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海宗教习俗
A、布朗族女人为何把嚼槟榔当爱好
↑↑在布朗族的饮食中,布朗族妇女有嚼槟榔的习惯,这和布朗人嚼烟几乎相同吗,在这样的习惯下,他们的牙齿都是被染成黑色。那么,布朗族的妇女为什么还是把嚼槟榔当成爱好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到布朗族文化中了解吧。
布朗族妇女嚼槟榔的习惯,是因为布朗族以牙齿被染成黑色为美。
关于布朗族的食俗习惯:
布朗族的饮食别具民族特色,是布朗族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要,特别喜欢吃酸性食品,还常腌制酸味食品,如酸笋、酸肉、酸鱼等,制作方法同当地其他民族如傣族大体相同,但布朗族常在腌酸菜时最上面放一层米饭。西双版纳的布朗人还喜食生肉。
布朗人有嚼烟的嗜好。嚼烟的方法是将槟榔叶包上少许的草烟丝,再加入沙基、芦子、槟榔果、红石灰等一块放进口中慢嚼,每次可嚼20多分钟,吐出的烟渣呈紫红色,布朗人嚼烟日久,连牙齿都被染成黑色。
布朗族喜欢饮酒,且大都自家酿制。其中以翡翠酒最为著名。这种酒在出酒时用一种叫“悬钩子”的植物的叶子过滤后呈绿色,很像翡翠的颜色,因此而得名,布朗族人性格豪爽,朋友间有“有酒必饮,饮酒必醉”之习俗。
居住在西双版纳布朗山的布朗族妇女,尤其是怀孕妇女嗜食当地红土,据说此红土有止吐、除腥、提神之效。
布朗族人有食鼠和蚁卵的习惯。布朗族人喜欢食鼠,无论田鼠、家鼠、竹鼠均为所食佳肴。将捕获的鼠烧光毛,去皮和内脏,洗干净后煮食。布朗山有一种黑蚁,每窝有一只蚁王,能产卵数千,布朗人常挖食蚁卵。
布朗族人善于种茶制茶,也很喜欢饮茶。姑娘们采下春茶后,制成散茶,又叫“大叶子茶”。她们还能制作一种具有本民族特色的“竹筒子茶”。就是先把粗竹子砍成一个个竹节筒,将新采摘下来的茶叶炒熟,趁热装进竹筒塞紧,用芦叶密封好,并用藤条扎紧,放在火塘边烘烤,去掉它的水气,等到竹节表皮烤焦的时候,就制成了竹筒茶,储存数年也不会变味。这种茶喝起来香味极浓,布朗族人常用做送礼佳品。
布朗人喜吃酸茶,将茶叶按酸菜制法制成酸茶,放在口中嚼后咽下,能帮助消化。
布朗族人品茶有烤茶和泡茶两种。泡茶就是用开水冲泡,而烤茶则是在一个特制的小茶罐里放些茶叶,放在火塘边烘烤,等冒出香味时再倒入开水,水开之后倒进小茶盅,称为“浓茶”。
B、勐海宗教习俗
↑↑勐海傣族民俗民情简介
傣族
当你走进勐海县,你一定会被依山傍水,竹林掩映的傣家村寨所吸引,被那一座座别致优美的傣家竹楼所构成的美丽画面而赞美,千百年来,傣家人就居住在他们所创造发明的、独特的“杆栏”式竹楼里。杆栏”式的竹楼均由十几根甚至几十根柱子支撑,缅瓦盖顶,其余均用竹子建盖。竹子的用量比较大,多用于楼板,围墙和隔墙,因整个建筑材料竹子占的数量最多,所以形象地称之为“竹楼”。竹楼一般分为上下两层,下层用于养猪、牛、鸡等家畜,堆放木柴和生产劳动工具、杂物。上层供人居住。楼上用竹笆分隔为内室和外室两大部分。内室为寝室,根据这家中人口情况可分为二、三间不等;外室为堂屋,外侧靠门处有一个火塘,火塘上架有铁三脚架,如果没有三脚架也可以用三块石头来充当,以支撑铁锅。火塘是用来烧火、煮饭、取暖的;火塘上的三脚架是一家人成家立业的象征,不能随便拆除,跨越。据说三脚架的三只脚分别代表金宝石、红宝石、吉祥的宝石,三颗宝石共同保佑主人的平安。
傣家“杆栏”式竹楼具有防潮、防虫、防兽、防震等特点,适应本地区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并且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和观赏价值,是实用性和艺术性高度集合的民居建筑形式。
“贺新房”。傣家人有一家人盖房子大家来帮忙,新房子落成后又一起来祝贺的优良传统。祝贺新房子落成,傣语叫“哼很迈”,即上新房或贺新房。贺新房是全寨性的活动,全寨除了不能起床的病人以外,都要来参加,与新房主人一起分享欢乐。
风味独特的饮食习俗
傣族以大米为主粮,喜食米质软、粘性好的糯米。日食四餐,分别称为“考约”、“考矮”、“考两”、“考跑”。“考矮”与“考跑”为正餐,其余两餐愿食即食。所食糯米饭,于头天夜间泡米,次日清晨用木甑生蒸,蒸一甑,吃一天。米饭用竹根制成的“考逛”储存,隔夜不馊。用香竹煮制的糯米饭,清香适口,是傣族米饭中的佳品。傣族妇女善于用糯米制作“考萝索”、“考崩”等糕点以飨宾客。
菜以辣、酸、香、脆为基本特色,常用烤、烧、蒸、煮、炸、、剁等法烹饪。待客菜肴有烤鸡、烤鱼、烤肉、蒸鸡、蒸鱼、蒸肉、酸笋煮鸡、油炸皮类及用蕃茄、青菜、蟹、鱼等制作的酱菜喃泌骂克满、喃泌、喃泌布、喃泌巴等。
傣族民间素有用糯稻、包谷酿酒的习惯,酿出的酒清香、味醇。男子普遍嗜酒,并喜欢以酒待客。男女均爱饮茶,茶用鲜叶烘烤出香味时置于罐内煨煮,汁酽味香。中、老年妇女喜嚼自配的槟榔。
绚丽多彩的服饰
男子穿无领对襟短衣,大裆阔腿长裤,衣色以黑、青二色为众,老者拜佛时改穿白衣白裤。中青年男子扎粉红色头巾,出门喜戴毛呢礼帽。老年男子绾发于顶,缠青布或白布头巾。冬天,男子喜披毯御寒。
