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最著名的一尊佛像 五台山名声最大、香火最旺的寺庙——五爷庙

问题描述 五台山最著名的一尊佛像

推荐答案

第一是五台山台怀镇的大龙门寺中的露天文殊铜像是五台山最大的一尊铜制佛像。其高度为20米,为本世纪初建造的一尊唯一露天文殊。


五台山最大的铜像是金阁寺大悲殿内高13.82米的四十二臂观音像。除她所具的两手两眼外,她还左右各有20只手、20只眼,各济度二十五有,故又称“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这表明她有无量无边法力。她低眉垂眼,面颊丰润,头戴香云盖,身披袈裟,胸佩智慧镜,赤脚站于莲花上,可惜她早就全部泥妆了。但也不失明代时的全国第二大佛的桂冠。

其他回答

五台山名声最大、香火最旺的寺庙——五爷庙

早晨六点起床,自助早餐以后,去参观五台山香火最旺,名声最大的寺庙--五爷庙。

五台山的佛教寺院,有一半以上集中在台怀镇,我们又处在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的核心区,所以只要步行就可以了。

八点钟到了五爷庙,在呈四令型的院落里面,香客摩肩接踵,参天古树下禅香缭绕,环顾四周,主建筑只有文殊殿、五爷庙、五爷戏台和僧舍。

文殊殿坐东向西,外观两层为歇山顶,最初建于明代万历四十四年,殿内下层供奉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和观音菩萨,每尊塑像高约三米。

因殿内还供着万余尊三寸高的泥塑贴金小佛像,又名万佛阁。

作为配殿的五爷庙创建于清代,坐北面南,殿内塑五尊龙王及王母、雨的坐像,民国六年(1917)重修时,殿顶改成了歇山顶,增建了殿外前庭,五爷庙显得小巧精致、别具一格。

五爷庙另一个名字是龙王殿,传说龙王弟兄五人,这是其中的老五,故称五爷,专管五台山的耕云播雨。据说,佛、菩萨本来是不看戏的,可是五爷喜欢看戏,故在龙王殿对面修建一座戏台,这也是五台山唯一的一座戏台,专门给五爷唱戏,请他及时赐雨,保证岁岁造福百姓。

五爷庙面积虽然不大,只有 2040 平方米,但因为内有五爷而名播远近,香客盈门,我们去的时候正在维修,似乎并不影响烧香拜佛。

远远地看到文殊殿二层侧面挂着四块“有求必应”的匾额,可能正因为五爷是“有求必应”的,所以大多数人是冲着五爷庙"有求必应"这块金字招牌去上香求财的。

传说五台山为香火最旺的名山,而五爷庙为五台山许愿最灵的庙,求财、求官、求事业的包括还愿的人流在庙里庙外涌动,叩拜祈福的场面真是壮观。

早早的,香客已经挤满整个院子,一排十几米长的坐垫上,善男信女们有序地跪拜上香。

据说上香时间很有讲究,除每月农历初一或者十五可以烧头香以外,其他时间早上4点--7点为好。拜佛之前先烧香,香火越旺灵气越大,有网友说现在已经不允许烧香了。

许愿最多可以有3个,愿望实现以后还要还愿,所以五爷庙挂满了 “有求必应”“感恩神恩、五爷恩泽”的还愿铜匾。也有人说如果是求愿则不用还愿。

其实,文殊菩萨是智慧的化身,他的精神在于教导人们用智慧处理事,以慈悲对待人,俗话说,求神灵不如求自己,只要平时多行善事,定能逢凶化吉。又说, 事能知足心常泰, 人到无求品自高,话又说回来,凡人又怎么能无欲无求呢?

