宗赵佶曾为端王,端州是他的封地,继皇位后,升端州为府,御书“肇庆府”。

为供奉御书,于宋重和元年(1118年),府衙前曾筑高台建楼,名御书楼。

明天顺六年(1462年),郡守黄瑜重建,改称为丽谯楼。

明末(1646年),桂王朱由榔抗清时在此登基,改作永明宫。

肇庆旅游景点大全

建国初,因该楼红色,俗称红楼。

丽谯楼曾陈列铜壶滴漏、乾宁铜钟、大藤鼓等报时器,以报时刻。

楼后的府衙是古端州治所,宋名臣包拯曾于此任职三年,政绩卓著,以不持一砚归的清廉之风闻名于世。

现在丽谯楼的台基拱道门上还有匾额“古端名郡”和对联“星岩朗曜光山海,砚渚清风播古今”。

5.梅庵是古端州名刹,坐落在肇庆市城西的梅庵岗上。

始建于北宋至道二年(996年),是为纪念佛教禅宗六祖慧能在此插梅而建。

梅庵的建筑艺术独特,大雄宝殿保留了宋木构建筑风格,是岭南城区一处十分珍贵的千年木构建筑,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物价值,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珍视与关注。

有“千年古庵,国之瑰宝”的美誉。

国务院于1996年公布梅庵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叶挺独立团史迹陈列 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通称叶挺独立团),1925年11月21日在肇庆成立,全团2100多人,***员叶挺担任团长,是国内***创建和领导的第一支正规部队。

担任北伐先锋,被誉为“铁军”。

参加“八一”南昌起义,开创了国内***独立领导革命武装斗争的新时期,为国内革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陈列通过历史照片、文物等展示了叶挺独立团的光辉战斗历程,是进行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理想场所。

8.元魁塔位于江滨东路东端,渡头村的东南侧。

始建于明天启三年(1623年)。

相传为渡头村梁挺芳、梁挺高兄弟同科中举,仕途畅通之时回乡所建,故名“元魁塔”。

塔高23.1米,外观七层,内为九层,属楼阁式穿壁绕平座砖塔。

造型自下而上每层高度按比例养活塔檐及平座逐渐收缩,呈上细下大之锥型,虽斜不倒,十分稳重,既有明代的建筑特色,又有宋代的建筑风格。

9.阅江楼临西江而立,楼高二层,分东西南北四座,组成四合院式的整体建筑。

肇庆旅游景点大全

中间是典型的岭南庭院。

设有水池、假山以点缀,种有米兰、葵树。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