妇女穿镶花边的无袖紧身背心,外穿细袖无领紧身上衣,下着长及脚背的筒裙。筒裙以褐、蓝、深绿为基色,下摆多加织有红、黄、白等横条作饰。女子自幼蓄发绾髻于顶,插簪、卡梳,用各色头巾包头。喜戴金银耳坠、银腰带和六方形圆银镯。簪子有金簪银簪,并镶嵌有翡翠、玉石或玻璃制品。青年女子爱打花伞、镶金牙、挎花包。
解放以后,傣族男子已逐渐改穿中山装、西装等,女子衣着也从朴素淡雅变得艳美入时。
神奇的婚姻习俗
傣族的婚姻习俗多实行一夫一妻制,恋爱自由,父母一般不干预,他们通常以相互丢包、串纺线场,买卖熟鸡肉,在野外采野果,对唱山歌等形式寻找伴侣。通过丢包或用哥声打动姑娘的心后,双方开始幽会,傣族称谈情说爱为“约骚约抱”。小伙和姑娘确定恋爱关系后,双方互送定情信物,男方应将实情告诉父母,托媒到女方正式提亲,得到女方父母应允,方能举行婚礼。因盛行从妻居,婚礼多在女方家中举行。结婚那天,要杀猪宰鸡,宴请宾客。新郎打扮一新,由媒人、亲友相陪到女方家举行仪式。仪式开始时,堂屋里摆上一张篾桌,桌上铺着蕉叶,摆着一对熟鸡及红布、白布、米酒、盐巴等物。新郎新娘一左一右跪坐于主婚长者面前。主婚长者先诵念祝词,为其拴线,其他长者依次为新郎新娘拴线祝福。次日,新郎新娘一起到男方家再举行一次仪式,婚礼即算结束。
傣族盛行从妻居。从妻居的年限在婚前商定,通常是男子从妻居3年,妻子又随丈夫到公婆家住3年,至继承一方财产后定居。傣语称此为“乒摆三比”。终身入赘或从妻数月或1—2年者亦有。
傣族离婚自由。夫妻不睦,提出离婚,经寨内头人同意即可离异。离婚仪式极为简单,只需设小宴宴请头人和家族长者,在席间将蜡条交给对方,宣布双方自此离异;还有让离婚双方各执一条白布的一端,主持者将其中间剪断,宣布离异。60年代起,城区附近的均按《婚姻法》办理手续,而边远地带仍有沿袭旧俗的。
宗教信仰
傣族信奉小乘佛教(南传上座部佛教),同时也信仰原始宗教。傣族将佛经刻写在一种棕榈科植物贝叶上,称“贝叶经”, 傣族村寨几乎都建有佛寺,作为宗教活动中心,亦是学文化的地方。男性儿童七八岁起都要到寺庙去当和尚,几年后再还俗,有的则终生为僧。
漆齿与纹身
漆齿,纹身起源及早,《汉书·地理志》、《马可波罗纪》均有傣族先民“漆齿”、“以金裹齿”、纹身、“绣脚”等记载。
漆齿实为染齿,多系女子所为,是古时女子成长的标志。女子成长至青年时,三五结伴,先用酸汁抹牙,继用松明油烟染齿,连染数日,使齿变黑方休。金齿即用金片镶齿,其俗如《马可波罗行纪》所述:“每人齿上用金作套如齿形,套于齿上,上下齿皆然。”此苹原系男子所为,发展至男女共同为之。
纹身、绣脚实为用针蘸墨在身上、腿上刺图。此俗系男子所为。有傣诗云:“蛙腿尚有花纹,男^之腿怎可无纹。”古时,男子以纹身为荣。幼时,刺腿、刺臂,成年后刺腰、刺胸。所刺图案极多,主要有鳞刺、字刺、蕨刺、形刺4类。
纹身由来,民间传说颇多,其中一说避邪,与《汉书·地理志》“断发纹身,以避蛟死”相符。
建国后,文化科学知识逐渐普及,相信纹身能避邪者日渐减少。纹身及漆齿趋于绝迹。
禁忌
禁忌多与宗教信仰有关。主要有:祭祀寨神、勐神时封闭道路,禁止人员进出村寨。神树禁砍、禁拴牲口。寨心柱禁触摸、禁拴牲口、泼污水、不许在寨心处大小便。家内神柱上禁拴牛马,称为骚浪的柱子不许靠;火塘上的三脚架不许移动、跨越;铁三脚下烧火只能从两方加柴。僧侣不许死于家内,俗人不许死于寺中。出嫁的女儿不能在娘家生育:不能死在生身父母家中。牲畜生怪胎不吉利,不能养育。不许骑耕牛过桥;不;骑牛打伞。马帮、牛帮只能从寨边过路。死在寨外的人不许抬回村寨。
礼节方面的禁忌有:上竹楼需脱掉脏鞋,进佛寺大殿脏鞋应脱在殿外,火塘内侧的位置应该给第人坐,妇女在人前穿行需弯腰、夹裙、轻步,吃饭时要让者座上席等。
哈尼族
哈尼族源于古代芜人,与彝、纳西、拉袖、傈僳、阿昌、景颇、独龙等族有族属渊源关系。历史上曾有“卡多”、“雅尼”、“碧约”、“和蛮”等10余种称谓。
饮食
哈尼族日食三餐,以大米为主粮,辅之以包谷。逢年过节,喜食糯食。米饭用木额生蒸,蒸至刚k气时,加水搅拌复蒸至熟,供整天食用,中餐多食冷饭。
佐食蔬菜除自种部分外,常以野菜补充。主菜、姜、蒜、辣椒等佐料常当菜肴佐食。肉食以牛、猪、鸡肉为主,喜吃狗肉。男子善猎,常猎野味以补肉食之不足。食用猪油,但用油历来极少,一般是年节时宰猪工头,以备整年用油。油不足时,用蒸、烧、青等方法做菜、或用蔬菜蘸盐巴、辣子下饭。
做菜常用煮、炒、蒸、烤、烧、炸、瞻、吉等方法。口味以辣、酸、香为主,多用韭菜根、叶和辣椒为佐料。风味小革有期玛(肉粥)、阿压乌捏(白旺)、阿罗哦切(暴腊芭蕉心)、加勒(豆粉肉九)、撒基切(酸肉)、雀肉松、烤肉、烤鱼、炸蜂蛹、炸竹虫和用韭菜青椒及其他小菜混音的青拌菜。
家人在女室内就餐,在男室内设席待客。进冬用碗筷,旧时用竹盒盛饭者颇多。男人喜烟酒及茶。妇女有嚼按榔之俗。按榔用菜叶、旱烟、石灰配制,外出时随身携带,除自嚼外还用于待客。
服饰
哈巴族喜穿黑色、青色衣服。男子穿无领左征宽上衣,着阔裆长裤。旧时蓄撮发编辫子顶,用黑巾包头。女子穿黑色或蓝色无领对襟上衣,系百精短裙,系带极松,腰臀际裸露。女子自幼戴帽,于5岁后加帽饰,饰物随年龄而增。青年期戴竹片作圈,黑布衬里的圆帽,帽沿上缀满彩羽、彩穗,前面镶有18粒银泡。胸部缠一块镶满银牌、银泡的“腊霞”(束胸布),年过45岁的女子,饰物逐渐减少,穿着变得朴素。女子饰物为银泡、银牌、珠贝、彩羽、彩穗等。
80年代后,哈尼族男子多改穿中山装,戴遮阳帽。青年女子多改穿长裤、长裙和汉族服装。
住房