因为五爷庙规模很小,只用了半小时,参观结束以后,又去参观五爷庙隔壁的五台山地标性建筑--大白塔。

大白塔位于五台山五大禅林之一的塔院寺内,明成祖永乐五年(1407年)扩充建寺。塔院寺坐北朝南,由横列的殿院和禅堂僧舍组成。

先走过这道木牌坊,此为明万历年间所筑,玲珑雅致。

很远就能看到这座特别显眼的白塔,其规制与北京北海公园的白塔类似,北海白塔塔高35.9米左右,而这座白塔高达56.4米,加上塔基等通高75.3米。全部用米浆和石灰砌筑而成的实心宝塔通体洁白,方圆搭配,造型十分优美。

这里是巍峨的山门,远远听到大白塔上悬挂的200余只悦耳动听的风铃叮当作响。

可以说,大白塔既是五台山的象征,又是朝台佛教信徒的心中偶像,是中国建塔史上的一项伟大成就,也是中国塔式建筑中少见的珍品或孤例。

殊像寺和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罗睺寺一起,并称五台山五大禅林,因寺内供奉着文殊菩萨而得名。它创建于东晋(公元317-420)初年,唐代(公元618-907)重建。

来到殊像寺参观时,正好有团队的导游在讲解,据导游介绍,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与四川峨眉山、浙江普陀山和安徽九华山并称为四大佛教名山,佛教徒认为,台怀镇是文殊菩萨现灵说法的主要场所,佛经中所说的文殊菩萨与其一万眷属也居住在台怀附近。

寺内最著名的建筑是建于明弘治二年(1489)的大文殊殿,面宽五间,进深三间,重檐九脊歇山顶,是五台山台怀中心区最大的殿宇。殿内正中佛台上供奉的文殊骑狮塑像,高近十米,是五台山诸寺中最高大的一尊文殊塑像。

导游说,很多人都知道的五台山“荞面头文殊菩萨”,指的就是殊像寺中的这尊塑像。传说文殊的头像最初不管用什么材料都做不好,有一天寺庙里面和尚在用荞麦面做馒头,突然外面天空电闪雷鸣,出现一个菩萨的头,面点师傅迅速以手中的荞麦面,按照天上的菩萨的头像捏了一个,放在文殊的身段上正适合,应该是文殊菩萨显了真容,才把这神像塑成。还说五台山文殊和尚的头像基本上都是从殊像寺出去的。

参观完殊像寺以后刚好十点,这两天我们车子就停在大文殊寺隔壁,由于正在维修,也没能参观,倒是看熟了牌楼上的对联:佛雨润台山拜文殊悟真谛,梵音绕禅院仰天智得慧心。

五台县目前共有寺庙四十七所,台怀镇及其附近就集中了三十所,十二点半从台怀镇出发,去距县城三十公里处参观中国现存最早的两座木结构建筑佛光寺和南禅寺。

318省道路面很好,基本都是下坡,车子也不算少,限速七十码,由于弯多坡陡,很多的弯道要求司机鸣笛。

今晚入住忻州市定襄县城。

(未完待续)

如果你去五台山旅游,可千万不要忘记去五爷庙,五台山的五爷庙真的非常灵验,不过关于五台山还有中国的四大佛教名山,大家还是可以了解一下的,下面是相关的信息内容。

1、五台山是哪个菩萨道场

五台山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首的文殊菩萨的道场。文殊是释迦摩尼佛的上首大菩萨,是般若(音bōrě,即智慧)的化身,主司智慧。关于文殊的般若智慧,佛教把他比喻为能斩断一切烦恼,劈开一切蒙昧,断除一切魔障的锋利宝剑。(文殊即手持智慧之剑)《华严经》中有佛说文殊在清凉山讲经说法,而五台山以气候清凉、地兼五顶,所以在唐朝唐高宗和武则天“二圣”的授意下,就把五台山正式确定为文殊菩萨的道场,五台山亦得名“清凉山”。

其实大家可能会纳闷,明明舞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为什么在五台山大家听到的最多的是物业爷,这是怎么回事呢?

