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芯片女神(华为副总裁何)
根据海关发布的数据统计,2018年芯片出口846亿美元,芯片进口额首次突破3000亿美元,芯片进出口的巨大差距也让我们看到了危机,中国在芯片方面落后太多了。
一直以来,在芯片问题上,因为缺乏研发资金和专业技术人才,很多企业都有“做不如买”的思想作祟,也没有企业愿意愿意投入大量的资金去做研发。正因为这样,国内企业每年需要从美国进口大量的芯片,贡献了大量的利润,对老美来说,就是真正的“躺赚”。
其实,许多有远见的企业家早就意识到了芯片的重要性,一旦被卡脖子,将面临灭顶之灾。
不过,早在十几年前,有一家中国企业就已经看清了这一点,开始布局芯片研发,这家公司就是华为。在华为创始人不远千里拜访稻盛和夫后,回国马上开始了自研芯片的布局。
说起华为芯片,就不得不提“芯片女王”何庭波。在华为创业后,在国内市场虽然小有名气,但通信行业始终被西方垄断,华为开始思考走向国际市场,开始高薪招募人才。
1996年,何庭波从北京邮电硕士毕业后,随即进入了华为。可就这样一个看上去弱不禁风的女子,在工作中特别认真,加入华为后,何庭波一直在参与芯片方面的研发,从一名普通的工程师迅速成为技术骨干。
2004年的一天,任正非要何庭波来办公室,说出了自己的担忧:虽然公司手机和电脑业务遍布全球,但利润很少,最大的原因就是芯片,需要花费高昂的代价依赖美国进口,必须下决心做芯片。你的芯片设计团队能不能发展到两万人,我们用两万人来强攻。怎么强攻,这个要靠你说了算,我只能给你人、给你钱,做自己的芯片,一定要站起来。简单的一番话彻底激发了何庭波的斗志。
没多久,华为直接成为了海思半导体。就这样,何庭波开始了对芯片长达10年的研究。终于在2014年,海思所研发的麒麟芯片开始正式进入市场。
要知道,在那时候,国内对芯片的研究,可以说还处在起步阶段,和西方发达国家差距太大了。加上技术的封锁,尽管任正非兑现自己当初的承诺:每年给何庭波4亿美元的经费。但要想突破芯片核心技术,不光是钱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人的问题。在任正非的支持下,何庭波从全世界招聘顶尖人才进入海思,其中不乏曾在国外顶尖芯片研发公司任职的业内高手。
很快,一支经验丰富的研发团队就组建完成了,但离任正非的目标还有相当远的距离。对华为来说,芯片从无到有,技术难点非常大,进展远没有想象中的顺利。为此,何庭波也常常失眠。
面对巨大的压力,何庭波坚信没有解决不了的困难,越是困难时候自己越要坚持住。她常常鼓励员工:海思总有出头的一天。
2009年,海思终于研发出了产品。然而,这款芯片的表现却非常糟糕,一时被沦为笑柄,何庭波迅速组织研发讨论,3年后升级第二代产品,也是华为手机的第一款自研芯片。得到了余承东的大力支持,上市后,不稳定,发热等等一系列的问题严重影响了芯片的口碑。
接二连三的失利,让海思内部产生了不会的情绪,很多人开始怀疑研究方向。此时,海思也投入了巨量的资金,别说盈利,成立10年度一直是巨额亏损的,都需要公司补贴度日。
在这样的状况下,2007年,海思出现了大批的离职,至少三分之一的人选择了离开,一时间,整个海思的士气低迷到了谷底。
任正非在关键时刻站出来,给予肯定和信任。让何庭波来不及调整疲惫不堪的心情,再次投入了夜以继日的科研长征。
在他们的努力下,海思终于迎来了转机。
2013年,麒麟910横空出世,海思结束了近十年的亏损状态,实现了盈利。
2014年,麒麟910T问世,助力华为手机取得大卖,海思芯片正式进入主流市场。
2017年,华为凭借海思研发的麒麟芯片,进入全球手机芯片第一阵营。也是在这一年,海思芯片收入达到47亿美元,同比增长21%,超越AMD,成为全球排名第五的芯片公司,另外,海思的增长速度排在全球的首位。
华为手机业务的迅速发展,离不开何庭波,离不开由她带领的不断寻求突破、于黑暗中负重前行的科研团队,他们用十余年不被人理解和认可的努力,解决了华为,解决了中国的无“芯”之痛。
华为海思再次面临命运的转折。2019年5月15日,美国商务部禁止中国华为和华为旗下的70家企业在美国的销售和采买行为,被迫美国企业和华为断绝一切商务合作,其中就包括高通。
无奈,华为海思不得不提前转正,这一刻,何庭波等待了15年。虽然,目前华为麒麟芯片因缺乏代工,无法生产,但这并不影响华为在芯片领域中的影响力。在芯片方面,我们虽然已经具备了比肩世界顶级的研发能力,但在制造方面我们还有短板,目前国内半导体形式发展一片大好,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华为海思将带来国产芯片产业突破当前的障碍,在国内外市场杀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