哈尼族的传统居室是干栏式草顶竹楼。分“拥熬”、“拥戈”。“拥熬”顺坡而建,楼室一端搭在坡上,底层即是斜坡,极矮,介于楼房与地房之间。多系极贫困者和孤寡居住。
“拥戈”一楼一底,形似傣族竹楼。楼室住人,底室关畜禽、堆杂物。楼室一律用木板或竹篱隔成两间,里间称“拥玛缥”是女性成员居室,并兼做厨房,设1火塘供做饭、取暖。外间叫“波罗缥”是男性成员住室,并兼作堂屋,设1火塘供照明取暖。男女室各设1门,客人来访,应按性别从男女室楼梯登楼。
哈尼族在主房旁建有小间子房,供子嗣居住。子嗣进入青年期即住进子房,在其间谈情说爱、结婚、生育。
哈尼族住房都低矮黑暗,用竹木茅草建盖。?o年代后改用木板隔墙,用瓦盖顶,已显得舒适宽敞。
哈尼族自古有相帮建房的风尚,一家盖房,全寨帮忙,直至将房盖好。新房落成要设宴待客,请歌手唱歌,举行热闹的贺新房活动。
宗教信仰
哈尼族信仰万物有灵,崇拜多神。所信神灵有天神、地神、山神、树神、水神、火神、雷公、电母及恶鬼、魂灵等。哈尼族心目中的神鬼,都有善恶灵性。善者在暗中对人护佑;恶者时常播灾播难。因而,从事某项活动,必先祭祀与之有关神灵,祈求保护,产生了众多的祭祀活动。大型祭祀活动主要有裸慷翁、切卡阿培罗、别窝捏、乌拉拉、朱可朱捏铁等。
裸慷翁即竖龙巴门,于每年春耕前进行,竖门时封闭道路,禁人出入,全寨备食物供奉,在寨旁主要路口竖置新门,将木刻男女偶像栽于门旁,企其守护寨门,拒鬼怪、灾难于寨门之外,祈得寨内人畜安宁。
切卡阿培罗于下种前进行,祭祀在祖宗泉“阿培罗戈”旁进行。先以鸡、酒祭水神、种神,用清泉洗种,祷告,青年用水互泼祝福。祭期内禁房事,忌串姑娘。祭后即抢时下种。
别窝捏又谓之沙沙康,于早稻打包时进行,行祭时,嘴玛率众在山神树“米察郎阿波”前宰猪供奉、祈祷。人们共同在树下进餐。次日进行象征性捉虫,将虫穿串挂于龙巴门上,祈神助人灭虫,保庄稼不受虫害。
乌拉拉又谓之卡耶,在旱谷扬花时举祭。各户宰鸡供祖,将鸡脚、鸡翅砍下装入火塘上方之竹箩内,供祖先作拐棍与扇子,招祖回家享用祭品。
朱可朱捏铁意为驱鬼。举祭时捉鸡在男女室门口拔3撮毛,宰杀供祭。男子握涂有鸡屎之木刀边舞边吼叫,赶鬼出门、出寨。此外,还有许多祭龙、叫魂等活动。民间谓人有12魂,每魂司一职,魂离体会使人致病。故人病即叫魂送鬼。
哈尼族崇拜祖先,各户供有祖宗神位“阿培巴佬”,秋收、盖房时宰牲作祭。
寨内有祭师巫师白莫、尼爬。白莫专司送神、驱鬼、招魂;尼爬司问卜跳神,以巫术、草药为人“治病”。白莫、尼爬自然形成。
建国后,随着文化科学知识的普及,哈尼族的神鬼观念也逐渐淡漠,多数祭祀活动已自行废止,竖龙巴门等仍有沿袭旧俗的。
习 俗
一婚姻家庭习俗
哈尼族一般实行一夫一妻制,原配不育,允许娶妾。多妻现象在建国后废止。
青年恋爱婚姻自由,但婚前仍需托媒。男女在恋爱前要行成丁礼。成丁礼以染齿及更换帽式为内容,同龄男女相约举行。举礼时,男女青年先用酸果“嘎切”包牙,继而用紫胶汁将牙染成紫色。女青年摘去少年时戴的圆帽,改戴装有各类饰品的“乌丘吹唱”圆帽,腰间挂出飘带,以衣饰表明已步入青年门槛,可以自由寻偶谈情。
青年谈情说爱,常用对歌、夜间串访、送象征性物品等方式进行。幽会常在男青年的小屋内进行。爱情关系确定后,要互送定情信物;姑娘多以自己绣上图案的上衣和“脚章”(裹脚布)相送;男青年多用手镯、项圈赠予。
婚前要履行托媒求婚礼仪,请媒人带烟、酒等礼物到女方家中求婚。女方父母收下礼物即算应允。举行婚礼时,男方要组织亲友前往迎亲。若女方有人护亲,男方要用智谋将新娘抢出,迅速离开,防止护亲人员用污物袭击。
婚仪在男方家中女室内举行,新郎新娘要在仪式上同吃一个蛋,同啃一只猪脚。些村寨,还要举行象征性的合床仪式。
从前有抢婚风俗,解放后自行废除。
离婚自由。解放前,夫妻不睦,经嘴玛同意即可离异。举行离婚仪式,只需设席一桌,夫妻同桌用饭,将一根木柴隔在2人当中,表示2人从此割断夫妻关系,餐后即算离婚。
哈尼族家庭为父权制家庭,父亲是当然家长。子嗣婚后分住于子房或地窝棚内。可在窝棚内养猪鸡,种瓜果,收入归己。父亲去世后,长子迁入主房,履行家长职责。妇女地位较低,极为辛劳,但子女对母亲仍然爱戴。家庭之间存在家族组织,男婚女嫁应取得家族长同意。家族内纠纷由家族长出面解决。每个家庭都传诵着家谱“质”,其辨认血缘近疏。
哈尼族原有名无姓,实行父子联名。父名特章,子必谓之章X。婴儿一般在降生后3天举行命名仪式,设小宴请长者,由舅父为甥命名。
禁忌
属羊日、属虎日不事农活,谓之祭龙。野物进寨、水牛黄牛烂角脱尾、母猪1胎下2崽、风将绿枝吹进寨内均视为不祥,全寨停止农事祭龙1日。
男人不能跨织布的纱线,家有孕妇不能参加打猎,猎获野物不许1人独享。
妇女不许在织机上哭泣,不参加狩猎活动。
茄子、南瓜、黄瓜等作物一个结上结了一对果实视为不祥,应摘下丢在路心让人踩踏。忌生双胎及畸形婴儿。
火塘上的三脚架不许移动、跨越;有月蚀之月不办喜事;出彩虹时不背水、不喝水;不在家中吹口哨、唱情歌;拾到的猪不能养,忌养白色猪。
乌鸦在屋顶上叫、野雀在房顶上做窝、雀屎落在人身上、母鸡学公鸡啼鸣、黄牛与水牛交配、家畜上房均视为不祥之兆。
布朗山
溶于自然的布朗山寨
布朗族居住的环境优美,同周边环境溶为一体,每个村寨就是一处世外桃园。布朗族村寨的选址非常重要,必须选择水源丰富,林木繁茂、交通便利、地势平缓的地点作为寨址。寨址选好后,要举行隆重的圈地仪式,即划定寨子的范围,由氏族有名望和年轻力壮的人沿划定范围栽上木桩,用线将木桩连接起来,然后进行撵鬼,不让鬼呆在寨里为害人畜,以保村寨平安。
