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是满族节日吗(满族立冬吃什么)

tuweri ten冬至,满洲人称为天令节,天令节起源于大金国女真族所建金朝首都(北京)的风俗,发展到清代,更加成熟,成为满族的节日之一,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但满洲人过冬至,确实存在疑问,就是冬至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是中原按照中原地区农耕生产对应的天气变化而制作。但满洲的地理和天气与中原差距很大,而且从传统讲,中原是农耕民族,而满洲是渔猎民族,怎么会用上农耕民族的农历,并怎么把农耕民族节气当成自己节日呢?

如果自己看看各介绍满洲人把冬至作为节日的文章,都和地域有关,就的因为特殊的历史原因,满洲民族及其先人分住很多不同地区,虽属于同一民族,但因为地域不同,还是出现很多的差异。而把冬至当天令节过的,主要是金朝在中都(今天北京)的女真人和后来清朝在北京的旗人。再有就是皇家如何重视。而满洲本土,查看各地的县志或是私人笔记,确实没有把冬至当节日度过的。

重点是官方,因为大清皇家对天令节的重视,“上率诸王贝勒贝子及文武群臣,斋戒三日,以太牢祀天于圆丘”(《清实录》)。满洲本土各级官吏也会举行相应祭天仪式,进而影响到一般的旗人。

如此说来,是否说明,在进关以前,满洲族人或其先人不过冬至节呢?那我们具体就考察一番。

一、满洲人过冬至的历史

(这是今年庚子年墨林格格提供的满文书法冬至)

根据满族的史诗《乌布西奔妈妈》等记载,满洲人有自己的年历。满洲年历是对满洲地区天气变化观察而总结出来的。满洲人是半渔猎半农耕的民族,满洲历史上曾有自己年历,而且我们以前谈到生肖年的时候,世界上很多民族都有生肖年,但互相之间存在不同的差异。就国内来说,阿尔泰语系的各民族以及汉、回、藏、哈尼、畲、拉祜、纳西等族都有十二生肖(具体说到冬至,彝族就以这一天为彝族的新年),就国际上说,不仅中国周边所谓汉文化圈的国家用十二生肖。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希腊等文明均有十二生肖,使用十二生肖遍及亚、欧、非各大陆。

满洲古代有自己独特的生肖文化,满洲人有自己的十二生肖,根据满族朋友托恩多提供的信息,满洲人的十二生肖是子鹊、丑牛、寅虎、卯鹿、辰鹰、巳鹤、午马、未鱼、申狼、酉鸡、戌狗、亥猪 。

满族朋友老酋长提供更详细的资料,就是满洲人还有三十六属相的说法,就是一年分三部分,四个月一旬,上、中、下旬各有一属相,比如狗年就分为狗、豺、狼,猪年就分猪、獾、野猪,龙年分为龙、蛟龙、鱼,虎年分为狸猫、豹、虎。

今年按照满洲自己的生肖文化,今年是白鼠年。

满洲地区很早就有农业,而满洲人又是善于学习的民族,所以很早就有自己的农历。根据历史记载满洲古国夫余国“殷正月祭天”,说明早在扶余国时期,满洲人就有了冬至概念。至于其后的高句丽、渤海国等,历史纪年均使用农历,渤海国在冬至的时候还要举办重要活动。但因为历史记载的缺乏,我们可以推定满洲各古代国家官方都会有冬至节气,但一般的民众呢?下边的问题,我们就谈一下一般民众是否过冬至节提。

二、冬至是古满洲人的狩猎节

(此图为富察茂林提供)

“冬至”是满族的“狩猎节”,这一天要举行祭祀活动,主要祭祀“山神爷”和“土地”等诸神。过去,不管居住在山区和平原区,每个村屯都有山神庙或土地庙。在庙内摆上供品香炉。“猎达”领着众猎户燃香祷告,求各路​神祗​保佑族人狩猎时平安无事、多获猎物。祷告之后,由“猎达”领着众猎人进山打猎。

再过几天,就是西方基督教国家过的圣诞节,其中有一种观点,来源于北欧民族的狩猎节,有语言学家把北欧的芬兰和匈牙利等民族和阿尔泰语系民族合并为图兰语系,如此说来,来自的内亚地区的狩猎节辗转至北欧的狩猎节,后与基督教耶稣出生的传说相结合,形成圣诞节。虽说这些均属于学术上的猜测,但图兰语系民族远古时候都存在狩猎节,有很多民族后来发展为其他的生产方式,但一些民族还一直保留着自己的狩猎节,

(此图为富察茂林提供)

满洲狩猎在清朝一直保存,经常由官方组织八旗进行“打围”。“打围”的主要用具是扎枪、猎叉和弓箭,这是千百年来满族人狩猎的传统用具。

满族人“打围”时,猎狗是他们最得力的助手。大雪封山,以后,猎人们带着狗群和爬犁进山。这时候飞禽特野兽的毛皮皮是最好的时期,所以任何猎物都可以猎豹捕,但猎捕对象主要是獐狍野鹿等食草动物,在没有成熟的把握下,不要招惹凶悍,危险的动物,以免人和猎狗遭到不测。狍子是一种温顺的动物,有“傻狍子”之称。它有一个特点:走路或奔跑或进食时,如果出现一声较大的声响,他会停下来他会停下来向四周环视几秒钟。猎人们利用它这种特征,发现狍子,立即大喊一声,借助狍子环视四周的时间,搭弓射箭而猎之。

