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宫廷祭灶:祭品与地点

本文共计1711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7分钟。

清代宫廷祭灶的地方,麻烦尽快回复解答。

  导读:灶神是中国民间最富代表性,最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流行神,寄托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民间祭灶和宫廷祭灶是不同的,那么清代宫廷祭灶的地方是哪里?清代宫廷祭灶的祭品是什么呢?想知道就来瞧瞧小编的介绍吧。

  清代宫廷祭灶的地方

  清代,宫廷中的祭灶有四处:一、坤宁宫:乃清皇帝佬的祭灶处;二、灶神殿:乃御茶膳房的“领导干部”祭灶处;三、御膳房:乃养心殿膳房、寿膳房厨师的祭灶处;四、他坦儿厨膳房(各公主妃嫔的厨房):乃为皇子、公主、宿值内廷大臣侍卫饭食的厨艺祭灶处。

  坤宁宫祭灶,为皇室家祭之一,不列国祀大典,始自雍正,康熙以前无此制。清高宗乾隆十分看重祭灶,他“每岁于十二月二十三日之夕,祭灶于坤宁宫”,“六十年中无岁不然。”乾隆皇帝还留有祭灶诗,其诗注载:“坤宁官祭神乃祖宗家法,万事依遵……予诗所云祭神,意句甚广,至祭灶,古无明文,不见典制……故嘉平二十三日祭灶日,于坤宁官祭神,并面南敬设天地神位,行九拜礼,以迓新年福禧,至于东厨灶神位前,亦行三叩……”可见,清官祭灶是先祀天地,而后祭灶的。此外据《国朝官史》载:宫中的祭灶,皇后也参加,与民间不同。

  金寄水先生在回忆其府中祭灶的情景时写道:这天傍晚,专司祭灶的“随侍”和“苏拉”等人,在神殿的东二间内,专为“跳神”煮肉的大锅前,设摆供桌,依次摆好供品。供品包括关东糖、糖瓜、江米糖、糖饼、桂圆、荔枝、红枣、栗子,以及草料、清水、香蜡、纸马等物,其中最主要的是一只黄羊,平放在一个大木槽里,放在供桌后面,故称之为“黄羊祭灶”。这天晚上家家祭灶王,从一擦黑儿有的鞭炮就响起来,到了戌正(晚八时),神殿上便有了动静。在我童年时代,站在内院正殿“安福堂”的前廊子上,向南一望,通过板子墙的裂缝空隙便影绰绰地看见神殿后纸窗上烛光掩映,这就到了祭神的时刻。待悄悄地溜到殿后,欲探奇妙,则只听靴声,不闻人语。此情此景,与南宋诗人刘克庄的那“深夜潜烧祭灶香”诗句所描绘的情景,何其相似。主祭者自然是一家之主。此时不仅忌妇女,就连太监也不得进宫侍候,只有“随侍”人员随侍左右。为时不久便听到“随侍”的当中一老者高喊一声“点鞭!”殿外“随侍”的依次传声。接着,鞭炮齐鸣,冲天震地。此时府外四周的居民家也在祭灶,鞭炮声此起彼落,连绵不断。随着炮声把灶王的纸像焚化,美其名曰送灶王上天。传说,早晚翌日朝天,报告一年工作,所以先期欢送请吃,央它“上天言好事”。供品中的关东糖就是为了要粘住贪吃的灶王的牙齿特备的。这番盛况真像古诗所说:“天阔神骖驭,灯青喜结花。”热闹一阵子以后,被粘住了嘴的灶王,高高兴兴上天向玉皇禀报人间的“好事”去了。至于官家所作的恶,大概只好包涵包涵了。

  鞭炮燃尽,神殿上灯火全熄,祭灶王的仪式宣告结束。约半小时左右,有数名太监手捧黄地蓝龙的食盒,内陈各色供品,其中以关东糖、江米糖、糖瓜、糖饼为数最多。由他们分送各院,名曰“送供尖儿”。这时无论尊卑长幼,或多或少地都必须捏一点儿糖、果送到嘴里,这叫做“灶王爷上天,取个吉利儿”。

  凡府第门宅平常不供灶王爷(既不设贴有“金灶”的神龛,又不设神牌位)的家主儿,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时,要到香蜡铺临时请一份一次性祭用的灶王码,称之为“烧灶”。

  此物是一木制版水彩印刷的纸像:一尺二寸见方,上有一执朝笏的古装老人,面前是一张条桌,桌案之上有两只罐子,罐上各书一字,一为“善”、一为“恶”字。桌案前卧一马(灶君的坐骑),神像上端自右而左写着“司命之神”四个字。此物带回府中,烧之即为祭灶之礼。

  作为“一家之主”的灶王爷在普通人家所得到的供奉自然是不能与王公府第相比拟的,所不同的是,普通百姓家平时若家中有病人时也给灶王爷上供,祈求保佑患者早日痊愈,供品是馒头,每摞五个,共三摞,下三上二(一正一反),灶王爷享供只限三摞,不能比其他的仙佛,以示级别待遇的不同,京剧《法门寺》中刘瑾赞美付明、宋巧娇、孙玉娇打扮起来“像一堂供花似的”,贾桂接着说:“还是‘灶王供——三朵’”,其典故就出在这里。

  结语:以上是小编整理的“清代宫廷祭灶的地方,清代宫廷祭灶的祭品”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文章分享结束,清代宫廷祭灶的地方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