每年秋收结束开门节后,进入农闲时期,布朗人开始建设新居。新居的建设,村寨的每户人家都要出劳力参与。木料、竹子、草排(或缅瓦)是布朗族居民的主要建筑材料。杆栏式建筑是布朗族民居的特色。新房落成后,要杀猪宰牛举行隆重的贺新房仪式,邀请全村群众和外村的亲朋好友欢聚一堂,祝愿主人新居落成,来年丰收、平安。
布朗族的民居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供人居住,下层作为堆放柴禾、生产劳动工具及关养猪、鸡、牛、马之用。
火给布朗人带来光明、温暖和熟食等幸福;火还是布朗人进行刀耕火种时不可缺少的一种生产力,同时,火也会给人们带来灾难。布朗人对火怀着即崇敬又畏惧的心情,他们认为火的一切功过都是由火神掌管的。新房建成后要敬献火神,点燃三角架下终年不熄的火塘。布朗人的火塘除了进行烧水煮饭之用,还是人们休息,招待客人等重要聚会和活动的地方。因此,火塘严禁任何人跨过,以示对火神的尊敬。
村中,除座座杆栏式的民居,每家每户还在房屋旁或村寨边修建一个储存粮食的仓房。伴着微风传来阵阵的风铃声,那里是布朗族的宗教重地—佛寺,包围着村寨的是茂密的森林和丛丛碧绿的凤尾竹。
茂密的林木给山民们带来肥源、水源,给各种动物予栖身之地,提供人们丰富的食物,包围着村寨的参天古树是优美的风景线和抵御风暴的天然屏障。村边的林木绝对禁止进行砍伐,经过数十年或几百年,布朗族村寨的护寨林越来越茂盛,形成了一个人、村、自然相互和谐统一的天然风景线。
布朗族的饮食
广阔的森林中栖息着各种野生动物,生长着各种可食用的野生植物,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布朗族长期居住在大山林中,对各种动植物的属性了如指掌,除了以种植的旱谷为主食外,兼种玉米,豆类作物为副食;种植少量的蔬菜和养殖鸡、猪、牛作为食物外,大量的食品都来自采集的各种野生植物,捕捞山间河道的鱼、虾、蟹或采集的如菌类、竹笋类,可食用花果、茎叶、根等等。腌制的酸鱼、酸笋、酸菜是布朗人最喜食的菜肴,牛肉剁生是上等佳肴,其味偏重于酸、香、辣。烹调的方法有煮、炒、烤、腌和生食等。
吸草烟是布朗族男女以致十多岁儿童的一种嗜好。成年男女喜嚼槟榔。
布朗人有种植茶叶和嗜茶的习惯。加工泡制的竹筒烤茶更是香浓四溢。他们将采来的新鲜茶叶在火塘烤干,放入竹筒中又烤一会,加入滚汤的开水即可饮用。这种泡制的茶,有其独特的自然清香,是布朗人为招待佳宾而泡制的。除了饮茶,酒也是布朗人不可缺少的饮品,秋收结束后,各家各户都会酿制各种粮食酒,以备一年的饮用。
自然天成的布朗服饰
布朗族的体态给人以健康、和善、豪爽的感觉,具有一种独特的美质。在他们的审美观念中,认为黑是一种美。从布朗族的服饰我们不难看出,服装多以黑色为主,牙齿也用槟榔染成黑色。
布朗族服饰比较简洁,男子上身穿黑色或青色圆领长袖短襟短衫,用布扭扣扣于胸前;下身着黑色宽裆裤;头缠白色、黑色或青色包头巾。外出配一布朗族传统挎包,身背一把长刀。普遍有纹身习俗。姑娘身穿镶花边对襟小背心,外穿白或黑窄袖左右大衽斜襟无领紧身短衫,并在左胁下打结,使衣摆自然提起成波纹状。上衣还以白、粉红、淡绿、天蓝、鹅黄等色的布料制成,相互搭配的色彩使得整体鲜艳和谐。下穿黑色筒裙,裙上部织有红、黑、蓝三色相间的横条花纹,裙下部有时镶有花边。用一条银腰带或多条银链组成的腰带系裙,小腿缠白色护腿布。头发挽髻,用银簪别住,盛装时系银链及配银发饰。耳环分居家和盛装,居家时较为随意,盛装时用银耳环,并饰以各色毛线编成的花饰,手戴多个银臂镯和宽大的银手镯。
总的来说,布朗族的服饰简洁明快,色彩搭配得当,裁剪贴身合体,制作独具特色,很好地展示了布朗族的美质和他们的民族个性,给人以一种自然天成的感觉。
以花为媒的婚恋
布朗族男女一般到15岁左右视为成年。男子7、8岁入佛寺为僧学习文化,只有当过和尚,才能视为成人,还俗后方可谈婚论取。女子在家学习家务、手工和从事生产劳动,只有勤劳能干的姑娘才会成为小伙子们追求的对象。布朗族是氏族组织,婚恋一般在氏族(本村)内部,禁止近亲结婚。
布朗族生活在百花争妍的丛林中,终日与花为伴对四季盛开的鲜花有着特殊的感情,对鲜花情有独钟,不但平时用于装扮自己,打扮生活,更是爱情的使者。小伙子一旦相中某位姑娘,劳作之余就会细心挑选采摘自己心目中最美的花朵,送给心上人。漂亮和勤劳能干的姑娘每天都会收到很多小伙子们送来的鲜花。晚饭后,夜幕降临,姑娘把自己精心打扮得花技招展,风情迷人,把小伙子们送的鲜花戴在头上,等待着小伙子们的到来。小伙子们也会精心打扮自己,身背三弦琴成群结对地到姑娘家“串姑娘”。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和相处,姑娘看上某位小伙子,她就会把这位小伙子送的鲜花戴在额前显眼处。小伙子们发现自己没有选中,就会主动自觉离开,接到姑娘这含蓄的喜讯的小伙子就会留下,同姑娘互诉衷情,进行更深的交往。
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和彼此间的了解,待双方感情成熟时,小伙子会征得女方家长同意后,告知自己父母,向女方家里提亲。提亲一般要两三次后才能成功。提亲成功后双方家长就会在秋收结束开门节过后,选择子女的结婚吉日,由村寨头人主持举行第一次婚仪。第一次婚仪后,新娘继续住在家中,与父母一同生活,新郎白天回家干活,晚上到新娘家中住宿,夜来朝去,经过三年时间,新郎才能把妻子接回家中,举行第二次婚仪。两次婚仪,男女双方家中都要杀猪宰牛,大摆酒宴,邀请全村村民和外村的亲戚朋友,热热闹闹办喜事。
