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云南之四:云南少数民族特色庆祝活动大盘点(三)
A、盘点普米族的重要节日
↑↑普米族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民族之一。普米族与中国古代的氐羌族系有渊源关系。公元十三世纪中叶,一部分人被征召入元军,随忽必烈南征,从此普米族逐渐结束游牧状态,开始农耕生活。那么,在普米族文化中记载着哪些重要的节日呢?一起来看下。
大过年
大过年,是普米族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之一,一般从腊月二十九祭祖先、吃年饭到正月初七过完人的生日为止,要七八天时间。大年初一早上,老人要向宗巴拉(神台)烧香祈祷,祭祀祖先。凡年满十三周岁的男女儿童,要举行“穿裤子”、“穿裙子”成年礼仪式。除此外,还有上山打猎、绕山放牧、玩磨秋、祭山神、跳锅庄等活动。
吃完除夕团圆饭后,年满13岁的男孩子、女孩子,按性别各聚一处,通宵狂欢。待东方发白,各自回到自己家中,由家里人为他们举行“穿裤子”或“穿裙子”成丁仪式。澜沧江畔的普米族在如果是女孩,她便走到火塘右前方的“女柱”旁,双脚分别踩在猪膘和粮食袋上,猪膘象征财富,粮袋象征丰收;右手拿耳环、串珠等首饰,左手拿麻纱、麻布等日用品,象征妇女有物质享受的权利和承担家庭劳动的义务。接着母亲把女孩的麻布长衫脱下,换上短衣,穿上百褶裙,系上一条绣花腰带。如果是男孩,他便走到火塘左前方的“男柱”旁,双脚踩在猪膘和粮食袋上,右手握尖刀,左手拿银元,银元象征财富,尖刀象征勇敢。然后由舅父把男孩的麻布长衫脱下,换上短衣,穿上长裤,系上一根腰带。仪式过后,这些男孩、女孩才算长大成人,才有资格参加正式的社交活动。
端阳节
每到农历四月初五,普米家便打开用新麦酿就的酒坛,咂出苏理玛,过尝新节。除自家畅饮外,还分别送给亲友尝新。端阳节这天,孩子们穿着盛装,到野外采来各种鲜花,插在屋里屋外,显得十分美丽。然后全家老少围坐在火塘边吃种类食品。
雪门槛游山节
农历五月五日,是兰坪普米族传统节日——“雪门槛游山节”。“雪门槛”是雪盘山脉第三大高山,海拔3600米,是境内唯一“一步望四乡”的地方,自古就是四乡客商和游客往来的要塞。当春寒退尽,山花烂漫时,四乡普米族群众就会身挎四弦琴,携带黄酒和蛋肉,来雪门槛山顶草地过节。
雪门槛游山节是普米族节日中人数最多而宗教气氛较淡的一个节日。不举行宗教仪式,有病的可上山采挖草药,爱武的人射箭摔跤,比试武艺;年轻人对唱情歌,互诉衷肠;有的人是来谈生意。游山节的高潮是“跳羊皮舞”此舞属于自娱和交际舞种,人群手拉手围成圆圈,圈中一人以折迭的羊皮作“鼓”,另一人边舞边弹四弦琴,羊皮“鼓”伴着琴声,加强了节奏和气势,跳一轮共需弹奏十二个舞曲。队形变化丰富,有单圆、双圆、半圆、对跳、开门、翻身、二龙吐水和满天星等。
转山节
转山节,是农历七月十五进行的祭山神活动。普米男女老少以村寨为单位,成群结队,到指定的山头参加各种传统活动。
小过年
小过年,又称普米过年,在每年的腊月初六这天,据说这天是普米祖先的诞辰日,所以活动多是进行些祭祖先、驱病魔等的宗教活动。
成人礼
女孩的成年礼叫做“穿裙子礼”,由母亲主持。小女孩走到火塘右前方的“女柱”旁,双脚分别踩在粮袋和猪膘上,右手拿着耳环、串珠、手镯等装饰品,左手拿着麻纱、麻布等日常生活用品,手上的物品象征妇女将有享受的权利和承担家庭的义务。接着巫师向家祖和灶神祈祷,母亲给女孩脱去麻布长衫,换上麻布短衣,穿上百褶长裙,系上绣有图案的腰带。换上新装的女儿向灶神和亲友叩头表示感谢,亲友送给礼品表示祝福。
男孩的成年礼叫做“穿裤子礼”,由舅舅主持。普米族保留许多母系社会遗俗,舅舅在家中地位最高。小男孩走到火塘左前方的“男柱”边,双脚踩在猪膘和粮袋上,右手握尖刀,象征勇敢;左手拿银圆,象征财富。巫师向灶神和家祖祈祷,舅舅把男孩的麻布长衫脱下来,给他穿上麻布短褂、麻布长裤,系上腰带。换上新装的男孩也要向女孩一样给灶神和亲友一一叩头,用牛角酒杯向亲友敬酒。亲友们往往送他一只羊,祝贺他日后平安吉利,牛羊成群。
举行“穿裙子礼”、“穿裤子礼”时,女孩或男孩的父母要举行盛大宴会,招待参加的亲友客人。他们端给客人每人一碗骨头汤,一块肉和一些猪心猪肝,表示大家是至亲骨肉,心肝相连。宴会后,仪式才算结束。举行了“穿裙子礼”和“穿裤子礼”,小女孩和小男孩算是成人了,成了小姑娘和小伙子,可以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交活动,成为家族的正式成员。
B、探秘云南之四:云南少数民族特色庆祝活动大盘点(三)
