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江挖掘民族文化资源打造文化品牌
A、明显地域性特征的毛南族民居
↑↑随着中国民族的不断进步,我们早已从古时候的山洞中走了出来,并且经过岁月的积淀形成了适合环境适合我们的民居建筑,毛南族主要集聚在云贵高原,为了适应环境,地域,在毛南族文化中,形成独特的毛南族民居建筑风格。
毛南人的民居有三个特点:一、村落组织、设施与起居习俗带有古百越民族文化因素;二、“干栏”型住房不拘一格,保留时间长久;三、房屋建筑和家用器具使用石材量大。
住宅建筑经历了四个阶段。最初住的是草木结构,上层住人,下层圈养牲口。稍后是土木结构,分三开间或五、七开间,皆取单数。第三阶段是石木或砖木结构,俗谓石楼。其内外装修皆比较讲究,宽敞明亮。第四阶段,钢筋水泥结构,现在尚不普遍。
干栏式样居室:干栏内外山墙全是以木、石为结构,结实稳当。干栏一般分为两层,楼上住人,楼下圈牲畜,门外有晒台,采光适宜而又可以防潮。
毛难族房屋的楼柱是石柱,楼内的台阶是石条,房基和山墙也大部分是由石块制成,连门槛、晒台、牛栏、桌子、凳子、水缸、水盆等也都是石头垒砌或雕凿的,这些石制用品上雕刻的花鸟鱼虫更是美不胜收。
毛南族的住宅,多数是石基、泥墙、瓦顶,少数为砖墙、瓦顶的房子。分上下两层,上层住人,下层圈养牲畜和堆放农具、柴草以及其他杂物,和壮族的“干栏”建筑相似。但毛南放居住大石山区,到处有石头,因此房基或山墙多用精制的料石砌成,还用长条石制成登门的石阶,毛南话叫“突结”(意即石梯)。这些住房称为“干栏石楼”。
以用桁条多少根或多少间(毛南话叫“轰”)来区分住房的大小。有三间、五间、七间、九间等。从屋顶到前后两边屋檐,用十三根桁条的叫“檐十三”,用十五根的叫“檐十五”,用十七根的叫“檐十七”,用十九根的叫“檐十九”。修建“檐十七”的较多,这样的房子,屋里既宽敞,通风采光也良好。“檐十九”屋檐低矮,光线不足,比较阴暗,所以修建的不多。
建房时,用料石、泥巴舂或砖砌成两边山墙,毛南话叫“封山”。中间要木柱、木栌、杵左条做排架。每排用母柱(大柱)两根、子柱两根,用厚板做木栌,把两根母柱和两根子柱联结起来,毛财话叫“排檐”。每根柱底垫有精心凿制成的圆锥形石垫,叫石柱,一般高70-80公分,有的高达一米多。
“排檐”多少,以间数来定。如做三间的要做两个“排檐”,五间的做四个“排檐”,七间的做六个“排檐”,以此类推。间数一般都是单数,因为大门要安在房屋正中,这样两头才均称。每“排檐”竖后,中间横放桁条,钉上栓皮(椽子),上面就可以盖瓦了。如下页“檐十五”的剖面图:
房屋正中一间的顶端放正梁,正梁涂朱红色,写“梁文”。“梁文”以正梁的中心点为界,向两端分开书写,一侧写上梁的年、月、日、辰;另一侧写主家的地址、姓名(地址从省直数到村屯)。正染一间设大门,门楣宽厚,方便喜庆日贴上对联。
门扇用两大块厚板制成,一扇一块。门扇上下两头做一至两寸长长的圆锥,插入门框上下的木质轭锢,不用活页,启闭时发出“哦”的响声,表示户现在已起订或入睡了,因为白天很少关大门。门扇贴门神,有铁制或铜制的门环。
这里的门坎也很讲究,用一块长条料石精制而成,早踩晚踏,也不怕损坏,年代越久,门坎越亮。大门两侧设卧室,均有窗户,以厚板为窗框、窗台,喜庆日也贴上对联。窗扇出也用两块厚板制成,结构和大门一样。屋顶有用瓦片做成的屋脊,一般很少用砖。屋檐用三根竹篾和栓皮交叉结成檐角,防止瓦片跌落。整个房屋结构严谨,牢固美观。
B、环江挖掘民族文化资源打造文化品牌
↑↑广西新闻网环江8月6日讯(通讯员 韦睿)近年来,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紧紧围绕“文化活县”发展战略,创新工作思路,扎实做好毛南族文化资源的挖掘、保护、传承和发展,大力开展多形式、全方位、深层次的对外宣传和交流活动,不断推动毛南族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取得了显著成效。
加大投入,确保工作有效开展。该县将民族文化建设项目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把工作经费列入县级财政预算,从人力、物力、财力、政策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先后投入了2000万元资金用于开展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物等保护及传承工作,还专门从县财政资金中划拨经费,对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公民进行表彰奖励,对获得国家级和自治区级各类技艺传承人每月发放800—1500元的补助金,着力激发全县民族文化专业人才的工作热情、创作信心、创作潜力和创新活力,确保非遗保护传承工作有效开展。
强化措施,紧抓非遗保护传承。该县成立了县级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和专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心,制定《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毛南族“肥套”保护工程工作规划》等相关条例,建立起声、影、文、图等数字档案,同时大力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和保护名录项目申报工作,逐步建立起国家、自治区、市、县四级名录项目体系。建立毛南族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设立毛南族传统民居保护带,对辖区内的古建筑、毛南族民居、城乡街道民居等进行立面风貌修缮改造,着力传承毛南族古建筑风格,打造民族特色村寨。强化与高校协作,开展毛南族文化保护和传承课题研究,紧抓各类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培训工作。近几年来,全县共举办傩戏艺人、傩面雕刻艺人和花竹帽编织艺人培训班16期,培训各类学员600余人。
截至目前,环江已登记入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有1442个,已成功申报国家级名录2项、自治区级名录4项、市级名录5项、公布县级非遗名录141个,共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人、自治区级10人、市级15人。
创新方式,着力打造民族品牌。近年来,环江连年开办毛南族分龙节暨世界自然遗产文化旅游节、毛南山乡同庆“三月三”系列活动、红心香柚节、桃花节、青梅节、“印象毛南”广场文化活动周等大型民族节庆活动,广泛宣传和推介毛南族肥套、傩面雕刻、花竹帽编织、铜鼓等独特神奇的民族文化,毛南族文化品牌的影响力不断得到提升。同时,积极开展对外宣传文化交流活动,毛南族“肥套”曾应邀东渡日本、韩国等地开展文化交流;毛南族傩戏班师接待了国内外近50家媒体采访,进行了200多场次供做专题拍摄的民俗古礼表演;苗族芦笙队、瑶族文艺队、毛南族“肥套”、花竹帽编织技艺、苗族芦笙乐舞、壮族铜鼓等赴德国、美国、澳大利亚、泰国等国家开展民族文化交流活动,不断推动环江民族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并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