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现青海之“美”——“青海的存在感在哪里”系列报道之三

文章目录:


A、普米族独有的山岳生态形成文化

↑↑

  每一个民族都会有自身的文化特色,不管是民风民俗还是传统节日,亦或者是传统历史文化。其实,民族中的山岳也是具有一些特殊的文化的。
  那么,具有独特山岳生态文化的普米族文化中,他们的山岳生态是怎样形成的?随小编去看看吧!

  普米族“山岳生态文化”形成的宗教基础
  图腾崇拜是普米族“山岳生态文化”形成的宗教基础。它是中华民族的原始宗教起源,产生于旧石器时代中期,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早期图腾意为“我的亲属”,中期引申为祖先的某种物象。这种图腾崇拜现象于原始社会末期开始衰落。普米族的图腾崇拜与之一脉相承,所不同的是这种原始崇拜形式一直延续至今。

  例如,目前普米族地区还十分流行的白石图腾、羊图腾、树神、山神、铁三脚、中柱等一系列的图腾崇拜。在普米族的祭典活动中,有祭天地、祭龙神、祭三脚、祭中柱等宗教活动,有趣的是在祭神山的经词中处处充满了普米人对山的关爱之情,如“我们用钢刀来驱赶侵扰您的魔鬼,用生命来保护您,杀死人间万恶之徒,以免除对您的伤害,保佑您青山常在、绿水长流……”。

  在罗古箐村还把那里的古树称为母亲树、情人树,把罗古箐河称为母亲河,这种图腾认亲的文化现象充分体现了普米族对万物生灵的博爱之情。表达了人与自然、人与天地之间的亲和关系,他(她)们总是以这样的情感与天地沟通、与自然山水对话,再现了人类童年的梦。

  普米族“山岳生态文化”形成的客观条件


  普米族是羌之遗裔,祖先居住于江河源头的青海玉树地区,而古羌人即为“牧羊人”,是典型的游牧民族,游牧民族对水草的追逐为首要之事。江河源头有辽阔的草原、神秘的雪山,与山河之间长期处于相互依存关系,在那里他们创造了辉煌的游牧文化。因此,雪域高原是普米族最初的生息之地。后来随着地区人口数量的增加,环境承载力的下降,他们不得不迁徒到四川甘孜、阿坝和凉山一带,它居于当代学者称之为“民族走廊”地区的中心地段,完成了普米族历史上的第一次大迁徒。

  直到公元五世纪中叶由于受东南部农耕文化,即中国“主谷制”的影响,出于对自己生存方式的选择,他们进行了第二次大迁徒,从川西向金沙江的宁蒗、永胜和丽江迁徒。在这期间普米族开始形成了自己的农耕文化,不幸的是,他们也同历史上绝大多数西部各少数民族一样,往往没有吸收农耕文化的高生产技术来发展自己的畜牧业,更多的是改弦易辙使自己成为农民,将草地变成农田,这种屯田活动往往是与其居住的环境相冲突,是一种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的活动,最终造成生存环境的恶化。

  这种屯田活动为普米族第三次大迁徒埋下了伏笔。直到宋末元初,居住在甘孜中部、凉山南部以及滇西北金沙江一带的部分普米族陆续向南迁徒,其中最远者到达兰州(今日兰坪)境内,完成了普米族最后一次迁徒。

  普米族进入兰坪时正是兰坪矿产业开发的高峰时期,这期间纳西古王国的木天王已在云岭一带(兰坪境内)大量开采矿石、提炼白银,当时的采矿冶金术已十分发达。兰坪也因此而成为滇西北重要的经济枢纽地区之一,成为诸多民族汇聚之地和各种文化交融的节点地区。随着银产量的提高,农业、工商业和运输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这又一次给定居在兰坪的普米族提供了多途径选择生存方式的巨大空间。

  然而,他们没有为眼前的利益所动,而是吸取了三次大迁徒的教训,选择了以农耕和畜牧业协调发展,野生物种资源为补充的生存方式,走出了“以畜肥田,以草养畜”的路子。这期间大规模的矿业开发,正需大量的运输马匹,于是他们在畜牧交易过程中不但获得了丰厚的经济回报,也极大地提高了普米族经商理财的能力,最终走出了一条发展山区经济的成功之路。也正是合理的产业选择,从而构建起了普米族“山岳生态文化”的基本框架。