↑↑编者按: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云南省总人口4720.9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563.6万人,占总人口的33.12%,长期世居的少数民族多达25个,15个为云南特有,分别是哈尼族、白族、傣族、傈僳族、拉祜族、纳西族、景颇族、布朗族、普米族、阿昌族、怒族、基诺族、德昂组、独龙族。各民族在大融合大发展中,即相互学习借鉴,又独立自主发展,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创造出无数特色鲜明、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并以其独特、奇异的生活习俗和传统,留下了形态各异、丰富灿烂的民族文化遗产。特色庆祝活动就是其中的一种重要的有形形式,今天@徒步僧828做个系统学习盘点。
为方便大家快速阅读,提升获取知识体验,整理内容将分为三期呈现,前面已经陆续整理了傣族、彝族、纳西族、藏族特色活动,本期为最后一期,主要整理苗族、白族、哈尼族、瑶族、普米族、基诺族传统节日。
花山节时间:农历正月或五月初五
地区:滇东北和滇南一带
民族:苗族为主
简介:花山节,也称“踩花山节”、“跳花”等,是苗族的传统节日。滇南一带的苗族主要在每年农历正月过节,滇东北一带的苗族主要在农历五月初五过节。滇东北和滇南一带苗族,每年农历六月六日过。每年六月六,苗家都要穿上节日盛装,到高山上栽一棵花树,举行对歌、跳芦笙舞、斗牛、跳狮子舞、爬花杆等活动。其中,引人注目的是爬花杆,谁爬得高,就把一个猪头和好酒奖给谁。跳狮子舞也是节日的重要活动之一,如果哪一架狮子跳得好,爬得高,也有酒和猪头奖赏。节日期间还进行斗牛,届时,斗牛爱好者从各地牵来高大雄壮的大黄牛,一头头精神抖擞,开上去难估胜负,优胜牛由主人牵到花杆前,绕杆一周,然后披红挂彩。一年一度的花山节,还是苗族青年男女相互倾吐爱情、定亲结友的美好时机。
白族绕三灵时间:每年夏历四月二十三至四月二十五
地区:大理、洱源、宾川、巍山等地
民族:白族为主
简介:绕三灵是大理白族最盛大的传统歌舞节日,是白族人的狂欢节。届时,大理、洱源、宾川、巍山等地的白族群众,无论男女老少,身着盛装,从四面八方成群结队地来到苍山洱海,人们载歌载舞,通宵达旦地游行和祈祷。在大理有一句“绕三灵”的俗语:三日逛北,四日逛南,五日返家园。
哈尼族嘎汤帕节时间:每年1月
地区:哈尼族地区
民族:哈尼族为主
简介:嘎汤帕节是哈尼族的新年,时间在每年元月二日至四日,是西双版纳一带哈尼族的主要节日。节庆期间,男人们不论年龄大小,都要做一个陀螺,大家到开阔的场地上开展打陀螺比赛。男女青年也会表演传统的竹筒舞、长竹杆舞等各类展示哈尼风情的文娱活动,也会开展荡秋千、射箭等比赛或游春活动。
瑶族盘王节时间:农历十月十六
地区:瑶族地区
民族:瑶族为主
简介:盘王节是瑶族盛大的节日,时间为农历十月十六日(盘王生日)。节日期间,人们杀鸡宰猪,喝陈年老酒,唱盘王歌,跳盘王舞,载歌载舞,通宵达旦。这一节日源于古代一个传说,古时评王与高王交战,评王以重金和许配三公主为赏,鼓动人们去刺杀高王。盘护出征,斩杀了高王。评王将三公主嫁给盘护,封为盘王。盘王与三公主生下六男六女,传下瑶家十二姓,所以盘王作为先祖受到崇拜和祭祀。
吾昔节时间:农历腊月初六或初七、初八
地区:丽江宁蒗县
民族:普米族为主
简介:普米族是丽江地区宁蒗县境内世居民族之一,吾昔节是普米族隆重的传统节日。“吾”是年的意思,“昔”是新的意思,“吾昔”就是“新年”的意思。吾昔节一般在农历腊月初六或初七、初八举行。按常规,吾昔节一般要过9天,如今绝大部分普米族地区依旧很重视这个节日,部分普米族地区与汉族一起在腊月三十过除夕。
基诺族特懋克节时间:每年2月
地区:基诺山寨
民族:基诺族为主
简介:特懋克节是基诺族的新年,每年二月六到八日,基诺山寨会举行盛大集会,男人们击鼓剽牛,妇女们载歌载舞,这时到基诺山寨的客人会受到热情的款待。特懋克的传说饶有趣味,相传远古时候,地上发生了特大洪水,有一对夫妇把自己的儿女放进一个大木鼓里,给他们留下一把刀和一个铜铃,让他们顺水漂流,并要他们每天击鼓,只要鼓响了,说明水已退,便可用刀划破鼓皮出来。木鼓漂了七天七夜,漂到基诺山时,洪水退了,兄妹俩从鼓里出来,就在基诺山上结为夫妻,繁衍后代,成为了基诺族的祖先,每年的特懋克节就是为了纪念他们。
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人人有责,更需要人人参与。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