珞巴服饰的传承与变迁:文明之花 灿烂绽放

文章目录:


A、珞巴族的传统生活用具:珞巴石锅

↑↑

  在古老的石器时代人们就开始了简单的烹饪。工具便是使用石锅,随着科技的进步石锅早就淘汰了,但是在一些古老的,与世隔绝的民族依然保留了这种传统的石锅烹饪,比如珞巴族。在口口相传的珞巴族文化里石锅一一见证了,成为民族文化的一个瑰宝。

  很早的时候,珞巴族的做饭没有锅,粮食都是装在湿竹筒里烧熟的。后来人们发现了一种质地松软的石块,就在上边挖个大圆窝,倒水放粮煮饭。于是,石锅被发明出来里了。尽管现在铁锅、铜锅和铝锅早已大量进入墨脱县,可传统的石锅仍是珞巴人的当家炊具。

  石锅的原料是皂石,主要来源于雅鲁藏布江两岸陡峭的悬崖上,质地软绵,呈灰褐色,可耐摄氏两千度的高温。勇敢勤劳的珞巴人用它制出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石锅:烧菜的小石锅小巧玲珑,长圆形,直径约30厘米,高20厘米,把长20厘米;供婴儿煮粥的石锅呈扁园形,直径约10厘米,留有长手柄。

  烙饼使用的皂石板,直径约35厘米,板厚2厘米。制造石锅并不难,首先选好材料,即用铁斧在岩壁上挖一块皂石,再砍去多余部分,然后铲平锅壁、底部,使其平滑,一个石锅就做成了,这活虽简单却要非常小心。若出意外必前功尽弃。因此,造锅者大都为性情温顺的老人。

  珞巴石锅的特点


  原料属世界上稀有的天然皂石,产于雅鲁藏布江两岸陡壁的悬崖上,含有多种有益人体健康的矿物质成分。

  石锅以灰褐色、灰白色为主色调,质地绵软,耐两千度高温,具有传热快不粘锅、泡子少、不变色等优点,汤汁香浓可口、后味醇厚、持久。

  经医学临床实验表明,墨脱石锅炖煮的食物对高血压、心脏病、心脑管疾病患者有明显的食疗保健作用,是墨脱县门巴族、珞巴民族生产生活的主要灶具,做饭烧菜用石锅,蒸馏黄酒、白酒用石锅。门巴、珞巴人利用皂石制出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石锅。

  虽然墨脱石锅传热慢,但散热也相当慢,而且用石锅炖出的饭菜味美可口,可做为煲汤锅、火锅首选佳品。

  墨脱石锅还是上乘的馈赠品。在过去和藏族以物易物的墨脱石锅一直深受区内外广大消费者青睐。尽管随着铁锅、铜锅和铝锅的相继传入和普及,但石锅仍是珞巴和门巴人的当家灶具。

B、珞巴服饰的传承与变迁:文明之花 灿烂绽放

↑↑

初次见到亚夏,是在秋天。当时她身穿红黑色条纹坎肩,下身着过膝筒裙,腰上、脖子上也佩戴着绿色的珠串,笑容满面地站在特色产品售卖店里,迎接着四方来客。

环顾整个店里,服饰、钱包、披肩、背包、首饰等商品琳琅满目,处处闪耀着珞巴族独特的文化与魅力。 但其中,最吸引人的还是亚夏的这一身服饰,无论是从颜色还是版型都极富有特色。

“这是珞巴族的传统服饰,已经好多年没穿了。”今年40多岁的亚夏是这个珞巴织布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也是林芝市米林县南伊珞巴民族乡琼林村的妇女主任。闲时,她会和村民们轮流在店里售卖一些简单的民族饰品。

在她和村民的一番介绍和说明下,记者对珞巴族和这个民族的服饰有了一定的了解。

珞巴族,是一个长期生活在山林里,以刀耕火种、采集狩猎为生的少数民族,人口只有2300多人,主要分布在西藏东南部的洛渝地区,少数聚居于米林、墨脱、察隅、隆子、朗县一带。

