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六“送穷鬼”

导语:大年初六“送穷子”,做1事,一年顺顺利利“下田备春耕,穷气送出门”,快乐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一转眼大年初六了,又要开始忙于生活了。传说女娲在造万物的时候,把初一到初六给了六畜,把初七给了人。而大年初六正是马日,古称“挹肥”,古人从大年初六开始忙于工作或做生意。

“挹肥”是什么意思呢?很多人可能不是很了解,其实,就是将平日污秽的厕所清扫干净。

并且,大年初六这一天也表示旧时农民于此日开始下田,准备春耕。

大年初六,假期的最后一天到了,在这样一个宝贵的日子里,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可别忘了做,那就是“送穷”!什么是“送穷”?关于“送穷”,还有个神话故事。

说,“穷子”是上古帝王“颛顼”的儿子,他生来生性就喜欢穿破衣烂衫,就是那种看上去破破烂烂的,吃饭也喜欢吃剩饭,即使有人将新衣服给他,也非要扯破了才肯穿。

后来,有一年他病逝了,人们把它埋葬了,并把这天叫“送穷子”,后来就演变成了民间的“送穷”习俗。

“送穷”日期最开始并不是在正月初六这一天。

比如,唐代是在把正月的晦日称为“送穷日”。

后来“送穷日”改到了正月二十九日,比如,在《岁时广记·月晦》引用《图经》中记载:“池阳风俗,以正月二十九日为穷九日,扫除屋室尘秽,投之水中,谓之&39;。

”到了宋代的时候,“送穷日”改到了正月初六,像北京等北方地区一直沿用正月初六为“送穷日”。

不过,也有一些南方地区是在正月初三“送穷”。

例如,在《清嘉录·小年朝》中记载:“《远平志》:正月三日,人多扫积尘于箕,并加敝帚,委诸歧路以送穷。

不管哪一天送穷,都是古人祈求送走贫穷困苦,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和期盼的体现。

唐代有一首诗是这样描写当时送穷的:“年年到此日,沥酒拜街中。

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

”大意是说,从唐代开始盛行“送穷”,是一个非常被重视的习俗。

到了明清之后,有一些地区的人将“穷子”尊称为“穷神”。

但,不好意思,只要你沾了穷这个字,我们就要给你送走!今天又是大年初六了,别忘了做一件事,就是“扫穷日”,让穷气不敢进门,一年顺顺利利!怎么做呢?古诗里云:“作糜、弃破衣、祀于巷”,意思是说,从除夕开始,就不能把垃圾扔到外面了,先放到家里角落里。

古人认为这几天把垃圾扔掉就会把福气也扔掉了。

到了正月初六这天,就要把家里打扫干净,弄得干干净净的,特别是厕所里污秽也要清扫干净。

然后,把垃圾收集起来一起扔出去,这在旧时叫“扔穷”。

当然,现在咱们的生活条件要比古时候好太多了,厕所都是自动冲水的,不会有那么多污秽。

但是,到了这天,为了图个安心,也是为了保持家里的卫生,还是打扫一下吧!古代是农耕社会,粮食就是人们的命,是日常收入的主要来源。

所以,过了正月初六,就要开始为春耕做准备了。

有“下田备春耕,穷气送出门。

”的民谚,人们期望通过辛勤的劳作来送走“穷气”写到最后:“送穷”的方式很多,不只是在家打扫卫生,但不管是哪种方式,都是寄托“送穷”的美好愿望,告别贫穷困苦,希望日子越过越好,越来越红火。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