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年是哪一年?

本文共计1710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7分钟。

鸡年是哪年,在线等解答,急!

生肖为鸡的年份依次为:2005年、1993年、1981年、1969年、1957年、1945年、1933年、1921年等。

以下为属鸡的年份具体时间【按公历(阳历)时间】:

公历2005年2月4日13时34分--2006年2月4日7时25分

公历1993年2月4日3时43分--1994年2月4日9时33分

公历1981年2月4日6时0分--1982年2月4日11时50分

公历1969年2月4日8时4分--1970年2月4日13时54分

公历1957年2月4日10时7分--1958年2月4日15时57分

公历1945年2月4日12时12分--1946年2月4日18时1分

公历1933年2月4日14时16分--1934年2月4日20时5分

公历1921年2月4日16时21分--1922年2月4日22时7分

提示:生肖划分是按照我国每年农历的“立春”进行划分的,而不是“春节”(大年初一)。所谓的公历,也称阳历。

鸡年的计算公式

公元年号除以12余数是1的年份,都是鸡年。

列成公式为:公元年号÷12=某个商,同时余数是1。

例如:2005÷12=商为167、同时余数是1。那么,2005年就是鸡年。

鸡年起算自二十四节气之立春,因为生肖年依附于干支纪年,而干支纪年又是干支历的纪年方法。历代官方历书(即黄历)皆如此。农历只是借用干支来纪年,和干支历是两种不同的历法,两者在年份起点、月份划分规则、每年天数等皆不同。

鸡年的由来

鸡王是一个好强争胜的家伙,成天惹事生非,打架斗殴(这种德性今天都有还有残留)。玉帝封生肖的时候,考虑了动物对人类有无功劳,鸡王当然也排不上了。有一天,鸡王看到已封生肖的马受人宠爱,金鞍银澄,心中十分羡慕,于是上前询问道:“马大哥,你有今天的荣誉,靠的是什么?”马回答道:“我平时耕田运物,战时冲锋陷阵,给人类立下汗马功劳,当然我应该受到爱戴。”马道:“要得到人们的爱戴不难,只要你能发挥自己长处,给人们实实在在地办点事就行了。拿已封生肖的动物来说吧,牛能耕田,狗能守门,猪供人肉食,龙可降雨,你天生金嗓子,说不定对人类有帮助呢。”

鸡王回到家中,左思右想,终于想到了用自己的金嗓子唤醒沉睡的人们,于是每天拂晓,鸡王就早早起床,亮开嗓子歌唱,把人们从睡梦中唤醒,人们对鸡王的功劳十分感激,决定请玉帝把鸡也做为生肖赐封为神。

可是当时玉帝封生肖的标准只要走兽,不要飞禽,六畜中的马、牛、羊、狗都有份,唯独没有鸡,这下可急坏了鸡王,它急红了眼,喊精了脖子,可是毫无结果。

一天晚上,鸡王为这事想不通,翻来覆去睡不着,一缕幽魂直飞天宫,来到玉帝殿前,向玉帝哭诉,自己每天司晨,唤起众生,功劳顺大,却不让入选属相,实在想不通。说完后,泪流不止。玉帝一想,鸡王的功劳实在大,自己规定的挑生肖标准确实有误,于是摘下一朵殿前花戴在鸡王头上,以示嘉奖。

鸡王醒来后,发现头上真有一朵红花,于是它戴红花去见四大天王,四大天王认出这是玉帝的“御炉红花”,知道玉帝看重鸡王,于是破格让鸡王参与生肖竞争。到了争排生肖的那天,鸡与狗同时起床,相并而进,快到天宫时,鸡怕狗沾了先,就连飞带扑到前面去了。狗急起直追,一直没追上,结果排在鸡之后,从此,狗对鸡再无好感,见到鸡就追,直到今天也余气未消,“狗撵鸡飞”的现象至今可见。而鸡呢,至今还是红脸每天司晨,头上戴着一朵漂亮的大红花。

鸡年出生的人的命运

属鸡的人擅长看穿别人的心思,反应敏锐,无论遇上什么突发和事性,都可以立即想出有关的对策,在待人接物方面,他们属于社交能手,和新相识的朋友都可以和睦地相处。所以,能成为一个温和、亲切的人。但是也可能成为一位心术不正、狡猾的人。

头脑不错,不很灵巧,所以能得到上司的任任,他前途希望很大,但是有时也会定下不大可能实现的目标,因而会遭到失败的命运。

属鸡的人在夸张的言行中,带着一丝吹嘘的意味。他们喜欢谈论他认识的那些人,喜欢修饰,认为悦人的的外貌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

属鸡的人乐于从事冒险、旅行等活动,对权威没有好感,乐于帮助他人,有时甚至会过头,他个颇为有趣,喜欢开玩笑。

属鸡的人有创造的倾向,然而尽管他们在艺术、音乐或文学方面都有惊人的天赋,他们却很少从事这方面的职业。他们通常有先见之明,事事能比别人抢先一步,看清未来发展的动向,做事有计划,常有新奇的构想,办事能力强且思考周密。

鸡年出生的人,头脑灵活,但性子太急而导致一无事处。特别爱美,尤其是女性,相当注意打扮穿着,对于色彩的感觉相当敏感,在配色方面有过人之处。

鸡年出生的人,通常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单位,都会将一切整理得有条不紊,而自己的房间却像垃圾堆一样杂乱。

嗯哪,鸡年是哪年的事情就先说到这吧,你明白了点吗?欢迎以后继续挑战难题,咱会在这等着!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