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性法师《一月映万川》原文摘录
本文出自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的《一月映万川——中华汉传佛教四大禅法修学入门》,书中梳理了中华禅四大禅法,即默照禅法、看话禅法、念佛禅法、止观禅法的创立、传承、法理依据和修证方法,是佛教院校学生、社会禅学爱好者、广大佛教信众等修学中华禅四大禅法的入门读物。以下为原文部分摘录:
佛教中的念佛法门历史悠久,原始佛教经典《增一阿含经》卷一的《十念品》中,“十念”之首即为“念佛”。十念,是以心念系缚于某一种特定的事物或功能上,便可进入定境,都是用来修行禅定的方法,十念各各都是一种独立的法门。
佛陀密译《五门禅经要法》中说:所以五门者,随众生病,若乱心多者,教以安般(数息);若贪心多者,教以不净;若瞋恚多者,教以慈力;若著我多者,教以因缘;若心没者,教以念佛。【1】
这是小乘修五门禅中的念佛禅法。小乘佛教所说的佛一般仅指释迦牟尼佛,大乘佛教则认为三世十方有无数佛,大乘佛教的念佛,无论是念的方法,还是所念的对象,都有许多种。在大乘禅法中,念佛与禅观相结合,就形成了念佛禅。
早在汉代时,随着佛法的东渐,最早来华传译佛经的著名译师之一的支娄迦谶,就在译介大乘般若学的同时,也译出了数部禅经,其中就有《般舟三昧经》,从而最早把念佛禅介绍到了中国。
“般舟三昧”是梵文的音译,是十方诸佛出现于眼前的一种禅定,“般舟”即为“出现”“佛立”之意,因此,“般舟三昧”也可译为“佛立三昧”或“佛现前定”。《般舟三昧经》中首先提出:“有三昧,名十方诸佛悉在前立”,行此三昧,能获得无量的功德,不仅能得长寿,得高才,得端正颜色美艳,而且能入圣位,诸经法悉受持,皆了知而不忘。为了得此三昧,经中提出了“独一处止,念西方阿弥陀佛”的修行法。该经是首次将阿弥陀佛的净土信仰传到中国。
《般舟三昧经》在介绍念佛禅时,为了防止人们执着于念佛及念佛所见,特别强调了以大乘般若空观来指导念佛,并通过念佛而证悟大乘般若空性的重要性。
经中强调了知人、法皆“本无”的重要性。“本无”是早期汉译佛经用以表示般若性空的重要思想。《般舟三昧经》把“了身本,犹如幻,勿受阴,勿入界”和“了本无,因缘会,因缘散,悉了是,知本无”等,作为证得“般舟三昧”的前提。一切本无,就是人法二空,当修行般舟三昧了悟能念与所念、能见与所见皆“意所想耳”“无所有也”的时候,也就证得了人法二空的佛智,得到解脱。
《般舟三昧经》提倡一心念阿弥陀佛,并将念佛与禅观相结合,结合一切“无所有”的般若性空思想,对后世的净土宗以及禅宗,影响都很深刻。
念佛禅在东晋名僧慧远大师那里得到了进一步的倡导。
慧远大师是一代名僧道安大师的弟子,在佛学上主要发挥道安的般若本无说,但他与道安大师一样,对禅修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道安大师曾明确指出,佛教的戒定慧为一有机的整体。
斯三者,至道之由户,泥洹之关要也。戒者,断三恶之干将也;禅者,绝分散之利器也;慧者,齐药病之妙医也。【2】
其中尤以定慧之关系更为密切。慧远大师也认为,要达到理想的解脱境界,离不开禅与智,因为心无常规,其变多方,所以要“洗心静乱”,“三业之兴,以禅智为宗”。“禅非智无以穷其寂,智非禅无以深其照,则禅智之要,照寂之谓,其相济也。”只有通过禅观,达到“心不待虑,智无所缘”“不灭相而寂,不修定而闲”。“齐彼我以宅心”,宅心才能御心,御心才能反本求宗以统本,统本才能任运自然。
慧远大师所倾心的是大乘念佛禅。在他看来,“诸三昧,其名甚众,功高易进,念佛为先”。他在《念佛三昧诗集序》中说:
夫称三昧者何?专思寂想之谓也。思专则志一不分,想寂则气虚神朗。气虚则智恬其照,神朗则无幽不彻。斯二者,是自然之玄符,会一而致用也。【3】
当他闻知鸠摩罗什在长安传授大乘禅法时,曾致书通好,并问及《般舟三昧经》中的“念佛三昧”,讨论禅定中所见之佛的真假问题。慧远大师的念佛属于观想念佛,与后世净土宗提倡的称名念佛有所不同,但由于慧远大师在倡导念佛的同时,还曾与刘遗民等人在阿弥陀佛像前共同发愿期生西方净土,因此,他仍然被净土宗尊为初祖。
唐代时,《楞严经》译入汉地,其中《大势至念佛圆通章》的“念佛三昧”修行方式,开始流传。其“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母子相忆,不假方便”的念佛方法,启示着念佛禅的本质,对后世念佛禅的体系化,影响深广。