相传五台山原名五峰山,山峰如刀削,气候异常恶劣,冬天滴水成冰,夏天酷热难当,农民根本无法耕作。文殊菩萨见百姓遭受苦难,便去东海龙宫借了一块清凉宝石——“歇龙石”,五峰山立马变成了清凉世界。

这借来的清凉宝石原本是龙子龙女们驱暑歇凉之物,他们气愤不已尾随而来大闹五台山,直把五座陡峭如剑的山峰削成五座平台,要讨回“歇龙石”。却被文殊菩萨降服教化而留在此地。五个龙子各守五坐台顶,龙女化为台蘑(五台山特产的一种蘑菇)。

五龙王被安排在最高的北台,专管五台山的耕云播雨。人们感激他为五台山地区造福,就为他建造了庙宇,五峰山也改名叫作清凉山了。康熙年间,为百姓祈雨方便,遂在这个万佛阁建了龙王殿,把五龙王从北台请下供于殿中。“五爷”也成了“广济龙王”,又成了文殊菩萨的化身。康熙帝赐了五爷一副龙袍和半副銮驾。

五爷庙又称万佛阁,或广济龙王庙,坐落在五台山寺庙集群区中心区。它承担着民间风调雨顺的职能,寄托着当地百姓祈盼平安吉祥的愿望。比起其他各大寺院里庄严肃穆的菩萨们,它更亲近群众,这也是为什么在善男信女们的心目中,它几乎成了有求必应的象征,上五台山烧香的人大部分都是冲着五爷庙去的,这里是整个五台山香火最盛的寺庙。

据说五爷本是黑脸,因为是文殊菩萨的化身,所以就变成了金脸。民间传说总是能附会的。

文殊菩萨化成的五爷很喜欢看戏,所以在五龙王殿的对面便修了一座古式戏台,专门为五爷演戏,许多来还愿的信徒会给五爷点台戏。说是五爷喜欢看戏,在民间无论哪种酬神还愿的祭祀活动,总少不了表演各类舞乐,以娱神兼娱人,历代皆然。

2、中国四大佛教名山

中国四大佛教名山是指五台山、普陀山、峨眉山、九华山。分别是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的道场。《普陀山志》一曰:“佛经称地藏普贤文殊观音诸道场曰地水火风。为四大结聚:九华,地也(地藏);峨眉,火也(普贤);五台,风也(文殊);普陀,水也(观音)。”后世遂称九华峨眉五台普陀为四大名山。普陀山为观世音菩萨住处。五台山为文殊菩萨住处。峨眉山为普贤菩萨住处。九华山为地藏菩萨住处。

3、求什么最灵验

1、五台山最灵验的庙宇一共是有三座,其中香火最旺盛的还是五爷庙,这也是比较灵验的庙。五爷庙也叫万佛庙。是一座龙王庙。五爷庙在五台山的名气是最大的,每逢初一十五的时候就有很多人前来,时间久了就有了祈雨、唱戏、赶集等一系列活动。

2、第二座寺庙就是菩萨顶。菩萨顶创建于北魏,每一代都会重新修建,在蒙藏教徒进驻五台山之后,大喇嘛住在菩萨顶,于是菩萨顶就是五台山黄庙之首。在菩萨顶的东院过厅和后院有两座汉白玉四棱柱碑,这上面的被问就是康熙帝手书,上面有汉、蒙、满、藏四种文字。

3、最后就是殊像寺了,这里有送子观音,一般大家都是过来求子、求事业或者是求智慧。这里香火也是比较旺盛的。

五台山景区门票价格:http://www.k1u.com/trip/19828.html

五台山景区交通路线:http://www.k1u.com/trip/43402.html

五台山景区游玩攻略:http://www.k1u.com/trip/37333.html

五台山景区附近美食推荐:http://www.k1u.com/meishi/116425.html

五台山景区附近住宿:http://www.k1u.com/trip/17714.html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