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珞巴族人学会了纺纱织布,用植物染料为毛线着色,织成坎肩、上衣、筒裙等。

“珞巴族的女装非常隆重,服饰一般以红、黑、白、黄四色为主。并且配有腰饰、耳鼓、手镯等多种饰物,有的服装饰物的重量就多达一、二十斤,行动起来叮叮作响;相比而言,珞巴族的男装就简单多了,主要是黑色的毛毡衣服,配饰有斗篷、腰带、帽子以及兽骨制成的珠状粗链子。”由于珞巴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关于服饰的记载也只能搜寻到近十多年的资料。

但是我们依然能够从珞巴族的生活习俗、传统观念中窥得珞巴服饰的点滴发展与变化。

“以前生活条件差,那时候做衣服主要是为了御寒和保护身体,能穿就行,不讲究什么美观、舒适。”亚夏告诉记者,“直到改革开放后,珞巴族的生产生活条件同其他五十五个民族一样,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条件好了,能吃饱穿暖了,在满足实用需求的基础上,逐步开始对天然材料进行进一步加工。对男女服饰的色彩、质料、配饰都加以了改良。”

改良后的珞巴服饰材质更为柔软,色彩更加靓丽,无论男女都喜欢系一条考究的腰带,并织有各种彩色图案,用来悬挂小刀、火镰和其它铜、贝制作的饰物。

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珞巴服饰的传承面临着巨大的危机。

“我们离现代越近,就离传统越远。”珞巴服饰的非遗传承人达娃很遗憾地说道,由于大家都走出了大山,接触到了款式新颖的衣服,那些美观漂亮的珞巴服饰也就慢慢不那么受百姓喜爱了。

“穿着裙子不方便,而且也没有羽绒服保暖。”“几十块钱或者几百块就能买一件很好的衣服,何必要去做衣服,费时又费力”……在2006年,整个米林县珞巴民族乡也很难找出几套完整的传统服饰。而且对着这些珍贵而稀少的民族服饰,很多村民都不知道怎样穿。达娃很惋惜地说:“可能珞巴服饰真的要失传了。”

为了保护民族传统文化,使珞巴服饰能够很好地流传下去,2007年,珞巴服饰就开始了“生产+传承”。那一年,南伊乡才召村仅剩的几个会制作珞巴服饰的村民受县里委托,开始招收学徒,陆续收了10多个女孩子做徒弟;2008年,珞巴服饰被列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达娃还带头组建了合作社,在多方力量的支持下,南伊乡全面启动珞巴族文化保护。

然而,珞巴服饰的传承工作却遭遇了诸多难题。达娃说:“现在珞巴传统服饰的制作原料和样本越来越难找,年轻人也不太愿意学习这项技艺。而且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生产出来的服装也很少有人购买。”对于传承服饰文化这方面,当时的达娃显然也是信心不足。

直到2012年,珞巴服饰迎来了转机的一年。这一年,由文化部和西藏自治区政府共同发起的“西藏传统工艺传承与发展综合项目”在林芝市率先试点。这个项目为珞巴服饰传承带来了资金扶持、市场资源和生产技术。

有了这些技术支撑,珞巴族才召村那些“非遗”传承班里的学员、合作社里的成员,才有了源源不断色彩多样的优质原料。而这些原料,又经由他们自由的想象,织成千变万化的图案。

2015年,在县、乡妇联的支持帮助下,亚夏也带领全村22名妇女成立了米林县圣地南伊沟珞巴织布农民专业合作社,并聘请老一辈织布技艺传承人在此进行授课,把珞巴服饰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如火如荼地发展下去。

“虽然现在的生活好了,大家都普遍穿上了更为舒适方便的流行服饰,但是我们珞巴的传统文化不能丢,一定要想尽办法保护我们的民族文化。”

在一大批民族服饰保护者的坚持努力下,如今的珞巴服饰,历经发展、沉寂、保护和传承,依然在雪域灿烂盛开,耀眼夺目。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