太虚大师在《中国佛学特质在禅》中说:
此说念佛禅,为后来专门持名之念佛法门所从出,但其不同的,当时修念佛禅的人大都是注重禅定而念佛,所以他们的念佛也就成了修习禅定的法门了。
本来五门禅内已经有了念佛三昧,然此念佛禅乃是进一步专重念佛的行法。此念佛禅之开始,并不在五门之后;依中国佛教的历史看,在后汉末与安世高同时有支娄迦谶者,翻译《般舟三昧经》,以不坐不卧之长行而念佛,故又名《长行念佛三昧》。支娄迦谶译的《首楞严三昧经》,也是念佛三昧所摄。关于阿弥陀佛之经典,有现在我们常念的《阿弥陀经》,为罗什译,但此前已有译过;又有《观弥勒上生经》,这两种经都是主张念佛生净土的。道安以前已有僧显禅师在禅定中亲见弥陀,往生净土。道安法师初修安那般那禅,后来又持弥勒名,誓生兜率。所以念佛禅在慧远前已萌其端。
念佛禅虽在道安前已萌芽,而专主提倡的则是庐山慧远法师。小弥陀经里有持名念佛法门,慧远法师即依此法门而创庐山之莲社。慧远法师虽专重结社念佛,而他的念佛仍是修禅,故他并不同于后来与禅分家的念佛者。总之,他的念佛乃即禅之念佛。故当慧远法师临终时说:“我在定中三见净土与圣众。”既云在定中见净土与圣众,那么他所修的念佛法门,不用说是“即禅”的了。慧远法师既结社念佛,于是时哲多往依止,故有“庐山十八贤”之集合。当时诸贤如慧永、慧持、耶舍等,皆是修禅定而兼修净土的。净土法门既得时贤之弘传,遂因之确定于世,所以说念佛禅正式倡修的是慧远法师,这是有史实根据的。【4】
菩提达摩的禅法经二祖慧可禅师和三祖僧璨禅师而传至四祖道信禅师(580—651),一些学者认为,道信禅师是中国禅宗的实际创始人,他不仅奠定了禅宗的思想理论基础,而且在组织形式和禅行生活方面使禅宗初具宗门的特点。而道信禅师禅法的主要内容,就是以《文殊说般若经》的“一行三昧”念佛法门与《楞伽经》的“诸佛心第一”相结合的“安心”禅法。
道信禅师在《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中明确地说:
我此法要,依《楞伽经》诸佛心第一。又依《文殊说般若经》一行三昧,即念佛心是佛,妄念是凡夫。【5】
道信禅师所说的《文殊说般若经》,其主旨在于宣说“一切法空”的般若思想,并由此出发而谈到了众生与佛的不二。它把包括佛与众生在内的一切法都归之于非有非无的性空实相,认为“佛及凡无二法相空”,正是基于这种思想,经中提出了“一行三昧”的念佛法门。
《文殊般若经》卷下说:佛言:法界一相,系缘法界,是名一行三昧。【6】
这就是说,所谓“一行三昧”,就是专注于无差别相的法界,达到念兹在兹,一心不乱,“系心一佛”,念念相续的境界。《文殊般若经》又说从称念佛名入一行三昧的方法,“欲入一行三昧,应处空闲,舍诸乱意,不取相貌,系心一佛,专称名字,随佛方所,端身正向,能于一佛念念相续,即是念中,能见过去未来现在诸佛……如是入一行三昧者,尽知恒沙诸佛法界无差别相”。
“一行三昧”亦称“一相三昧”,“一行”即“法界一相”,经中解释为“一切法空”的不可思议、无言说相,即般若实相。“一行三昧”即是以此为观想对象、并以此为唯一行相的禅定,经中并把这种禅定与念佛法门结合在一起,强调通过“系心一佛,专称名字”的念佛即能入此三昧,证得佛智,等同于佛。道信禅师正是将这种即假而空、佛凡不二的实相念佛法门与《楞伽经》的心性论相结合,成就了自己的“安心”方便法门。
道信禅师把念佛之心和所念之心都统一到非有非无的无相之实相,“端坐念实相,是名第一忏悔”,道信禅师又曾引《大品般若经》说:“无所念者,是名念佛”,所谓无所念,“即念佛心名无所念”。据此,道信禅师指出,“常忆念佛,攀缘不起,则泯然无相,平等不二。入此位中,忆佛心谢,更不须证,即看此等心……即是如来真实法性之身……住是一心中,诸结烦恼,自然除灭。”“念佛心心相续,忽然澄寂,更无所缘念。”由此而至即心即佛之境,证悟自心是佛。
在《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中,引用《大品般若经》云:
无所念者,是名念佛。何等名无所念?即念佛心名无所念。离心无别有佛,离佛无别有心;念佛即是念心,求心即是求佛。【7】
又引用《观无量寿经》文曰:
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心是佛,是心作佛。【8】
由此可知道信禅师的这种禅法,实际也与净土法门的教义相契合。
