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春节:1972年的家国情怀

本文共计1384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6分钟。

关于春节的故事 1972年祖国北疆的那个春节急求答案,帮忙回答下

  导读:为了增加过年的氛围,不少地方会进行各种各样的民俗活动。比如舞龙舞狮、打鼓唱歌、踩高跷等等。不仅可以了解当地的传统文化,还可以和当地居民一起感受节日的喜庆气氛。那么,关于春节的故事是什么?1972年祖国北疆的那个春节是什么呢?想知道就来瞧瞧小编的介绍吧。

  1972年祖国北疆的那个春节

  原知青崔泽说:

  1972年的春节,我还在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六师,这里是锡林郭勒盟的最北端,离中蒙边境不足五十公里。春节前后的这段时间正是这里一年最寒冷的季节——摄氏零下三十六度,真真的是滴水成冰,而且这水尚未滴到地面就已冻成了冰,真冷啊!

  这年的春节是叛逃摔死在温都尔汗后的第一个春节。由于当时国际形势和国内形势都显得十分紧张,所以这个春节战备的弦绷得更紧。“九一三”之后,师里来人以“要进行校对”为由把原本放在每个人手上的各类都“收缴”了,不曾想,该过年了,这枪又都发还到每个兵团战士的手里。这一切使人感觉到打仗好像就是眼眉前的事。

  1971年9月14日,北京军区内蒙古前线指挥部召开紧急战备会议,传达紧急战备指示。次日,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在呼和浩特市召开了有各师领导参加的紧急战备会议。当晚,各师参加会议的人员连夜返回,并很快召来各团领导人,布置紧急备战事宜。通过电话传达的备战指示,来得更快。休假、外出人员被迅速召回,各种大型会议、学习班等立刻停开停办,基层连队在9月14日至20日之间,紧急集合频繁,有的连队甚至完全停产,全方位进行备战。火药味真够浓的,正如六师五十一团陈新所描述的那样:

  “九一三”后,整个兵团进入一级战备状态,我们连也不例外。每天除了生产,还要进行军事训练,挖防空洞。晚上睡得好好的,不定什么时候,连长“嘟嘟”一吹哨子,就得爬起来演习紧急集合。那时,我们都把兵团发的棉被事先打好背包,放在床下,一听哨响,穿上衣服,提上背包就跑出去。

  1972年的春节前后,一个月的时间里,这样的紧急集合搞了十五次,最多时一宿四次,最远的一次还搞了武装拉练,夜间行走了六十多里路,走回“营房”时,天都亮了,那天是1972年春节的大年初三,这个春节过得好辛苦。

  春节饮食习惯

  1、饺子与年糕、汤圆

  北方讲究初一吃饺子,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又因为饺子的形状颇似元宝,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的好兆头;南方则多数做年糕和汤圆,年糕谐音“年高”,取吉祥如意的好兆头,汤圆取“全家团圆”之意。

  2、打糍粑

  打糍粑是一种中国传统的民间风俗,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尤其是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等地。糍粑是用糯米蒸熟后放在石臼里,用木杵捣烂制成的。打糍粑通常在农历十月到春节期间进行,寓意着团圆、丰收和吉祥。

  3、打蒸锅

  打蒸锅,用当地方言说就是“碗面子”。春节期间,内蒙古包头人会将菜肴原料或半成品整齐码放在大小合适的碗中,加入汤汁及调味料放入蒸笼中加热蒸制,经过蒸制形成这道特殊的美味。

  4、“元宝”

  除夕夜,苏州人常常在饭内放进熟荸荠,吃时挖出来,谓之“掘元宝”。亲友来往,泡茶时要置入两只青橄榄,谓之喝“元宝茶”,有“恭喜发财”之意。

  5、年夜饭差异

  北方的年夜饭菜量较大,口味以酱香红烧为主;但江南地区口味清淡;西南等地区则味辣,具有鲜明地方特色。

  结语:以上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春节的故事,1972年祖国北疆的那个春节”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就这么说吧,关于春节的故事 1972年祖国北疆的那个春节的问题都交代得差不多了,满意吗?别害羞,有问题欢迎再来请教哟!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