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立冬时间及安床习俗
本文共计1703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7分钟。
2024年立冬时间是什么时候,麻烦解答一下这个问题。
立冬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9个节气,代表着冬季的正式开始。按照阳历,2024年立冬是几月几日?2024年立冬日子好不好?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
2024年立冬时间是什么时候
2024年立冬时间:2024年11月7日 农历十月初七 星期四。立冬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代表着冬季的开始,为冬三月之始。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春种、夏耘、秋收、冬藏,万物在春天萌生,在夏天滋长,在秋天收获,在冬天进入休藏状态。立冬,意味着生气开始闭蓄,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草木凋零、蛰虫休眠。
2024年立冬安床好不好
立冬宜:祭祀,沐浴,出行,冠笄,进人口,余事勿取
立冬忌:嫁娶,动土,安葬,作灶
今日立冬不是安床的黄道吉日。
适合安床农历吉日查询
2024年11月1日,农历十月初一,星期五,冲猪(癸亥)煞东
宜:安床,祭祀,求嗣,冠笄,进人口,会亲友,安门,经络,纳财,牧养,畋猎,放水,割蜜
忌:祈福,斋醮,纳采,订盟,嫁娶,入宅,安葬
2024年11月2日,农历十月初二,星期六,冲鼠(甲子)煞北
宜:安床,嫁娶,纳采,订盟,开市,交易,立券,挂匾,祭祀,祈福,开光,造车器,出行,入宅,移徙,安门,拆卸,修造,动土,栽种,安葬,破土,启钻,除服,成服,入殓,立碑
忌:探病,纳畜,伐木,起基,作梁,盖屋
2024年11月5日,农历十月初五,星期二,冲兔(丁卯)煞东
宜:安床,嫁娶,裁衣,冠笄,合帐,祭祀,出行,移徙,塞穴,入殓,破土,移柩,安葬
忌:开市,栽种,置产,词讼,安门,掘井,开光
2024年11月6日,农历十月初六,星期三,冲龙(戊辰)煞北
宜:安床,祭祀,造车器,出行,修造,上梁,盖屋,安门,造畜稠,教牛马
忌:出货财,开仓,动土,破土,安葬,行丧,伐木,开渠,栽种
2024年11月10日,农历十月初十,星期天,冲猴(壬申)煞北
宜:安床,开市,交易,立券,挂匾,纳财,开光,出行,入宅,移徙,纳畜,入殓,移柩,安葬
忌:栽种,破土,置产,祭祀,嫁娶,动土,作灶,祈福
2024年11月11日,农历十月十一,星期一,冲鸡(癸酉)煞西
宜:安床,嫁娶,祭祀,祈福,求嗣,开光,出行,解除,出火,拆卸,进人口,入宅,移徙,栽种,动土,修造,纳畜,入殓,安葬,立碑,除服,成服
忌:余事勿取
2024年11月12日,农历十月十二,星期二,冲狗(甲戌)煞南
宜:安床,开光,解除,拆卸,修造,动土,纳畜,安葬,启钻,入殓
忌:嫁娶,开市,出火,栽种,破土,入宅,移徙,安香,分居,掘井,作灶
2024年11月14日,农历十月十四,星期四,冲鼠(丙子)煞北
宜:安床,嫁娶,祭祀,开光,出火,出行,拆卸,修造,动土,解除,开市,交易,立券,挂匾,纳财,入宅,移徙,栽种,纳畜
忌:探病,安葬
2024年11月18日,农历十月十八,星期一,冲龙(庚辰)煞北
宜:安床,祭祀,开池,补垣,入殓,移柩,破土,启钻
忌:入宅,移徙,嫁娶,掘井,作灶,出火,进人口,开市,开光
2024年11月21日,农历十月廿一,星期四,冲羊(癸未)煞东
宜:安床,开光,裁衣,安门,会亲友,结网,理发
忌:嫁娶,冠笄,出行,祈福,安葬,伐木,入宅,移徙,出火,栽种,动土,上梁
2024年11月22日,农历十月廿二,星期五,冲猴(甲申)煞北
宜:安床,嫁娶,开光,出行,出火,拆卸,修造,动土,入宅,移徙,上梁,开市,交易,立券,栽种
忌:祈福,祭祀,伐木,掘井,作灶,谢土
2024年11月23日,农历十月廿三,星期六,冲鸡(乙酉)煞西
宜:安床,嫁娶,祭祀,祈福,求嗣,开光,出火,出行,拆卸,开市,交易,立券,挂匾,伐木,入宅,移徙,安葬
忌:栽种,掘井,置产
2024年11月26日,农历十月廿六,星期二,冲鼠(戊子)煞北
宜:安床,纳采,订盟,嫁娶,祭祀,祈福,雕刻,移徙,开市,入宅,出行,动土,会亲友,入学,修造,起基,安门,造庙,解除,纳财,开池,造畜稠,牧养
忌:上梁,开仓,出货财,盖屋,造船
2024年11月30日,农历十月三十,星期六,冲龙(壬辰)煞北
宜:安床,合帐,裁衣,嫁娶,入殓,移柩,破土,造畜稠
忌:置产,造船,开光,掘井,作灶
立冬诗句
《立冬闻雷》
【宋代】苏辙
阳淫不收敛,半岁苦常燠。
禾黍饲蝗螟,粳稻委平陆。
民饥强扶耒,秋晚麦当宿。
闵然候一雨,霜落水泉缩。
荟蔚山朝隮,滂沱雨翻渎。
经旬势益暴,方冬岁愈蹙。
半夜发春雷,中天转车毂。
老夫睡不寐,稚子起惊哭。
平明视中庭,松菊半摧秃。
潜发枯草萌,乱起蛰虫伏。
薪槱不出市,晨炊午未熟。
首种不入土,春饷难满腹。
书生信古语,洪范有遗牍。
时无中垒君,此意谁当告。
文章分享结束,2024年立冬时间是什么时候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