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常说“善有善报_恶有恶报”_但善良的人为何一生穷苦

在古代,著名思想家荀子曾提出善恶论,其中最著名的一句话便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寓意着自己产生的因,将会得到相应的果,然而实际生活中,善良的人却不一定迎来好的结果,甚至还有可能因为善良而吃亏,最终得到一句“吃亏是福”。究其根本,还是人们没有真正理解“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句话,搞混了善良的界限,犯下误解的过错,那么“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到底是不是真的呢?怎么样的善良才是对的呢?行善与伪善众所周知,古代因为社会的落后,思想的腐朽,对于神明十分虔诚,在古代人的心里,一个人无论做的是好事还是坏事,都是会被神仙看在眼里的,老话“人在做,天在看”,便表达了古代对神明的信仰。正是因为相信神明的存在,所以古代人也非常愿意帮助他人,因为他们坚信只要自己做了善事,就会得到应得的回报,但实际生活中,做善良的事却并不一定会得到好处,比如日常中好心扶老人却被讹诈,救助小动物却被说是伪善等,善良被恶意回报的事情实在太多,人的内心难免会产生不平,长此以往,对“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也产生了质疑,究竟怎样的善良,才能结出好的因果呢?事实上,人们都搞错了一件事,那就是行善和伪善,实际是不同的。

对于古代人来说,所谓的行善不是你为了回报而刻意的帮助他人,而是在困难的时候,不经意帮助他人,比如饥荒时的僧人施粥,便是真正的行善,而心理学上常说的讨好型人格,便是伪善的代表。

什么是讨好型人格?又为什么说它是伪善呢?所谓讨好型人格,便是在无意识中迎合他人,不懂得拒绝,总认为自己的顺从是一种善良,然而实际上只是可怜了自己,这种善良也只是便宜了他人的善良,是一种蒙蔽自己的伪善。

举个简单的例子,你的朋友因为家里出了事,找你借钱,因为同情,你给了他钱,但之后他却赖着这笔钱不还,说这是你主动帮助他的钱,是一种捐赠,不需要还,而你因为两人是朋友,不愿意拒绝他,便默认这笔钱是善良的帮助。

没想到的是,朋友之后一直以关系为借口,时常让你请客等等,而你因为心软,处处顺从他,实际上,这便是过分的心善,也是一种伪善,这一切,只是一种无形的讨好。

正是因为很多善良都是自以为的付出,所以才得不到好的结果,真正的善良,是在不会损坏自身利益下的雪中送炭,正所谓“行凶既有人诛戮,心善岂无天保持”,在古人心中善良的人始终被上天垂爱,但你的善良,要带点锋芒。

善报非好运很多人都说“活着,别太善良”。

因为帮助他人,不一定有好结果,甚至还会坏运缠身,唐代诗人孟郊甚至说出“恶人巧谄多,非义苟且得”的句子,来表示坏人通过花言巧语骗人,没有仁义却得到利益,借诗句表达内心的不满,究其根本,是因为众多人搞混了“善良”和“好运”的关系。

虽然“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荀子提出的,但他本身却是性恶论的支持者,认为人的本性是坏的,需要通过道德来约束,才能变好,而他提出的这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更多表达的是警诫,不是说必定产生好运,而是自己做过的事情,都会被神仙看见,产生对应的结果,指的是行为的结果,而非行为产生过程中的好运。

这句话经过千年的传承,逐渐失去了原本的意思,很多人理解为做好事就会有好报,一定会走好运,也因此在帮助他人没有走运以后,由于落差,许多人内心充满了不平。

荀子事实上,做过的好事,不一定会产生好运,这二者并没有联系,所谓的善报,指的是你在做善事的过程中,保持了自身的道德底线,始终是一个善良的人,求得是自身内心的宁静,而不是外物的好运,善良不是加分项,是人的基本项。

正因为人们搞混了善报与好运的关系,才会因为落差对生活不满,其实善报一直在,那就是善良让你保持了自己身为人的良知。

就好比古代的奸臣秦桧,将善良抛弃,陷害岳飞,为了利益不择手段,得到的,全是夜深人静时的良知拷问,内心的煎熬,这便是他的恶报。

所以说,荀子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说做善事走好运,做坏事走坏运,而是因为善良,内心健康,因为恶劣,招致苦楚,善良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不是为了好运附加的。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