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法僧义净的取经世界
历史上的义净大师“仰法显之雅操,慕玄奘之高风”。在1300多年前自海路前往印度(公元671年),取得真经后沿海路返回中国抵达洛阳(公元695年),其间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地长时间停留。回顾马中千年交流史,唐代僧人义净不能被忘却。义净大师留下的文字记载,不但记录了千年前马中交流的历史,也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繁盛的证据,还为马来西亚学者研究古代马来西亚史提供了宝贵资料。西天取经,九九八十一难,不畏艰难险阻,不惜舍身求法,让我们走进这位求法僧的取经世界,看看他经历了怎样的奇遇。
文/常净法师
裸人国奇遇
义净法师673年离开了室利佛逝国,往西北行进至印度,至此途中遭遇几次重大风险,险些丧命。过去的沿海航行技术水平有限,遇到暴风雨或是大浪几乎是九死一生,遑论途中遭遇疾病、强盗,更是时时刻刻威胁着求法人的生命,“长截洪溟,似山之涛横海;斜通巨壑,如云浪之滔天。”
从羯荼国(马来半岛)至印度中间有一裸人国(今属孟加拉湾尼科巴群岛一带)。
关于裸人国,我们从《西游记》里可以看到很多故事,其实这是发生在义净大师行途中的真实事情。
义净大师在《求法高僧传》里记述:这里的男人都不穿衣服,女人也只是用树叶遮挡一下而已,但他们肤色也不黑,中等个,很擅长编织那种藤条箱子之类的东西。裸人国盛长椰子树、槟榔果,椰子、槟榔南方人都很喜欢吃,特别是槟榔,他们会经常在口里嚼,已然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只要有过往的商船到此,他们就会乘小船,围过来卖他们的东西,或者交换物品。
如果不同意贸易,他们就会不高兴,用毒箭射人,一旦被射中必死无疑。所以来往商船皆与其做交易,但他们不要衣服,只希望能换到铁、金、银,以铁最为珍贵。他们一般都吃椰子根部,很少有稻谷。
玄奘义净行程图
与大乘灯禅师结伴前往中印度
路遇山贼又染疾病
义净大师在南海途中,除了冒着风浪的风险,南海各地的人文环境,包括社会治安等还是相对稳定。但是刚到了东印度的耽摩立底国(今印度孟加拉西港口)就遇到了重大危险。他遇到了从大唐来的另一位求法僧——大乘灯法师,大乘灯法师滞留于此已经十二年了。他刚到江口时就遇到了海盗,把他乘坐的船给毁坏了,自己幸存于世。渡过此劫以后,大乘灯禅师便留在此地学习梵语,修学《缘生》等经,培养自己的福资。直至义净法师到来,他们才终于能再结伴前往中印度。
印度毗舍离 义净法师和大乘灯禅师结伴来此
至莫诃菩提过大山岭的时候,山路难走,而且山里有山贼,经常出来抢人钱财,所以很多商旅及过往僧侣百姓都是成群结队地过山,皆不敢独行。可此时,义净法师却染上疾病,行走不便,虽然可以走路,但也要五步一歇,慢慢地走。众商人及大乘灯师二十余僧人皆先过去,只留他自己一人,徐徐前行,头上虚汗直冒,几乎快到了撑不住的境地。
在险途中前行,靠的是自己的顽强生命力与坚强意志,同行大众虽不忍离去,也只能含泪前行,因为大家都知道,留下来可能大家都会走不了。果然,到了晚上,山贼如约而至,拉弓搭箭,大喊道:财物、衣服统统留下,饶你一命。义净无法,眼睁睁的被这伙山贼抢夺走了所有的物资,衣不蔽体。义净大师此时乃感叹人生之无常,人命之脆弱,失望、羞愧、痛苦等各种情绪齐聚于心。但是仍旧咬紧牙关,坚强地站了起来,拖着自己这副病恹恹的身躯竭力前行。听说当地盛传,这里有些部落的人遇到皮肤白的人,就会杀掉祭天,极其恐惧。义净大师无法,只能跳到泥坑里把自己的全部身体全部用泥巴糊起来,又摘了些树叶作为遮挡,这才找了根木棍支撑着徐徐向前,一直走到了大半夜,终于赶上了先前一行人的宿营地。
临近营地,只听大乘灯法师在焦急地呼喊着义净大师的名字,一遍又一遍。终于,义净法师与他们会合了,大乘灯法师赶紧给他找了件衣服,把身上洗干净,搀扶着到村里休息,终于平安了。后来义净大师的病竟然奇迹般得痊愈了。在印度那里,有很多大唐来的求法僧染病后不愈而亡,甚至很多人都很年轻。义净大师在《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里记载的五十六位僧人,就有三十三位是遇疾而亡,其余多数或失踪、或亡于海浪,只剩下包括义净在内的三人回到大唐。其中有所建树、译经弘法者,义净居首。义净大师对此写了一首诗曰:“晋宋齐梁唐代间,高僧求法离长安。去人成百归无十,后者安知前者难。路远碧天唯冷结,砂河遮日力疲殚。后贤如未谙斯旨,往往将经容易看。”
求法僧舍身求法的精神
值得永远铭记
从《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中可以看出,在求法僧们身上发生了那么多可歌可泣的伟大事迹,真正展现出那个时期僧人的高贵品质,为了求佛法、求真理,那种“轻生为物,顺菩提心”的气概。每一位求法僧的身上,都凝聚着他们那种对佛法的精进、博识,后世多为他们心怀大志、舍身求法的精神所感动。
印度鸡足山 法显、玄奘、义净均来过此地
求法僧们放下一切,冒九死一生之险,移步西方,学经求道,这也反映了我中华高僧不畏艰难、寻求佛法的伟大精神。也只有他们的无畏牺牲,才使得佛法东来,与中华大地的本土文化互相激荡,彼此吸纳,共同铸就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也展现出了中华文化的磅礴自信。
来源 | 济南义净寺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