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汉中古老神秘的羌族文化,你知道多少?
A、羌族过年习俗,你知多少?
↑↑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通常在农历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结束。羌族人也过春节,习俗与汉族差别不大。但羌族人的过年,主要指的是羌历年,在每年农历的十月初一,这是羌族最重要的节日。了解羌族文化,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羌族人如何过年吧。
羌族年是羌族的节日。农历十月一举行。羌族年这一天羌族人民欢聚一堂献上用面粉制成的小鸡、羊、牛,分食羊肉,将羊血洒到树林里。亲邻好友互相邀请,拜年作客,同饮“咂酒”(用青稞、大麦煮熟加酒曲酿成。饮用时,大家轮流用细竹管吸饮,边吸边向坛内添加清水,等其味后连酒渣一起分享)。
大家边饮边演唱酒歌,内容多是祝福吉祥如意,或恭贺新禧,或酬谢和缅怀祖先的英雄业绩。
宾主轮流对唱,旋律优美,声音高亢,婉转悠扬,十分动听。大家在铜锣、铜铃、羊皮鼓、竹笛的伴奏下跳起锅庄和皮鼓舞,为节日增添了活跃的气氛。
羌族的传统节日就是羌历年,羌语称“日美吉”,根据地方的不同,又有“羌历新年”、“过小年”、“丰收节”、“还原节”等多种叫法,但名称不同,内容却完全一样,都以庆祝丰收和感恩还愿为主要内容,具有浓郁的宗教色彩,在每年的农历十月初一举行,持续三至五天每逢节日、婚丧、祭祀、聚会、待客或换工劳动,除饭菜丰盛外,还必备美酒。
正如一首羌谚所云:“无酒难唱歌,有酒歌儿多,无酒不成席,无歌难待客”。结婚吃“做酒”,宴客吃“喝酒”,重阳节酿制的酒称为重阳酒,需储存一年以上方可饮用,重阳酒因储存时间较长,酒呈紫红色,酒醇味香,是重阳节期间必不可少的美酒。另一种被称为蒸蒸酒的饮料是将玉米面蒸熟拌酒曲酿制而成,饮用时既有酒香又能顶饭,类似汉族的醪糟。无论年节或待客,羌族都以“九”为吉,故宴席时都要摆九大碗,菜肴与川菜相同。炖全鸡,习惯于用竹签撑起鸡头,使之昂起。以鸡头飨上宾(如舅父等)。
B、探秘汉中古老神秘的羌族文化,你知道多少?
↑↑《陕南羌族》——历史的源头(史海遗踪)
羌族是一个有着三千年以上历史、衍生过不少民族的古老民族,被费孝通先生称为“一个向外输血的民族”。在出土的殷商甲骨文卜辞中,可以见到有关羌、羌方的大量记录,这表明,羌族是一个很古老的民族,至少在商代以前就出现在历史的舞台上。从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羊部》中对“羌”字的解释:“羌,西戎,羊种也,从羊儿,羊亦声。”我们可以得知,羌族是古代西戎的一支,而且主要从事的是畜牧业。
历史文献中经常可以见到同时提及氐和羌的记载。如《诗经·商颂》云:“昔有成汤,自彼氏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竹书纪年》载“成汤十九年,大旱,氐羌来宾”《逸周书·王会》说“氐羌以莺鸟”范晔在《后汉书·西羌传赞》明云:“金行气刚,播生西羌。氐豪分种,遂用殷彊”。宋丁度等《集韵》亦云:“氐,黎都切,音低,羌也”等等。氐与羌均被认为是炎帝后裔,氐羌同源,氐出于羌。加上文献对氐、羌二字在使用时此处称氐,彼处则称羌。可见氐、羌原本就没有严格的区分,最多生活的地域、习惯、经济、服饰、语言略有差别而已。魏晋南北朝以后,大型文献中,氐就少有提及。这是史家治学严谨使然,也是民族融合使然。
据此可以推断,羌、氐最初是两个同源而又有所区别的民族,最终完全融合成为羌族了。
