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中国的品格”

我想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是中华文明所打造出的一种特有的品质。——楼宇烈文/楼宇烈中国“品格”体现在哪所谓品格,可以说是一种德行、一种格调。品,本身有品位、品类的意思,指的是分类的问题,是低层次的,还是高层次的?中国古代的官衔讲位居几品,可见品就是类,看你在哪一个等级上。

格,就是格调,也是层次的问题。

每种东西都有它的品格,做人有做人的品格,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品格。

我想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是中华文明所打造出的一种特有的品质。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文化所特有的品格就是人文精神。

所谓人文精神,有两个突出的特点。

首先,人文是相对于神文和物文来讲的,中国人更注重的是精神生活,而不是受神、物的支配,因此中国文化“上薄拜神教,下防拜物教”,使人的自我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

其次,人文精神更多的是强调礼乐教化。

中国人讲究人文教育,而不是武力和权力的压制。

中国文化的核心,强调人在天地万物中的核心地位,突出了人本主义精神,这一特征又是通过人文教育形成的。

中国文化虽然突出人的地位,但也非常尊重人生存的环境,尊重万物。

因此,中国文化讲究“重天道”和“法自然”,又崇尚“人道”。

中国文化提倡认识自我,主要是认识人的本性。

它强调人在天地万物中,既和万物一样,又和万物不同。

人具有主动性和能动性,在万物中拥有最大的自由。

这种主动性应当正确使用,任意妄为就会损害本性。

因此在实践原则中,中国文化坚持“中”与“和”,“中”就是恰如其分,“和”就是平衡,不做过分的事。

人生活在群体社会中,群体要发挥作用就必须有“礼”来规范每个人。

人人按其身份、地位履行各自的职责,社会才能正常运转。

因此,做人就要尽伦尽职,按自己的身份地位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

“礼”是社会所必需的,也是公民素质的体现。

从这一角度上讲,中国的品格也就是建立“礼仪之邦”,反之,“礼仪之邦”凸显的就是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

中国根源性的典籍中国文献的传承有两个特点,它虽然数量繁多,却统之有序:一个就是孔子说的“述而不作”,中国古人非常谦虚和谨慎,认为自己其实不是在创作什么新东西,只是在叙述、阐发前人的一些思想或者前代经典性著作作为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

而西方的文献传承有很大的不同,很多西方文献都是强调个人的创作。

再一个就是,在这个传统文化中,并没有像现在这样细密的学术分科。

文学、艺术、历史、哲学、宗教、政治、经济、法律、军事,乃至于农、工、医、科技等,都是混杂在一起的,后来才慢慢形成了“经、史、子、集”这样简单的四部分类。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中国传统文化各部分虽然谈论的具体问题不同,但它们的内在其实都遵循着一个共同的理论基础,秉承着同一个价值观念。

一个“述而不作”,一个理念相通,这两个特点就使得中国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汇聚成几部具有根源性影响的著作,成为中国文化的源头,也使后人得以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和根本精神。

根源性典籍,我们大概可以用“五”这三个数字来加以概括,就是三玄、四书、五经。

三玄是指《老子》《庄子》《周易》;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的是《周易》《三礼》《书经》《诗经》,还有《春秋》(三传)。

加起来是多少呢?12本。

在这12本书里,五经里面的《周易》跟三玄里面的《周易》是重复的,减掉一个,等于11本。

另外,四书里面的《大学》和《中庸》其实是《三礼》里面的《礼记》中的两篇文章,如果把它们再放到《礼记》里面去,又少了两篇,等于9本,这9本书就构成了中国本土原生儒道文化的根源性典籍。

佛教传入中国,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体结构中的重要部分之一,它的一些典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从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比较普遍、比较深远这一角度,相对应于中国本土原生儒道文化原典“四书五经”,佛典中最值得重视的是“九经”、“三论”、“一录”。

九经指《金刚经》(及《心经》)、《法华经》《华严经》《阿弥陀经》《涅槃经》《维摩诘经》《圆觉经》《楞严经》《六祖坛经》;三论指《中论》《成唯识论》《大乘起信论》;一录指《景德传灯录》。

金刚经毫不夸张地说,如果不了解这些根源性典籍,就很难了解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反过来,即使了解了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但不能将它们统摄到这些根源性典籍里,也把握不住中国文化的理论基础和核心价值观念。

所以,这些根源性典籍是我们把握中国文化根本精神的必读书。

近代以来,中国学人思想也在不断变化,最初严复、康有为这代人,借用西方的一些理论或是名词概念来诠释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思想和理念。

之后的一代学人,开始慢慢用西方的理论体系重新构建中国的思想,用西方的价值观来诠释中国的价值观,使得中国文化本来的含义渐渐被消解了。

中国文化越来越洋化了,失去了它原来的意义。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医西化,用西医的理论把中医的精髓一点点给消磨掉了。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