布朗族的婚姻和家庭,一般都比较稳定,极少有离婚的现象。如果确有感情不合的,也会心平气和地分手。
婉如山泉的布朗族音乐
布朗族的音乐好似山林中潺潺流动的清泉,有时轻缓穿行林间,委婉动听,那优美的旋律,令人心醉;有时如一泻而下的瀑布奔放激荡,振奋人心。
布朗族音乐可分为民歌,歌舞音乐和器乐三类,民歌按传统可分为“宰”、“拽”、“索”三种。歌舞音乐可分为“宰崩”、“宰排”、“索沙塔和索腊坎不瑞”、“软来”。器乐有打击乐、弦乐和吹奏乐。
弦乐和吹奏乐多以伴唱的形式进行表演。这类音乐旋律委婉动听,节奏轻快活泼,大多演唱劳动歌、风俗歌、宗教歌、儿童歌等。以演唱爱情歌和颂歌更为多见。其中布朗弹唱就是典型的一种,那甜美的歌声,优美的弦律唱遍了祖国大江南北,深受大众的喜爱。
打击乐以伴舞或伴唱的形式进行表演,一般在喜庆和重大节日中进行表演,节奏鲜明,欢快热烈,参与性较强。
布朗族舞蹈
布朗族的舞蹈,深刻地反映了布朗族的民族性格和心理特征、宗教信仰、生活生产习俗。女子表演的舞蹈动作轻缓,姿体动作,幅度较小,有如清风中婆娑在舞的凤尾竹。男子表演的舞蹈动作奔放激荡,动作幅度大,富有大山的性格,主要有大鼓舞,长鼓舞、短鼓舞,蜡条舞和风情习俗舞等。
大鼓舞多在宗教性活动中由男子进行表演、情绪热烈、奔放,用芒锣和镲伴奏。表演者一人,动作复杂,幅度大,情绪性强。长鼓舞一般在节日和盛会中男女青年进行表演,鼓点节奏欢快,气氛热烈,用芒釯锣和镲伴奏。短鼓舞属典型的群众性歌舞,鼓点节奏欢快,气氛热闹,男女老幼均可参与,边唱边跳,多在节庆和青年男女聚会时进行表演。蜡条舞属于一种宗教和祭祀性舞蹈,舞者为女性,舞者手夹腊条,动作轻缓,舞蹈有极强的神秘感和较强的视觉性和艺术性。
大山的叙述—布朗族的文学
布朗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信仰小乘佛教后使用傣文。所以文学限于口头文学,依靠世世代代口传身教一代一代流传下来。布朗族的口头文学丰富多彩,主要的表现形式有神话、故事、诗歌、谚语、寓言、谜语等。
神话王要是关于开天壁地,人类繁衍的传说。故事则重于生产、生活、习俗有关的传说。诗歌是布朗族重要的文学形式,反映了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喜、怒、哀、乐等情感,常用冼炼的语言,生动的比喻,健康又浪漫的情调呤咏成诗,抒发心怀或以表达其志,寓言、谚语、谜语富于哲理,形象生动,比喻贴切。总之,布朗族的文学作品从多个方面反映了他们的生产、生活和环境;反映了各时代的历史经历,思想情感和斗争精神。题材的来源是以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动物、植物、人物和事件。作品充满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色彩。是文艺百花园中一枝瑰丽的鲜花。
宗教信仰
风、雨、雷、电、生、老、病、死等各种千变万化的自然现象,在原始社会时期都是那么不可理解,好似冥冥之中有不同的,不可知的生命主宰着。布朗族先民认为,一切存在的东西都有力量、都有生命,主宰着一切,他们就是鬼神。即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所以布朗族认为树有树鬼,寨有寨神,山、石、水、草、风、雨、雷、电都有鬼神存在。其主要表现为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
大约三百年前,傣族统治者为了加强对其他少数民族的统治,巩固其在边疆的统治地位,派出传教士进入布朗族地区,宣扬传播小乘佛教的宗义,并逐渐扩展开来,形成了现令布朗族全民信奉小乘佛教的局面。虽然小乘佛教在布朗族地区同原始宗教经过几百年的矛盾斗争,并巩固稳定下来,但是,并没有实现一教统天下,而是形成了以小乘佛教为主,信奉原始宗教的和平的局面。
布朗族地区的小乘佛教的一切制度,设备等都效仿傣族。小乘佛教传入布朗族地区,他们开始学习傣文,从而结束了没有文字,没有文化的历史,有了自己的知识分子,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交流,对布朗族的社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禁忌
布朗族有神林,神林忌砍,忌放牧和狩猎。火塘忌跨越,三脚架忌蹬、忌移动、忌三方架柴烧火,忌用别人用过的铁三脚。屋内神柱禁靠、禁拴牲畜、禁挂东西。寨内死人时,全寨停止一天生产活动。忌摸僧侣光头,入佛寺大殿应将脏鞋脱于殿外。妇女筒裙禁在高处晾晒。举行大的祭祀活动时应封闭寨门,禁人出入,死在外地者禁抬回村寨,骑马人应在寨外下马,忌骑马进寨,寨心处忌抛污物。
拉祜族
拉祜族先民属于古代羌人系统,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拉祜”一词是这个民族语言中的一个词汇,“拉”为虎,“祜”为将肉烤香的意思。因此,在历史上拉祜族被称做“猎虎的民族”。
