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究,她还是胸口的朱砂痣(她是他胸口的朱砂痣)
“后来的我们什么都有了,却没有了我们。”最近朋友圈被这句话疯狂刷屏。
之前看到网上说,“如果一部电影上映后,所有的人都在刷着一句话, 它一定是部烂片,不值得去看了。”可是我不这样认为,我觉得,或许,这就是共鸣吧。影片中的隔板房,那简陋的环境,两个人共吃一份泡面,舍不得打出租车,寒风中等公交……这种类似经历,似乎,北漂青年更有共鸣吧!爱情与面包的抉择,友情的考验,亲情的羁绊,只有那些有同样经历的人才更有发言权吧!所以,这种两极分化的影评,我一点都不意外,甚至觉得很正常。
《后来的我们》更多的是回忆,是一种情怀,可是我又觉得它不仅仅是情怀,它更想让我们明白的,是珍惜,是要活在当下,珍惜眼前人。
“黑白色调里两人的邂逅,是彩色光影里两人的认真告别。”看完电影后在各个平台上看到过很多人写下自己对林见清与方小晓之间感情的见解, 我最喜欢的就是这句话了。方小晓很认真地问见清“如果,伊恩找不到凯莉呢?” “那这个世界将再也不会有色彩了”他回答道。影片中彩色镜头跟黑白色调的转换令人唏嘘,彩色光影里的他们欢笑过,哭泣过,争吵过,可最终归于平淡,各自回到自己的黑白色调中认真生活着,她可能还在继续寻找着,与此他努力地尽着一个作为丈夫跟父亲该做的,他也会给自己的儿子蒸着那令人想念的黏豆包。
◆ ◆ ◆ ◆ ◆
说实话,我觉得整部影片都充满了泪点,如果有着同样的北漂经历跟同样刻骨铭心的感情的话,应该会真的从头哭到尾吧。或许是因为我自身经历没有很多,所以我哭泣的地方也没有很多。
第一次落泪,是在跨年的时候,当见清拿下小晓头上的假发戴到自己头上的时候,我哭了。因为,我从见清的眼神中看到的不只有心疼,心疼小晓的一场“空欢喜”,我还看到了他的保护欲,他真的想把这个女孩子放在手心里宠,自己一直放在心尖尖上的人,怎么就被别人伤害了呢!
第二次落泪,是他俩在租车在雪地里走不了,坐在车里谈话的时候,我哭了。两个人微笑含泪谈着 内心回想过去,仿佛昨天就在眼前,曾经那么好的两人,怎么就变成了现在的境况了呢?“你爱过我吗?”“我一直都爱你。”多么苍白又无力的对话呀,就像见清说的一样“我最大的悲哀就是我没有权利悲哀,而且我也没有资格为你做任何事情”。或许,她永远是他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
第三次落泪,就是结尾处的林爸爸的信了,相信看到这里好多人都流泪了吧,因为信中的那份真挚。“就算你俩走不到一块儿,我们也是家人”这种融进亲情的感情真的让人泪目。就像林爸爸说的“感情这事儿,能不负对方就好,想不负此生,真的很难。”或许,这就是成长吧。这些年,见清也变了,他不再是那个高喊着“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青涩少年了,这么多年过去,他也变成了那个会耐心教儿子怎样调电视的大人,变成了那个会给儿子包着黏豆包的成熟男人。
◆ ◆ ◆ ◆ ◆
就像张爱玲《红玫瑰与白玫瑰》中写道的一样“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黏子,红的却是心口上一颗朱砂痣”。也许方小晓就是林见清那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吧!
——如果当时我们没分手
——那我们后来也会分手
——如果当时你陪我坚持下来
——那可能你就不会成功
——如果我当时就有房子
——那你现在应该找了不下十个小三了
——如果……
——如果,没有如果
哪有那么多如果啊,或许,他们的爱情本就不会有后来。当初的方小晓想要房子是真的,可她愿意陪林见清一起住隔板房、吃泡面也是真的;她不舍得打出租车,宁愿在那么冷的晚上等公交,只因为省下的钱可以吃两顿饭了。毕竟,那时候的她是那么地爱他。
只期待,后来的你 能快乐,那就是,后来的我 最想的,后来的我们 依然走着,只是不再并肩了,朝各自的人生追寻了……”
后来,没有了后来。后来的我们什么都有了,却没有了我们。既然转身就别留恋,已经分开就别想念。虽然偶尔会想起那段记忆,但早已经没有资格去缅怀祭奠。向之前的他和她告别,能做的只是珍惜眼前人,过好现在。
方小晓:“I miss you.”
林见清:“我也想你。”
方小晓:“我是说,我错过了你。”
“后来,我总算学会了如何去爱,可惜你早已远去消失在人海,后来,终于在眼泪中明白,有些人一旦错过就不再……”
图源网络侵删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