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祠(司马迁祠简介)

司马迁祠的司马迁祠民祭

祠 的北侧,断崖壁立,高约一百公尺。在祠前凭高俯视:黄河绕其前芝水漾乎左,西枕梁山之岗,南临千仞之祠院四周都是用砖砌起的数仞高的朵墙,远瞻俯瞰,备极雄伟。院内有数十株参天古柏,再加上竞芳花木,充分显示司马迁的伟大人格与万代名香。

司马迁祠(司马迁祠简介)

在司马迁祠院的后面,苍松掩映着司马迁的墓茔,这座形状极似蒙古包的八卦墓,传说是元世祖忽必烈敕命改建的。

在金元时期,少数民族统治者入主中原,此时《史记》已在全国广泛流传,司马迁进步的民族观不仅为汉民族所接受,他主张全国各民族大一统的思想,也正符合金元统治者的需要。

忽必烈不仅在《史记》中看到了进步的民族观,同时也找到了本民族发展的渊源,他以为正是司马迁这位汉族史学家为更多的少数民族记录历史。

于是他按照蒙古人的习惯,为史圣改修了这座蒙古包形样的砖砌圆墓。

对司马迁的祭祀,晋以前已不可考,我们公认的说法,是始于西晋。

据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载,司马迁墓前有庙,庙前有碑。

西晋永嘉四年(310年),汉阳太守殷济,瞻仰(司马迁的)遗文,大其功德,遂在芝水之南的高岗上建石室,立碑树柏,这大概就是司马迁祠的最初状况。

至于祠后之墓,想必是殷公认为有祠无墓,终归是个遗憾,所以便在祠后封起个衣冠冢,以供祭扫。

因为史学界对司马迁的卒年卒因至今尚无定论,吉春在其《司马迁生平大事年表》中就说:司马迁死年死因不明。

司马迁在世蒙冤受屈,又死年死因不明,又不知身归何处,在百姓心中,总是个遗憾。

为了抚平百姓心中的伤痛,殷公为其封墓,使其有始有终,也在情理之中。

司马迁祠墓修起后如何祭祀,史志无载,但殷济创立司马迁祠墓,却功不可没!韩城是司马迁的故乡,历史上一直都有祭祀司马迁的传统,但是规模宏大、比较正式的祭祀是从2005年开始延续到现在。

2016年3月31日,“丙申年祭祀史圣司马迁大典”在韩城市司马迁祠广场举行。

“祭祀史圣司马迁大典”是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徐村司马迁祭祀”演变而来。

“司马迁祭祀”因其独具特色的仪轨和丰富的文化内涵,逐渐从司马后裔自发形成的祭祀,发展到与“公祭黄帝”、“公祭孔子”齐名的祭祀文化活动,成为社会各界纪念伟人、追思先贤、弘扬文化、传承文明的群众参与性公益文化活动。

“祭祀史圣”经过数千年的历史积淀,最后形成了“风追司马”的文化内涵,塑造了“史记韩城”的城市符号。

近年来,“祭祀史圣司马迁大典”的规模和影响力不断扩大,逐渐发展成韩城市标志性的城市品牌和文化地标,也因此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韩城,成为城市文化与旅游宣传的热点话题。

“2016丙申年祭祀史圣司马迁大典暨韩城国际旅游文化周开幕式”由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朱迅、陕西广播电视台主持人徐杰联袂主持,在汉代乐舞《春祭》的乐声中开始。

《春祭》将韩城当地祭拜史圣的特有传统与清明踏春相结合,展现韩城祭祀史圣的独特性,形成了与众不同、独具魅力的祭祀氛围。

今年的祭祀仪式共分六项仪轨:敬献祭礼、子孙叩首、焚香祭拜、敬献黄河水、恭诵祭文、鸣乐礼成。

司马迁祠(司马迁祠简介)

韩城市司马迁学会会长孙升担任唱祭人。

司马后裔代表敬献祭礼、三拜九叩、追溯根脉,感恩祖先之厚德。

然后,社会各界代表焚香鞠躬,高山仰止,风追司马。

著名主持人、学者王志担任今年主祭人,先献黄河水,再恭诵祭文,情真意切,意蕴悠远,体现了追思先贤、传承文脉的精神。

唱祭人孙升宣布祭祀仪轨礼成。

130名小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诵太史公名篇《报任安书》,用声音回顾经典,重温司马精神,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司马迁祠的介绍

司马迁祠位于陕西省韩城市南十公里芝川镇东南的山岗上,东西长555米,南北宽229米,面积5万平方米。

它东临黄河,西枕梁山,芝水萦回墓前,开势之雄,景物之胜,为韩城诸名胜之冠。

司马迁祠墓始建于公元310年,距今己有1600多年的历史。

祠墓是为了纪念世界文化名人,我国西汉时期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迁而修建的。

祠墓依山就势,建于4个平台之上,占地l04亩。

1982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司马迁祠我们俗称司马庙,是为纪念我国著名史学家司马迁而建的祠墓。

其坐落在韩城市南10公里芝川镇的韩奕坡悬崖上,始建于西晋永嘉4年。

1982年2月,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位。

司马迁祠墓位于哪个省?

司马迁遗址,即司马迁祠墓于陕西省韩城市南十公里芝川镇东南的山岗上。

司马迁祠,即俗称司马庙,是为纪念我国著名史学家司马迁而建的祠墓。

其坐落在韩城市南10公里芝川镇的韩奕坡悬崖上,始建于西晋永嘉4年。

司马迁墓在陕西省韩城市芝川镇南。

司马迁祠(司马迁祠简介)

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司马迁西汉夏阳人,于武帝元封年间任太史令,著有我国第一部传记体史书,后称《史记》。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