建筑
拉祜族祖先,曾以“穴居野处”、“以叶构棚”为室。几经沧桑,已建房为居。
婚 俗
拉祜族青年男女婚恋和社交比较自由。婚嫁的当天,男女双方都要杀猪,男方要把猪头送到女方家,然后破成两半,一半仍要带回;女方家的猪头也是如此,以表示骨肉至亲、“新婚和合”。拉祜族婚姻为一夫一妻制。有到妻方居住3年的习俗。夫妇不睦,可请人出证,烧断丝线,即可
服 饰
拉祜族承袭古代黑衣、长袍,以带缠腰之俗,喜黑饰。拉祜族妇女服装具有青藏高原妇女服装的特点,多穿黑布开襟长衣,衫长到脚面,开岔至腰部,衣领和开岔处都镶锈彩色花边和银泡,下穿长裤。西双版纳有的妇女剃光头,包黑包头巾,戴大耳环,胸前佩挂“普巴”(大银牌)。男子穿黑色对襟短衫,下穿宽大长裤,外出佩刀,既是生产工具,又是自卫武器。
饮 食
拉祜族过去有日食两餐的习惯,主食当地生产的大米和包谷。喜用鸡肉或其他配料加大米或包谷做成稀饭,有瓜菜、菌子、血、肉等各种稀饭,其中鸡肉稀饭为上品。
拉祜族日常喜欢将菜、肉及佐料和水放入一段鲜薄竹筒内煮熟,既有竹之清香,又保持原有肉菜的香味。拉祜族烤肉别具风味,大都猎获的野兽肉,或直接用火烤,或用芭蕉叶将肉包住埋入火中,烧熟而食。烤肉香脆可口,佐以麻辣佐料后还能开胃。猎获物的下水和杂碎,就地燃火,放入竹筒内煮熟分食。在开膛剖肚时,中年人喜欢用手捧喝热气腾腾的“护心血”,据说猎物的护心血有补血消除劳损的妙用。
拉祜族不仅会腌菜、腌肉、磨豆腐,还会酿酒。在民间,男女均嗜饮酒,并有在酒和肉上不分彼此的习惯。平时喜饮烤茶,烤茶是将大茶入罐烤至焦黄,待香味飘出后对入水稍煮即饮。
典型食品主要有:松鼠干巴、干糁、香草烤牛肉等。
禁 忌
拉祜族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有许多禁忌。
生产禁忌每月初一、十五、三十早晨不舂米、不耕作。
父母亲的忌日,不播种。
村中死人,全村停止生产1天。
交往禁忌大年初一不准外族人进寨,住在家中或接近寨边的客人也不准走,而是用好酒好肉款待他们,节后放行。
外来男女不能在同一房间住宿。
待客禁忌主人杀鸡待客,客人不能主动拿鸡头吃,如主人拿给客人吃时,客人要接受,不得推辞或转让给别人。
其它禁忌禁止打狗杀狗。
生孩子不满3天,不许外人进入。
旧历正月布谷鸟叫时不能结婚,认为碰到布谷鸟,结婚不吉利。
外人不得随意拨弄火塘,不得从火塘上跨过。
宗 教
拉祜族的宗教信仰主要表现为原始的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拉祜族认为,万物均有精灵依附,自然界中的日月星辰、风雨雷电等现象均有神灵主宰,因而对这些自然现象和自然力表示崇拜。
此外,拉祜族还信仰佛教,近年来又有基督教、天主教传入拉祜族地区,但信奉的人不多。
祖先崇拜拉祜人崇拜祖先。“厄莎”是拉祜人的创世天神,传说,他创天造地,繁衍了人类,给拉祜人带来了火种,使拉祜人安居生活,是一个主宰吉凶祸福的至高神灵。拉祜人百般信奉“厄莎”,后成为拉祜人的始祖。
神灵崇拜拉祜人崇拜“厄霞”神灵,视之为世间最大之神,统治万物,掌管吉凶祸福。人们将“厄霞”神供奉在森林的芭蕉丛中,并视该地为禁区。“厄萨巴”是拉祜人崇拜的天神,也是村寨的守护神。每个村寨上方都建有寺庙供奉,平时每户每天献饭两次,滴水祝福两次,逢年过节及操办大事都须祭之。
自然崇拜“厥巴厥马都”是拉祜人自然崇拜的“神林”。每个村村寨附近都有一片树林,人们将一棵最大的古树视为“神树”,为本村寨“神林”的象征。逢年过节时,各家各户都须为神林点上蜡烛,以肉、饭、水献祭,以求人畜平安。
勐海县少数名族及其主要节庆
傣族
是勐海县境内四大主体世居民族之一。是本县人口最多的民族。本县辖区内的傣族多为傣泐(俗称水傣),操傣泐方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傣族壮傣语支,有本民族的文字,使用傣泐文。傣族源于古代的百越族群。据傣族书籍记载,公元前8世纪前后,部分境外傣族先民不断迁入境内,并与原居居民逐步融合而成。在傣语中“傣”意为“热爱和平,勤劳、勇敢的民族”。傣族性格温和、能歌善舞,妇女勤劳、贤惠。主要聚居在水草肥美、景色怡人的坝区,故有“水的民族”之美称。从古到今,傣族把孔雀、大象视为吉祥物。
傣族
傣族一年之中有3个重大的节日,即傣历年、关门节、开门节。
泼水节 是傣历新年,傣语称“桑勘比迈”、“棱贺桑勘”。是傣族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有“东方狂欢节”之称。时间一般在傣历6月(傣历以6月为岁首),公历4月中旬。节期3~4天,第一天称“麦”,似农历除夕,是日,清扫庭院,制作食品,准备过年。第二天称“晚脑”,意为空日,既不属于旧年,也不属于新年,是日,宴客,辞旧迎新。第三日称“麦帕雅晚玛”,意为日子之王来临,这天是新年开始之日,天一亮,人们就到佛寺,在院子里用沙子堆成三五座金塔,塔高约三四尺,上面插上几根缠着红绿布条的竹枝。人们围塔而跪,听佛爷、和尚诵读经文,预祝在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丁兴旺。中午,全寨妇女各挑一担水给佛洗尘,以便得到佛的保佑。“浴佛”完毕,下午则举行大型的“赶摆”集会,放高升、丢包、跳孔雀舞等,靠近江河的村寨要举行龙舟竞渡。在3天的节期内,要举行一次泼水活动,人们相互泼水,表达祝福之意。届时,小伙子可以闯进姑娘的楼房,用泼水方式向姑娘表达爱慕之情。傣家人常说:“一年一度泼水节,看得起谁就泼谁”。傣家人以圣洁之水,传递男女青年的真挚友谊和爱情,表达人们相互间的祝福,把人们一年的辛劳汗水、烦恼、忧伤冲得干干净净,把欢乐洒向远方的来客和过路人,把友情传给四面八方的朋友。
