邕宁区开展“壮族三月三”活动 展现民族文化魅力

文章目录:


A、广西壮族民间舞蹈,壮族扁担舞文化

↑↑

  壮族文化是在壮族人民生产劳动中产生,所以壮族文化独具地方特色,以及民族风情。壮族最受欢迎的舞蹈是壮族的扁担舞,虽然扁担舞是用一种劳动工具进行表演的,但扁担舞蕴含了浓郁的劳动气息,以及是壮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与表达。

  扁担舞是一种壮族传统民间舞蹈,由打砻舞发展演变而来,一般由妇女表演。流传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都安县的林江、地苏、安阳乡和马山县的白山、古寨、加芳乡-带。该舞在春节期间最为盛行,寄托了群众渴望来年丰收的希望。

  壮族扁担舞又叫“打虏列”、“谷榔”、“打榔”(均为壮语译音),是一种群众自娱性民间舞蹈形式。特别是中、老年妇女打扁担,更为出色。打扁担时,至少四人一组,多则十人、八人扁担舞均可,在一条长板凳上互相敲击。

  扁担舞最初是用一块木板,盖在舂米槽上用扁担敲打。因石槽太重,不易搬动,于是慢慢改为用长条凳。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到十六,村村寨寨都打扁担,但过了十六,就不打了。有的地方用竹竿代替木杆和扁担,竹竿两头还系上数枚古铜钱,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吉祥如意等,敲击起来声音清脆,悦耳动听。

  扁担舞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元宵节期间举行表演,场地是在村前的晒谷场上。表演者有四人、六人、十人、二十人不等,大多以双数的妇女为主。出场表演时,舞者每人手拿一根扁担,相对而站,围着一条长一丈多、宽一尺的木槽或板凳,舞者以口喊呼,上下左右相互打击,模拟农活中的耙田、插秧、戽水、收割、打谷、舂米等姿势动作,边打边唱边舞。

  舞者时而双人对打,时而四人交叉对打,时而多人连打;有站、蹲、弓步、转身打等,轻重、强弱、快慢,此起彼伏错落有致,动作刚劲有力、优美稳健,整个舞蹈自然清新。可见扁担不仅仅是一种普通的劳动工具,同时也是舞蹈的节奏乐器。而在有些地方,不用扁担,也不用木杵,而是用竹竿,竹竿两头还系上数枚铜钱,敲打起来声音清脆,悦耳动听。

  您可能还会喜欢:


  古色古香的壮族铜鼓铸造技艺
  认识壮族,壮族铜鼓习俗文化
  汉族男娶回族女,回族为什么不能嫁汉族
  民族气息极其浓郁的撒拉族舞蹈

B、邕宁区开展“壮族三月三”活动 展现民族文化魅力

↑↑

壮族舞蹈表演。通讯员 覃莉晶 摄

广西新闻网南宁4月12日讯(通讯员 覃莉晶 马倩华)4月10日-11日,南宁市邕宁区在新兴广场、万达茂开展“壮族三月三•民族体育炫”活动,为市民呈现一场民族风情盛宴。

活动现场热闹非凡,汇聚了《迎客歌》《欢乐嘹啰》等表演,吸引了许多群众前来观看。在壮族扁担舞中,舞蹈演员手持扁担,相向而立,边打边舞,时而双人对打,时而四人交叉对打,轻重、强弱、快慢错落有致,整个舞蹈优美清新。紧接着,梅花桩舞狮表演把活动推向高潮,随着大家的呼喊,“狮子”纵身一跃跳上梅花桩,用轻盈的步伐在梅花桩上左右跳跃,每完成一次高难度的动作就引得现场观众连声叫好。

活动还设有滚铁环、抛绣球、打陀螺、跳竹竿舞等民族体育趣味项目,现场群众纷纷踊跃报名参与并领取礼品,在跳竹竿舞时,群众在有节奏、有规律的碰击声里,进退跳跃在竹竿分合的瞬间,现场充满了欢声笑语。“今天的表演真是让我大饱眼福,民族体育项目既有趣又能强身健体,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壮族文化的魅力。”居民黄女士高兴地说道。

本次“壮族三月三”活动进一步推动了“体育+旅游+文化”融合发展,促进了邕宁体育旅游文化消费,使“壮族三月三”活动更加符合现代过节方式,营造出群众斗志昂扬喜迎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欢庆“三月三”的浓厚节日氛围。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