有关羌族历史文化,记载的史籍很多,虽然有的只有只言片语,也有失偏颇,但从这些一鳞半爪的记载中,可以理清羌族历史文化的脉络。
徐中舒《中国古代的父系家庭及亲属称谓》论断“夏王朝的主要部族是羌”春秋战国以来,以羌人为主体的诸戎大量涌入中原,散居各地,大部分融入华夏族。西部羌人受到秦的挤压,也不断向外迁徙。《后汉书·西羌传》:“出赐支河曲西数千里,与众羌绝远,不复交通。”南迁的诸羌成为“广汉羌”、“武都羌”等。现在,陕南的宁强、略阳一带,在广汉和武都之间,地域上并不完全隔离。况且,在行政区划的历史上,宁强、略阳曾经几度包括或隶属广汉和武都,游牧的羌人就奔走、定居在这块地方。
杨东晨《古史论集》论断:“夏商时羌族已迁入陕南,居于宁羌(强)县一带。”可见陕南羌族历史的悠久。
《禹贡九州图》所载九州—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九山——汧山、壶口山、砥柱山、太行山、西倾山、熊耳山、嶓冢山、内方山、岷山;九川——弱水、黑水、河水、漾水、江水、沇水、淮水、渭水、洛水。图中标有梁州氐羌、汶、茂、岷山及宁强嶓冢山、漾水(宋代汊源) 。
汉时,中央政权除在西羌地区设置机构管理羌人,还将归降的羌人大量内迁《晋书》:“与华人杂处,数代之后,族类藩息。”
隋唐时期民族政策宽松,少数民族得到一个极好的发展机会,羌族同其他民族一样加入到这次中华民族的大发展中。这一时期,关中地区的羌人逐渐融入汉族中;甘、青地区的羌人逐渐融入藏、汉、蒙古族中。岷江上游的羌人因离吐蕃较远,又得到唐、宋中央政权的庇护而得以保留下来。
元、明、清是中国历史上封建中央集权高度发展的时期。封建统治者统治下的各少数民族地区比较稳固,同时移民殖边,发展经济,提倡儒学,推广汉文化,逐步缩小了民族地区与内地汉族的差距。元、明以来的羌人主要居住在岷江上游地区。羌人在汉、藏等族,尤其是汉族的影响下,社会、经济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各族人民之间的交往也更加频繁,为羌族社会的进步、羌族地区与中央政权之间建立更为紧密的政治关系创造了有利条件。元、明、清中央王朝正是顺应了这历史潮流,在羌族等少数民族地区广泛地推行土司制度,以加强统治。
元朝在四川正式建立行省后,为管理境内的少数民族,特设“诸蛮夷部宣慰使司”,在岷江上游羌族地区设置安抚司一、千户所三和万户所一,并经常派兵巡视,加强对该地区政治上的管理和军事上的威慑。
明朝在元朝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土司制度,不仅在羌族地区增设了多个土司,而且对各级土司的官阶、品秩、赏罚、罢黜等方面都做了详细的规定。同时,推行卫、所制度,在羌族地区建立了一套较为严密的军事治安体系。明初设平羌将军都督府,后设布政司,管粮储;设兵部侍郎,巡抚军务。其次,设置了大量的关堡、墩、台等,派驻军队防守。
清初,对明朝以来羌族地区的土司,继续加以委任,前后共设二十余个。但随着羌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土司制度逐步阻碍了该地区社会生产的发展。所以,雍正以后,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改土归流政策,得到了羌民的拥护,使之成为羌民的一致要求和社会发展的趋势。从乾隆至道光的一百多年间,羌族地区的改土归流大体完成。清朝改土归流以后,大部分羌人融入汉族中。但仍有部分偏远地区的羌人保留下来,成为今天四川茂县、汶川、理县、松潘、北川、马尔康等地的羌族。
分布在川、陕、甘交界的羌族,在明朝“且剿且抚”的策略下,多融入汉族中。