三、清朝皇家过冬至的历史记载

《大清会典》上规定“正月上辛祈谷,孟夏常粤,冬至圈丘,皆祭昊天上帝”。清朝皇帝冬至是要去祭天的,叫冬至​郊​天,皇家这一传统始自太宗皇太极时代。满族远古时候就有祭天习俗,民间也是立杆祭天,故皇帝祭天,应是满族传统民俗的延续。

清朝皇帝还会召集八旗军队进行冰嬉,即冰上各项运动,也是始自太宗皇太极时代,《清内阁档案》记载,皇太极在冬至这一天,要带上皇后、王公大臣、龙子凤孙和大小福晋到城南的浑河上溜冰。到了乾隆年间,乾隆爷更把满洲传统的体育项目冰嬉上升到国俗,要求满洲人世世代代都要传承下去。

(此图为富察茂林提供)

在清宫,还有填写九九消寒图习俗,就是描写九个字,每个字都是九划,每天写一划,这样写完,就是出九,将迎来新一年的春天。不仅清朝皇家贵族有此俗,在过去,很多私塾先生也教学生填写九九消寒图,也有的有所变通,如有的画九个九瓣双钩菊花,一天填一笔来计算日期;有的用九个九划的双钩字组成的诗文,也是一天填一笔来消寒……

根据富察敦崇《燕京岁时纪》记载:冬至郊天令节,百官呈递贺表.民间不为节,惟食馄饨而已.与夏至之食面同.故京师谚曰:“冬至馄饨,夏至面”。

三、文学名著里的冬至

满族著名作家曹雪芹的《红楼梦》被称为百科全书,其中就有很多民俗记载,当然比较奇怪的是,全是只有一次提到冬至,就是《红楼梦》第11回《庆寿辰宁府排家宴 见熙凤贾瑞起淫心》,提到这一年十一月三十日冬至。《红楼梦》这部书自己说是朝代无考,不写哪个朝代,但这里具体说的冬至具体日期。有的人据此而考察嘉庆十八年的冬至正是十一月三十日,​以​此认为红楼梦是发生在清朝的事情。

四、满族冬至煮饽饽

现在民间流传一句话叫冬至的饺子夏至的面,故冬至吃饺子已经是北方很多地方的民俗。写到满族的冬至,一般文章都会写到满族冬至煮饽饽,也就是吃饺子,一般还会配上热腾腾的煮饺子图。

满洲人一般把吃叫饺子叫煮饽饽,​ 饽饽,是满语词汇。它的原料为糜子、粘谷和粘高粱,都是满族人民种植的主要农作物。糜子加工去皮后,称为大黄米。粘谷加工去皮,称为小黄米。粘高粱加工去皮叫粘高粱米,这三种米经碾磨加工,粉碎成 “面状”,然后,才能制成各种饽饽。煮饽饽只有栗子大小,汤汁酸中带辣,既开胃又暖身。

而现代用小麦即面做饺子,在满洲本土是后传入的,因为满洲本土过去产小麦的地方很少,如《吉林通志》记载,清代吉林将军辖区,只有“宁古塔产小麦”。物以稀为贵,吉林地区的小麦面粉自古便为价格较高的“细粮”。到了晚清和近代,小麦才开始进行推广。

具体说到饺子,世界很多民族都有类似的吃食,按一位日本学者观点,认为饺子最初也是起源于内亚民族,现在中亚和欧洲等一些民族都有自己的饺子,只是各民族饺子有很大不同,满族的饺子与汉族饺子是不同的,应是这样的。

满族人有的地区叫麦穗,有的地区叫小老鼠。但现在还包这种传统满族饺子的少了,一般人现在都包的汉族饺子,如果我们不传承下,满族很多文化都可能会消失。

满族饺子特色还有饺子馅有自己独特的,干菜馅是我们满族饺子的特色,比如有茄子干、豆角干、葫芦干等等…… 最有名的就是我们的长寿菜馅,所以满洲人也称它为长寿饽饽!听满洲老人讲,我们按季节晾晒干菜,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长寿菜,每年只有一个月可以采摘晾晒、再炒制,工艺非常繁琐,但口味独特,人人称赞!而且长寿菜有美好的寓意,相传我们的祖先上战场前,都会吃长寿饽饽,征战沙场,生死未卜,希望能平安归来。每年初一,家里也必吃长寿饽饽!

(此图为富察茂林提供)

冬至这天,满洲人除了吃满族饽饽外,还可以吃刷锅子,满洲人的火锅不仅可以刷羊肉,还可以刷牛肉、鸡肉、鹿肉、虾、鸽、鹌鹑、海参等,种类还是蛮多的。

作者富察春兵

满族文化网原创文章出品。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