B、展现青海之“美”——“青海的存在感在哪里”系列报道之三

↑↑

庄子有云: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青海雄踞于世界屋脊,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更是名山大川的故乡。亿万年前,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成就了地球史上最为壮阔的自然景观,冰川、雪山、湖泊、江河、草原、荒漠、河谷共同构成青海高原神奇、壮丽的大美景象。

青海是山的王国,万山之宗昆仑山纵贯全境,唐古拉山、巴颜喀拉山、阿尼玛卿山等大山横空出世、横亘东西。被称作“龙脉之祖”“亚洲脊柱”的巍巍昆仑是神话传说最多的山岳。以昆仑山为载体的昆仑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源头,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祁连山高大的山体发育着诸多冰川,因此,祁连山是黑河、托勒河和大通河“三河之源”的发源地,孕育了河西走廊一个个绿洲城市,并产生了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通道——丝绸之路。

青海是三江之源,黄河、长江、澜沧江均发源于此。河流孕育生命,也孕育了人类文明。因此,被誉为“中国第一行走记者”的唐荣尧说,“青海是祖国之心, 这个‘心’不是从中心位置来说的,而是从‘根’的角度来说的。青海是黄河和长江的发源地,而中华文明则是从这两大河流而逐渐衍生的。”

那么,为什么青海的知名度不高,甚至被人称作最没有存在感的省份呢?

有人说,青海因“过渡”被人忽略。因此,青海给人的感觉是:对于边疆来说,青海像是内地;对于内地来说,青海又像是边疆,青海因此而失去了存在感。

其实,青海也因为“过渡”而多姿多彩。正如《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执行总编单之蔷曾在《青海的三面孔》一文中说明的那样,青海是青南高原区、西北干旱区和东部季风区中国三大自然区的缩影,在一省之内有三区,这是中国其他省区所不具有的。基于这一认识,青海的文化不同于西藏,也不同于新疆,更不同于甘肃,青海的文化是这三大区文化的交汇和融合。因此,自古以来,青海就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

从战国到清代,青海地区先后有羌、汉、匈奴、月氏、氐、鲜卑、回纥等二十多个民族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如今,青海也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占比最高的省,民族区域自治面积和比重最大的省,是名副其实的“民族大省”。

在东经95度至105度间,有数条大江自北向南奔流而下,将青藏高原东部、川西北台地和云贵高原纵切出条条深谷,这一地区被民族学界称为“汉藏民族走廊”。历史学家早已证明,羌族、纳西族、普米族、景颇族、彝族、哈尼族、拉祜族、基诺族、傈僳族,包括现代缅甸人等民族,都是西北古羌人从河湟地区沿着这个走廊南迁形成的。

2002年,云南“景颇寻根考察队”来到青海,确认了景颇先民是从河湟地区迁出的。纳西族、彝族、苗族等少数民族中也流传着祖先来自昆仑山的传说。正如历史学家顾颉刚教授所说的:“中华民族的人文的始祖炎黄首先是羌人的祖先,然后才是华夏族的祖先”,“青、甘、陕、川一带,主要是炎黄部落联盟活动,是华夏民族的发祥地。”

今年全省两会期间,我省提出启动国家公园省建设,展现“国家公园省、大美青海情”的独特魅力。新时代的新青海不再是“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而要极致展现大美青海的风情万种。新时代的大美青海不仅要美在山川,美在和谐,还要美在奋斗,美在富庶。

于是,《山宗 水源 路之冲——“一带一路”中的青海展》在首都博物馆开展,这是青海乘势而上,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基础和信心;

积极创建全国生态旅游示范区、国家绿色旅游示范基地、自驾车旅游示范省,青海旅游业向现代服务业的龙头产业迈进;

打造青海“电力特区”,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发挥青海冷凉、干燥的气候比较优势和区位优势,发展数字经济,力争建设国家级大数据灾备中心;

以实施“引黄济宁”工程为契机,规划建设湟水生态经济带,把湟水流域建成精彩旖旎的“高原画廊”。

……

剑有双刃,事有两面,青海是需要您用发现的眼光、辩证的视角来看待的。因此,《青海之书》中曾用这样的文字描述青海:“如果你爱一个人,就让他去青海吧!美丽的江河、绮丽的景致、纯正的民俗在充盈他内心的同时,能让他走进一个洁净、高蹈、阔远的时空;如果你不爱一个人,那你建议他去青海吧!恶劣的气候、危险的环境、高原反应带来的不适、语言不通带来的隔阻感等,让他永远有种被遗弃在一个陌生的、恐惧的世界里的感觉。”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