继承道信禅师法统的是五祖弘忍禅师。弘忍禅师以念佛为净心方便,如《传法宝纪》说:
及忍、如、大通之世,则法门大启,根机不择,齐速念佛名,令净心。密来自呈,当理与法。【9】
由此可见,弘忍禅师所教授的,主要是不论根机,一齐修习念佛净心的禅法。后来神秀大师的北宗禅法继承弘忍禅师的观心看净的思想,强调“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而惠能大师的南宗禅法则发挥《金刚经》等经典中“三世心不可得”的般若性空思想,强调“本来无一物”,从而明心见性,到达无相、无念、无住的解脱境界。
综上所述,念佛法门与禅法,在源头上有着深厚的不解之缘,念佛禅更是在中华禅法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中国佛教在唐宋以后形成的禅净合一、互融互摄的局面,实际上是螺旋式发展,又回归到本来源头而已。
虚云老和尚在《参禅要旨》中指出:
念佛的人,每每诽谤参禅,参禅的人,每每诽谤念佛,好象是个死对头,必欲对方死而后快。这个是佛门最堪悲叹的恶现象。俗语也有说,“家和万事兴,家衰口不停”,兄弟阋墙,哪得不受人家的耻笑和轻视呀!参禅和念佛等等法门,本来都是释迦老子亲口所说,道本无二。不过以众生的夙因和根器,各各不同。为应病与药计,便方便说了许多法门,来摄化群机。后来诸大师依教分宗,亦不过按当世所趋,来对机说法而已。如果就其性近者来修持,则哪一门都是入道妙门,本没有高下的分别。而且法法本来可以互通,圆融无碍的。譬如念佛到一心不乱,何尝不是参禅?参禅参到能所双忘,又何尝不是念实相佛?禅者,净中之禅。净者,禅中之净。禅与净,本相辅而行。【10】
拜读虚云老和尚的教诲,有关法门高下的一切诤论可以息也。
本性法师简介
本性法师,福建省宁德市人。先后毕业于南京栖霞山佛学院、北京中国佛学院、斯里兰卡凯拉尼亚大学研究生院,获得硕士学位。泰国摩诃朱拉隆功大学荣誉博士、中国巴利语系高级佛学院专业课教材编写组成员、评审组成员。
学术研究的主要领域为:中国汉传禅学禅法、佛教社会学、南传佛教《清净道论》与汉传佛教《楞严经》的比较研究、佛教教育与创新科技。现任中国佛教协会海外交流委员会副主任、福建省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福建佛学院院长、福建省开元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兼任泰国摩诃朱拉隆功大学大乘佛教研究中心中方主任。主编出版《圆瑛大师全集》《福建历代高僧评传》等。出版个人佛学专著《中华佛教禅门五宗》《中华佛教四大禅法》《中国禅法的跨国与跨界》等。出版个人学修《禅思录》与《禅旅记》逾十部。应邀于美国、英国、法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斯里兰卡等演讲中华禅学三十多场。
附录:
1. 圣严:《禅的体验》,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9页。
2. 蒋维乔:《中国佛教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39页。
3. (晋)慧远著、张景岗点校:《庐山慧远大师文集》,北京:九州出版社,2014年,第30页。
4. 太虚:《太虚佛学》,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16页。
5. (唐)净觉撰:《楞伽师资记》,《大正新修大藏经》第85册,第1286页。
6. 魏磊:《净宗法语大观》,江西: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0年,第192页。
7. (唐)净觉撰,《楞伽师资记》,《大正新修大藏经》第85册,第1286页。
8. 同上。
9. 韩传强:《禅宗北宗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3年,第66页。
10. 虚云著、释明贤选编:《虚云老和尚禅要》(云门宗丛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第5页。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