一个民族自己特有的风俗习惯,能反映出该民族的经济、文化状况,同时也是这一民族一定的社会发展阶段的产物,并且对民族的发展影响极大。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羌族的习俗在不同的时期和地区,也存在着一些差别。从古代文献的简单记载里能略知一二。
记述羌族社会组织结构的有《隋书·列传》:“俗尚武力,无法令,各为生业,在战阵则相屯聚。无徭赋,不相往来。牧养牦牛、羊、猪以供食,不知稼墙。”
《后汉书·西羌传》:“不立君臣,无相长一,强则分种为酋豪,弱则为人附落,更相抄暴,以力为雄。杀人偿死,无它禁令。”“其兵长在山谷,短于平地,不能持久,而果于触突。”
《北史·列传》:“国无法令,又无徭赋。唯战伐之时,乃相屯聚:不然,则各事生业,不相往来。”
可见羌人尚武,社会组织结构较为松散。
记述经济形态的有《后汉书·西羌传》:“滨于赐支,至乎河首,绵地千里…所居无常,依随水草。地少五谷,以产牧为业”。
《后汉书·西羌传》:“河湟间少五谷,多禽兽,以射猎为事。爱剑教之田畜,遂见敬信,庐落种人依之者日益众。”
可见羌人因为生活区域的原因,最初以畜牧为生,兼及射猎,田畜发展较晚。
记述羌族婚姻家庭的有《后汉书·西羌传》:“其俗氏族无定,或以父名母姓为种号。十二世后,相与婚姻,父没则妻后母,兄亡则纳寡嫂,故国无鳏寡,种类繁炽”。在家庭中保留收继婚制,对于种姓繁衍、维持家庭稳定起了一定的作用。
《广志》称,羌豪“饶妻妾,多子姓。一人子十,或至百人。嫁女得高货者,聘至百犊”。可见豪富羌酋可以多娶妻妾。
可见羌人的婚姻制度和汉人大致相仿。
记述羌族生活习俗的有《北史·列传》:“俗皆土著,居有屋宇。其屋,织牦牛毡及投羊毛覆之。皆衣裘褐,牧养牦牛、羊、豕以供其食。”
羌族人死后主要实行火葬。《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死则烧其尸”:《太平御览》卷七引《庄子》佚文载:“羌人死,燔而扬其灰。”
《辽史·二国外纪》:“病者不用医药,召巫者送鬼,西夏语以巫为“厮’也或迁之他室,谓之“闪病’。”
可见羌人在游牧时期住房近似蒙古包,丧葬为火葬,治病尚巫。
服饰上,羌人披发左衽。《隋书·列传》:“服裘褐,披毡,以为上饰”,《后汉书·西羌传》:“女披大华毡,以为盛饰”;“披发覆面”。
夏商时期羌人就迁居陕南生活,在今略阳一带,一度还建立了以羌氐民族为主体的武兴国。这是陕南羌族历史上不可或缺的事。
《南史》与《华阳国志》载:“武兴国,本仇池。着乌阜突奇帽,长身小袖袍,皮裤,地植九谷,婚姻备六礼。知书疏,种桑麻。山出铜铁。”
可见羌人衣饰以裘皮为主。
武兴国,是公元298年天水略阳清水氐人杨腾在礼县仇池山始创仇池国后,至公元312年,后人杨茂搜据武兴废沮县(今略阳县),其后裔被封为武兴今略阳县) 氏王而独立的国家。
公元351年至477年氐人杨文度为武都太守, 镇武兴。477年, 魏将皮欢喜杀杨文度,次年6月杨文度弟杨文弘为白水太守,驻军武兴,称王建国。直到南北朝纷争结束时的578年, 才被北周明帝时宇文泰的后人讨灭。至此,前后建国时断时续达256年之久。从此,氐人便杂居在陇东、川北、陕南的汉民之间,而逐步被汉化。
《隋志》记载“武都顺政(今略阳),朴质无文,连杂氐羌,人尤劲悍,性多质直。”
从上述这些记载不难看出,武兴国为子承父业世袭制的羌氐少数民族国家。由于“朴质无文”而少有历史记载,虽建国达256年之久,但缺乏文字历史而史学界漏记于“五胡十六国”,可他们遗传下来的质朴豪爽、坚忍不拔的优秀族品质,却代代相传。
2010年8月6日,在略阳县城西十余里,国道309线(陕甘公路)北侧的横现河镇发现的姜太妃墓志颂碑,为我们确定南北朝时期武兴国的存在提供了实物资料。墓志的最后落款是“维大魏正始元年岁次甲申十月甲辰朔十八日合墓于三徂永安陵”。
姜太妃为武兴王杨文弘之妻、杨集始之母。
