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曲棍球之乡”:小城曾撑起半支国家队 文旅体“融”出新机遇

文章目录:


A、独具特色的达斡尔族曲棍球运动文化

↑↑

  达斡尔族文化传承中传统的运动文化有很多,其中最独具特色的要数曲棍球这一项。它不仅是传统曲棍运动的典型代表,也是我国体育中的一项绝技,达斡尔族更因为此运动项目,在1989年命名为“曲棍球之乡”。
  那么,达斡尔族曲棍球运动到底是怎么样的呢?随小编去看看吧!

  据史料记载,唐代盛行“步打球”运动,这种运动与当代的曲棍球运动极为相似。步打球在辽代依然盛行,《辽史》中称为“击鞠”,下端弯曲的击球棍称为“月仗”。随着时间的流逝,此项运动后来在我国其他各民族中基本消失,而在达斡尔族中得到了传承与发展,现在这种曲棍球竞技运动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达斡尔族聚居区。

  达斡尔传统曲棍球运动,达语称作“贝阔他日克贝”,其中的“贝阔”系指球棍,达斡尔球棍选择根部弯曲、枝干挺直的柞木削磨加工而成。达语中球被称为“朴列”,其大小如棒球,分木球、毛球、火球三种,偶尔也使用骨球。木球用柞树根削磨制成;毛球用畜、兽毛搓制而成;火球主要用于夜间运动,它以桦树上长出的已硬化的白菌制成,壳硬内空,球上穿通数孔,注入松明,点燃后烟火不熄。

  达斡尔族传统曲棍球比赛多在重大节日、集会或空闲时以氏族(莫昆)、村屯为单位举行,比赛场地大都选在平坦的草地或村中开阔的地方,场地大小无统一规定,场地两端各设一个球门,参加比赛的两队人数相等即可,以打进对方球门多者为胜。比赛规则规定不得从左侧抢球和击球,不得用球棍打人或拌人,除守门员外不得用手按球和以脚踩踢球。

  鉴于达斡尔族为中国曲棍球运动作出的突出贡献,1986年,国家体委正式命名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为“曲棍球之乡”。如今,曲棍球运动已成为达斡尔族的“民族之魂”,而那些为旗里赢得荣誉的运动员,则被视为“民族英雄”。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B、探访“曲棍球之乡”:小城曾撑起半支国家队 文旅体“融”出新机遇

↑↑

新华社记者邹俭朴、叶紫嫣

莫力达瓦的八月,到处充斥着运动的气息,第三届中国中学生曲棍球锦标赛暨2022年全国青少年U系列曲棍球锦标赛等一系列赛事正在这里举行。

看着球场上飞驰的少年,66岁的孟慧臻满眼都是自己年轻时的影子。激动之余,他不忘拿着纸笔不停地做笔记。“与曲棍球打了一辈子交道,闲不住,做个调研报告,赛后供运动队参考。”

1989年,当时的国家体委命名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以下简称“莫旗”)为“曲棍球之乡”。我国第一支专业曲棍球队就在这里诞生,孟慧臻是其中一员。十余年间,他随队征战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在全国比赛中屡获冠军。

退役后,孟慧臻和老队友们成为教练,为国家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曲棍球运动员,其中多位选手还登上了奥运会和曲棍球世界杯的舞台。多年来,业内一直流传着“一个自治旗,半支国家队”的说法。

“莫旗曲棍球界以老带新的传统从未间断,我带过的好多队员退役后都成了优秀教练。”孟慧臻指了指球场边正在指挥队员比赛的教练员说,“那是孟军,他们那批参加过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选手有7人出自莫旗,目前仍在曲棍球行业发光发热。”

到了第三个比赛日,孟慧臻与一众“曲棍球元老”再也按捺不住来自灵魂深处的竞技冲动,年逾六旬的他们忍不住“挥棍相向”,在中国达斡尔民族园的球场上再度挥汗如雨,以球会友。

中国达斡尔民族园是莫旗的重要地标,这里依山傍江,植被繁茂,空气中充满了花草之香。园内的雕塑和建筑物生动展现着达斡尔族的历史文化,游客可一站式了解达斡尔族群众的生产、生活以及丰富的文体活动。园内的“中国曲棍球夏季训练基地”,见证了一批又一批曲棍球人才的成长。

“达斡尔族传统曲棍球竞技已有上千年历史,曲棍球运动最早在莫旗完成由传统向现代的过渡,成为中国名副其实的曲棍球运动发源地,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民族园内,游客不用买票就可以欣赏到国际、国内赛事,这也是吸引他们的一大亮点和特色。”莫旗达瓦山文化旅游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陈晓宇说,曲棍球事业蓬勃发展的同时,莫旗也在不断探索新模式、新业态,以曲棍球为依托,走起了文旅体融合发展之路。

莫旗人民政府副旗长郭俊萍告诉记者,我国第14个全民健身日前夕,呼伦贝尔首届(莫力达瓦)曲棍球竞技非遗传承暨文旅体融合发展大会召开,曲棍球表演赛、乌兰牧骑歌舞演出、非遗产品展示等活动,吸引了大量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游玩、体验。

“以国家级曲棍球竞技赛事为支点,宣传特色体育非遗文化旅游体验活动,形成了文、旅、体产业融合赋能地方发展的新路径,激发了各族群众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莫旗旗委书记谭华说。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