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唢呐:存活于乡村边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章目录:


A、彝族乐器,彝族特色乐器

↑↑

  我们熟知的少数民族几乎都是载歌载舞的民族,他们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嗓音以及各有特色的歌舞,其中配乐的各式各样的乐器更是少不了的。本期小编就带你去彝族文化看看彝族的特色乐器有哪些。

  彝族人十分喜爱器乐歌舞,因此,拥有各种各样的颇具民族特色的乐器,其中有些乐器与周边其他民族所共有,有些则独具特色。彝族的乐器种类极多,按现代乐器分类,弦乐器主要有月琴、口弦、三弦、牛角胡琴、三胡;管乐器主要有巴乌、马布、葫芦笙、擎芦、克西觉尔;打击乐器有铜鼓、克拉蒙、额格子膜等。

  彝族主要乐器有葫芦笙、马布、巴乌、口弦、月琴、笛、三弦、编钟、铜鼓、大扁鼓等。

  月琴是彝族最喜爱的乐器之一,弦普遍为两根,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口弦是用竹质、铜质制成形状像竹叶的簧片,在中间有一簧舌,靠控制呼吸来调节音色。

  “玛布”是彝族独特的乐器之一,其吹奏特点是利用鼻孔吸气,让鼓腮连续不断送气,可模仿婴儿啼哭,鸟雀鸣唱。

  葫芦笙和唢呐,多用于吹奏彝族民歌和曲调。

  口弦是一种独特而简易的乐器,由几片长约七八厘米的薄簧片组成,有竹片和铜片两种,最少的两片,最多的达五六片。竹制的音色深厚、低沉。铜制的音色清脆、秀丽。吹奏时以手指拨动黄片,利用口腔共鸣变化音色。簧片除发出本音外,还发出十分优美的泛音,构成音乐较宽的曲调。

B、彝族唢呐:存活于乡村边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

谢笃明

彝良县荞山镇田坝村则麦村民小组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该村民小组的康顺开老人擅长吹奏唢呐,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其徒弟李明云等人在当地吹奏唢呐也比较有名,能与其他村民五六个村民合奏100多首曲调。

彝良县蕴藏着丰厚的民族民间文艺资源。近年来,彝良县高度重视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积极发展民族文化,相关职能部门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抽调专门人员深入乡镇、村组,对列入省级、市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进行全面、准确、细致的普查,对许多民间文艺进行发掘抢救、使之能很好地保护继承、弘扬发展。目前彝族唢呐已列入县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对彝族唢呐调子的收集、挖掘、保护与传承工作正在进行。

彝族被称作火的民族,以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民族文化、果敢英勇、勤劳善良的性格屹立于中华民族之林。彝族唢呐等原生态的文化大多都以非物质的形态存活于乡村文化的边缘。

彝族唢呐是彝族双簧气鸣乐器,彝语称陆罢、莫合等。唢呐因通体用木制成,故又有彝族木唢呐之称。彝族唢呐调谱十分丰富,时而低沉细腻,时而铿锵悦耳,广泛应用在娶亲及丧葬祭祀之时。吹奏唢呐一般情况下都不能少于两只,多也是成双数递增。两只为一拨,每拨有公母之分,也称为阴阳之分。在吹奏时的高低音(尖声、低音)又称为“男声、女声”,和弦之间的变化所确定的谁是公谁是母。在吹奏“凤鸣山中”,“黄豆儿打架”等曲时如若对歌、互为倾诉、十分有趣。大型号唢呐吹奏的声音粗壮、浑厚、有力,单音较多,有乌乌哦哦……等音。中、小唢呐则有高中低音,吹奏起来音域灵活多变,或自由奔放,或欢乐喜气,这些调用于红事。或压抑低沉,或如泣如诉、或哀鸣悲怜的用于白事,配上长唢呐的吹奏,部分曲目都有撕心裂肺之感。前者一般于娶亲礼仪嫁女则不用唢呐,后者用于丧葬礼仪,深具沉痛哀惮之感。

在彝良县的农村,有很多专门从事吹唢呐工作的彝族艺人,他们被称作“吹师”,有的优秀“吹师”还被市、县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传统的彝族唢呐吹师大都没有文化,无法用书面的形式记录调谱,上代吹师和徒弟之间的授业,全靠口传心授。无论是红事还是白事,几对唢呐一齐吹奏起来,非常热闹,引来许多群众围观。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所蕴含的团结、和谐元素,成为协调邻里关系、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的重要工具。由于时代变迁,礼仪改变,红白喜事用唢呐来吹奏烘托热闹气氛仅有该县的奎香、树林、龙街的少数民族乡和荞山等镇的部分村有此风俗,唢呐调濒临散失,若不加以搜集整理、传承,将要失传。

投稿邮箱:85205311@qq.com
欢迎关注“微彝良”微信,微信公众号:cnyl888888

更多资讯请登陆彝良县委政府网查看,网址:http//:www.cnyl.gov.cn

或者到当地移动营业厅订阅手机报:彝良快讯

喜欢此文请点赞↓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