翻开史籍,羌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及生存状况,略窥一斑,时至今日,千百年的衍变,虽不同远古,但历史文化的传承生活习俗的延续,信仰崇拜的主体,依旧没有大的改变,改变的,只是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环境。
历史上卓有建树的重量级羌氐人物很多,如李元昊、吕光、李自成、姜维等。
三皇五帝中炎帝、黄帝、大禹都是羌人。我国们是炎黄子孙, 也可以说是羌人后裔。
商周时期武王伐纣,羌人率师加盟。此后, 羌族或割据自立,或受辖于中央。春秋、战国时期,羌氐据现今略阳、宁强西境,蜀据其东境, 后统一于秦。
我国南北朝时“后秦”(384—417),是由羌族人姚苌建立的第一个地方政权,建都长安。盛时控有今陕西、甘肃、宁夏及山西、河南的一部分。历三主,达三十四年。姚氏统治下的民族,其主体虽然不是羌族,但其政权却具羌族特色,并继承了过去那种多民族相结合的封建统治传统。
“后秦”地域就含今宁强、略阳一带在内。宁强至今有西秦第一关,当初应是姚氏地方政权控制范围。
秦汉以来,宁强、略阳境内多为羌氐民族所居。
羌族人历来以骁勇善战而著称于世。《华阳国志·巴志》载:“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著乎《尚书》。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前徒倒戈,故世称之曰‘武王伐纣前歌后舞’也”。
“巴、蜀之师”,实为生长在巴山蜀水间尚武的羌人;“前歌后舞”,实质上就是与羌人的信仰有关的傩舞——祈求神灵护佑、刀枪不入、百战百胜立于不败之地的军傩。
历史上的羌人姜子牙,将傩艺应用于军事战争,被后人演绎得神乎其神,成为中国第一部神话小说《封神榜》中的主角之一。现今宁强的丧葬习俗中,有一样纸活叫“灵塔”,又叫吊丧塔,就缘于和羌人姜子牙有关的传说:相传夏商时期周文王、姜子牙带领羌人征战,将士多有死亡,尸首回不了故乡,士兵看了心里极度难过,免不了军心动摇。为了安抚军心,姜子牙想了个办法,制作纸塔,收进死者灵魂送回故乡,所以称为“灵塔”。灵塔悬挂在灵堂的顶棚,为倒状。亲人认为人死后灵魂会在家中停留三天,灵塔就是死者灵魂的暂住之所。灵魂在灵塔中看着亲人为自己操办后事,也保佑自己的子孙因为羌人的勇猛善战性格,历代多有羌人不受朝廷和官府的管制而作乱,并且大有作为。但更多的时候,是这种性格被官府和朝廷所利用。
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平羌将军宁正平定陇南地方羌民叛乱后,在今甘肃徽县建立宁羌卫。二十九年(1396),陕南羌民田九成揭竿而起,连破官军。明太祖朱元璋派征西将军耿炳文镇压。次年九月,遣宁羌卫指挥姜观在羊鹿坪,即今宁强县城所在地,修筑城池,将宁羌卫所由徽州迁于此,“盖以辑宁氐羌之义,欲羌之永宁耳”。
成化二十年(1485),朝廷又以“宁羌一卫,孤悬万山,军民杂处,难以控御,加之荆襄民众为避战乱,多溯汉水西迁,此间人口骤增”等因素,割略、沔二县的三分之一建立宁羌州,辖略阳和沔县。
田九成起义失败,义军4000多人被俘,朝廷“诏诛同盟,遣散胁从”。部分羌民随田九成余部转战陕甘深山老林,部分隐居深山,隐瞒族别,和当地汉族共同生活,至此,在汉族强权政治下,宁强、略阳两地羌人逐渐“减少”。至今,除生活习俗、宗教信仰、建筑风格、衣饰饮食等方面羌风犹存,户籍上的羌民屈指可数了。从那时起,宁羌由卫而州,州而县,直到1942年改名宁强县,一直都是川陕咽喉和陕南西部重镇。
下期预告:《陕南羌族(上卷)》第二章节:史海遗踪
来源:《陕南羌族》(上卷)l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