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壮医帮助人,很开心

文章目录:


A、神奇的民间医药“壮医”

↑↑

  壮族作为祖国南疆的一个人口比较多的土著民族,是我们中国最早种植水稻和培养棉花的民族之一。而壮族也是与物质生产活动相应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壮医药也是逐步形成与发展。那么,大家了解不了解壮族的神医呢?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从民族文化的角度一起来看看强大的民族神医“壮医”吧!

  壮族人们在生产活动中,由采集食物进而识别百药并制造了简单的医疗工具。随着壮族地区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壮医药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并有所发展。

  壮族医药的形成与发展
  《黄帝内经素问·异法方宜论》谓:“南方者,天地所长养,阳之盛处也,雾露之所聚也。其民嗜酸而食服,故其皆致理而赤色,其病挛痹,其治宜微针。故九针者,亦从南方来”。这是汉族中医经典着作关于针刺疗法来源的直接记载。诚然,这里的“南方”不一定特指壮族地区,但应当包括壮族地区。对现存的壮医陶针的考证说明,其针型与《内经》中的九针之首最为相似,二者又与砭石最为相近。“九针”已是金属医疗工具,按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于石器时代与铜器时代之间曾有一段灿烂的陶器文化,陶针当是陶器时代的产物。

  壮族先民最早创用针刺疗法


  1985年10月,考古工作者在广西武鸣县马头乡西周末年古墓中出土了两枚青铜浅刺针。经考证认为是二枚浅刺用的医疗用针。其锋微细,与古人对“微针”描述是一致的。广西“微针”是迄今为止在我国范围内唯一见诸报道的、年代最早的“微针”。它为研究壮医的历史提供了可靠的实物依据。事实说明:壮族先民是最早创用针刺疗法的民族之一。

  我国医史上第一张实绘的人体解剖图


  北宋庆历年间,在壮族聚居的广西宜州,曾经发生了一次壮族农民起义。统治者以诱捕的方法,捕获了区希范、蒙干等义军首领56全部杀害并命宜州推官吴简及一些医人对尸体进行解剖,绘下《区希范五脏图》。这是有记载的我国医史上第一张实绘的人体解剖图。在解剖的过程中,还从医学角度进行了一些观察:如“蒙干多病嗽则肺胆俱黑;区全少得目疾,肝有白点”等。这次解剖事件在我国医史上有一定地位。它发生在壮族地区。

  据悉,壮医与传统的中医相似,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地域性和民族性,药材采自本地的深山中,治疗方法以壮族的目诊、药线点灸、药物竹罐拔罐等为主,几乎没有文字记载,全靠口授心传。壮医在东南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尤其是在每年端午药市,大批的越南边民慕名而来,寻医问诊、交易药材、学习中医……端午药市将是推广壮民族文化,打开中草药对外市场的重要平台。

  您可能也喜欢:
  浅谈蒙古族的习俗文化有哪些?
  浅谈东乡族的风俗习惯
  民族文化:蒙古族的由来
  民族文化:满族的由来

B、学壮医帮助人,很开心

↑↑

来源:光明日报

【新时代好少年】

11岁的刘艺媛,学习壮医已经5年了。刘艺媛是广西忻城县壮医药刘氏家族第七代传人,她从小就喜欢跟在父母身边,耳濡目染下对壮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小时候接触中草药,觉得很好玩,长大了觉得能帮助别人很开心。”在刘艺媛看来,父母救死扶伤的模样,像是天使。

6岁起,刘艺媛就开始跟随父亲学给患者按摩,7岁学习拔罐、辨药等壮医治疗技艺。为了学会辨药、采药,刘艺媛只要有时间就跟着父亲上山采药,有时一去就是一整天,非常辛苦。但刘艺媛认为,再苦再累也值得。她立志长大后学习中医,用现代医药知识技术把中医特别是壮医学更好地传承下去。

在学校,刘艺媛也喜欢拿着自己的“知识”小本子给大家讲中药草,还将自己所学的壮医小知识分享给小伙伴:肚子痛时按住虎口上的穴位可以消除疼痛;学习压力大或过度学习导致头痛,可以按摩脖子后的风池穴缓解……帮同学们解决一些健康问题,刘艺媛很快乐。

如今,刘艺媛已掌握了八卦走罐、拔罐等多种壮医技法。她的技艺不仅得到当地父老乡亲的称赞,就连壮医药事业开拓元勋、壮医首席专家黄汉儒在体验了刘艺媛的拔罐、按摩技法后,更是对她小小年纪就拥有如此精湛的壮医手法技艺赞叹不已,2018年8月欣然收她为徒。

刘艺媛还特别的孝顺和有爱心。67岁的外公偶尔会有些小病小痛,她会为外公诊治按摩;对来家中看病的病人,她都尽可能地为他们答疑解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为家人减轻一些负担,为病人带去一份温暖。到诊所看病的乡亲总是不吝对刘艺媛的夸赞。

(本报记者 龚亮)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