关于泼水节的由来,有一个动人的传说:很久以前,有一个凶残的魔王作恶多端,给人们带来灾难,只因他神通广大,谁对他都没有办法,任其横行霸道。魔王抢来7个善良的姑娘做他的妻子,聪明的7个姑娘从酒醉后魔王口里打听到他致命的弱点,即用魔王的头发勒魔王的脖子,才能将他置于死地。第七个姑娘趁魔王熟睡时,拔下他的头发勒其脖子,魔王的头就滚落了下来。可是头掉到地上,地上就燃起熊熊大火,并发出一股奇臭无比的腥臭味。当姑娘一抱起魔头,大火也就熄灭。为了避免大火燃烧,第七个姑娘和6姐姐轮流抱住魔王的头,一年一换。傣族人民十分感谢7个姑娘的自我牺牲精神,每年人们都会给抱头的姑娘泼水,冲去她身上的血污,洗去她一年的疲劳,为新的一年消灾除害而祈祷。从此便形成了送旧迎新的泼水节。
关门节 在每年傣历9月15日(公历7月15日左右),是傣族的“关门节”,傣语称“毫瓦萨”,是傣族传统的宗教节日。
相传,每年傣历9月,佛到西天去与其母讲经,3个月才能重返人间。有一次,正当佛到西天讲经期内,佛徒数千人到乡下去传教,踏坏了百姓的庄稼,耽误他们的生产,百姓怨声载道,对佛徒十分不满。佛得知此事后,内心感到不安。从此以后,每遇佛到西天讲经时,便把佛徒都集中起来,规定在这3个月内不许到任何地方去,只能忏悔,以赎前罪。故人们称之为“关门节”。
关门节开始后,也就进入农事繁忙季节,为了集中精力从事生产劳动,人们定下许多戒规:禁止青年男女谈情说爱和嫁娶活动;和尚不得随便外出;进奘拜佛的人不能远离家庭或到别家去过夜;任何人不得进佛屋,上佛台,拿佛的东西等。直到3个月后,即开门节时,人们才又恢复关门节前的一切正常活动。
开门节 时间在傣历12月15日(约在农历九月中)。
开门节,亦称“出洼”,傣语为“傲瓦萨”,我国信奉上部座佛教的傣族、布朗族、德昂族和部分佤族的传统节日。流行于云南地区,源于古代佛教雨季安居的习惯。
开门节,象征着三个月以来的雨季已经结束,表示解除“关门节”以来男女间的婚忌,即日起,男女青年可以开始自由恋爱或举行婚礼。节日这天,男女青年身着盛装去佛寺拜佛,以食物、鲜花、腊条、钱币敬 献。祭把完毕,举行盛大的文娱集会,庆祝从关门节以来的安居斋戒结束。主要内容有燃放火花和高升、点孔明 灯、唱歌跳舞。青年们还将舞着各种 鸟、兽、鱼、虫等形状的灯笼环游村寨。这时,正逢稻谷收割完毕,故也是庆祝丰收的节日。
哈尼族
是勐海县境内四大主体世居民族之一。,居第二位,主要集居于县辖区内的格朗和哈尼族乡。哈尼族自称“雅尼”、“阿卡”,傣称“戈”。在1953年7月15日召开的格朗和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上,经讨论统称“爱尼族”。后国家进行民族识别时,与散布在其他地区的各支系一起统称为哈尼族。哈尼族源于中国古代西北羌人。公元7~8世纪时,哈尼先民主要居住在红河中游两岸地区,公元9世纪中叶南迁,经元江、江城等地进入西双版纳,逐渐分布于全州山区半山区。哈尼族之意即“山坡上的民族”。 勐海的哈尼族分为吉威、吉坐两支,以吉威支为众。吉威支妇女戴回形帽子,民间有“平头爱尼”之称;吉坐支妇女戴尖形帽子,民间有“尖头爱尼”之称。
哈尼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其中又分为哈尼、雅碧、卡豪白3种地方语言,居住在勐海县境内的哈尼族属卡豪白土语。哈尼族原没有文字,靠木刻结绳记事。解放后(1949年),一批哈尼族干部先后于1958、1981年制定一套拼音文字试行,但仅在部份哈尼族干部和新闻工作者中使用。
哈尼族有一年12个节日之说,主要节日有:嘎汤帕、耶苦扎、合夕杂。
耶苦扎 哈尼族的传统盛大节日,是纪念传说中治虫英雄阿培明耶的节日。于农历6月举行。相传古时,哈尼人居住的地方发生了一次虫灾。人们杀鸡宰牛,祈求天神、地神、山神、树神杀灭害虫,都没有结果。害虫天天增多,秧苗快被吃光了。这时有个老人阿培明耶想出办法杀灭了害虫,保住了庄稼。老人死后,人们为了永远纪念他的功绩,按哈尼族父子连名的习俗,取“阿培明耶”的最后一字“耶”为头,定下“耶苦扎”这个节日。这个节日定在栽插结束秧苗发绿的农历6月一个属牛的日子,以此纪念阿培明耶,预祝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节日里,人们杀猪宰牛,置办酒席,宴请亲朋,还要荡秋千,打陀螺,舂糍粑,唱歌跳舞,尽情娱乐。荡秋千据说能消灾免难,青少年争着荡,不能荡的老人、妇孺也要在秋千板上坐上片刻。开始荡秋千时还要举行仪式,由一长者手端酒杯,拉着秋千绳唱一段祈祷歌,把酒洒在秋千下,长者先荡几下,人们才开始荡秋千。青年男女中秋千荡得最远、最高的被当作“英雄”,人们向他(她)欢呼敬酒。
合夕杂 意为吃新米,在每年秋收前夕举行。过节时,嘴玛首先收回一些黄谷,舂出新米,煮好新米饭,备办酒席请本寨乡亲品尝新米,人们象征性地吃上一点,便开始唱歌颂扬嘴玛。在嘴玛家举行过尝新仪式后,各户舂新米,做新饭请亲友品尝。之后,便动手收割谷物。
嘎汤帕节 是哈尼族12个节日中的最后一个节日,也是来年的第一个节日,是哈尼族群众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原节期各地不一,一般在当年的年底与次年的年初。1987年,西双版纳自治州人大常委会决定:嘎汤帕节为哈尼族的法定节日,过节时间每年元月2~ 4日,历时3天,届时全州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哈尼族干部职工统一放假3天。嘎汤帕意为“万物更新”、“新年初始”或“思念祖先汤帕”。节日期间,哈尼族同胞集居的山寨纷纷搭扎彩门、舂糍粑、杀猪宰鸡设宴待客,开展打秋千、打陀螺竞赛和对歌、跳竹筒舞、咚巴查等丰富多彩的传统民族歌舞,欢庆传统嘎汤帕节。
布朗族
是勐海县境内四大主体世居民族之一。布朗族自称“布朗”,汉称“蒲蛮”,傣称“满”。建国(1949年)后,统一称为布朗族。布朗族源于古代濮人,是云南的土著民族,经过长期的民族迁徙和部落、部族分化融合,发展成为布朗族。勐海县境内主要分布在布朗山、西定、打洛等地。布朗族语言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布朗语支。布朗族没有文字,使用傣文。
布朗族是云南省内最早种茶的民族之一,有“古老茶农”之称。千百年来,布朗族一直保留着种茶、饮茶的传统习俗,他们每迁徙到一个地方,一般都会在那里种下茶树,开始新的生活。因此,布朗族居住的地区,均是著名的普洱茶产地。在勐海县布朗山、西定、打洛等地,最早种茶的均是布朗族。
布朗族普遍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同时也保留了多神信仰残余。各寨均建有佛寺,住有僧侣。佛寺内建有维罕(大殿)、哄坦(经室)、哄暖(僧侣卧室)、波苏(经亭)。大殿内塑有佛像供信徒膜拜。在佛教因果报应、生死轮回思想的熏陶下,人们都把生死祸福全寄托在对佛的膜拜上,凡男子需自幼出家为僧,在寺内过禁欲生活,守十戒,学经文,信徒则尽一切可能赕财、赕物以期是福。僧侣可随意还俗。礼佛活动,布朗族称为赕,赕期和赕的内容与傣族同。
布朗族的节日主要有新年、关门节、开门节、尝新米节等。其新年、关门节、开门节的时间、活动内容等与傣族相差无几,所不同的是在过这三个节日时,布朗族要举行以家族为单位向家族长告卡滚跪拜,作象征性的洗手、洗脚。告卡滚要为卡滚成员祈祷、祝福。家族全体成员以鲜花和蜡条祭祀祖宗胎卡滚。
尝新米节 时间为每年金秋之季。当稻谷泛黄成熟,快要开镰收割前夕,择一个属蛇的日子尝新米。在布朗人看来,蛇不食谷物,吃其它东西也不多,因而觉得选属蛇日尝新米,谷物消耗量就会大大减少,主人不至于缺粮闹饥荒。尝新米时,全寨人在“阿章”(宗教职业者)的带领下,来到地边,面向东方割来一小捆稻穗。舂成米,蒸成饭,加上一包肉或菜带到佛寺内贡献、滴水,意为先让佛祖尝新米。接着又向寨神、家神敬献。之后,由家中长辈尝新,最后全家人共同享用。如今,除保留古时祈求佛祖鬼神保佐,让五谷丰登之习俗外,尝新米节寄寓了新的象征意义,更多的是以此庆祝庄稼丰收,表达靠辛勤劳动而获得幸福生活的自豪与欢乐。
拉祜族
是勐海县的四大主体世居民族之一。拉祜族自称“拉祜”、“苦聪”、“哥搓”、“倮黑”,傣称“目舍”。建国后,统一定名为拉祜族。“拉祜”其意为火烤虎肉。拉祜的族称当与猎虎或对虎崇拜有密切关系。县境内拉祜族有拉祜纳(又称黑拉祜)、拉祜西(又称黄拉祜)之分。拉祜族源于古代羌人。公元10世纪南迁至西双版纳、思茅一带,勐海地区拉祜族多从澜沧县迁入。拉祜族没有文字,其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的一种独立语言。
拉祜族的节日主要有拉祜扩、火把节、尝新节等。
火把节 在农历6月24日举行,节期3天。节日期间,户户在门前点火把,各家设小宴请亲朋好友会餐,男女青年相约点上火把跳芦笙舞,寻偶谈情。
尝新节 在农历8月上旬稻谷成熟时举行。尝新之日,各户用新米做饭,宰鸡鸭,置酒设宴,请长者尝新。此日之宴必备竹笋一碗,寓意五谷六畜如竹笋般蓬勃兴旺。
拉祜扩节 拉祜族称“扩弄玛”、“扩塔”、“枯扎”,为新年节,节期与汉族春节同,也有过大年、小年的习俗。1989年11月25日,西双版纳州七届人大第十四次会议正式定名为拉祜扩节,节期为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三,机关、企事业拉祜族干部、职工放假3天。节日来临,杀年猪、舂糍粑,以糍粑少许祭刀、斧、锄、镰、犁,感其砍林垦地之恩;带少许糍粑及猎枪、弓弩到寨边祭山神,祈求新年过后狩猎顺利、谷物丰收。年三十太阳落山时,全寨老小面向西方祷告,迎祖先亡灵回家过节。年初一,有抢接新水之俗,是日一早,每户均派一青年至泉边争先恐后抢接新水,以最先接到新水为吉祥,抢到新水的人及其家属在新年里就会万事如意,灾难全消。节日期间,要宴客,举行全寨性的跳芦笙活动,连跳数日,共庆佳节,有的村寨甚至跳到正月十五过小年。正月十五开始,拉祜族还要过一次小年,节期3天,仍舂糍粑、宰鸡、置酒设宴欢庆,举行荡秋千、打陀螺、跳歌、对歌等活动。
勐海县雄狮科技传媒发布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