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这些特征的人(行善脸上就有阴骘纹)

菩萨多慈眉善目,那是因为多怜悯。

阎王总面目狰狞,那是因为多杀戮。

所以你照照镜子?你和想象中的你一样么?

佛教《无常经》曰“世事无相,相由心生,可见之物,实为非物,可感之事,实为非事”。意思是说,我们所见的所谓事物、所感觉到的事件,其实都是假的,都是内心所产生的。面相学其实就是通过观察表象来推测内心,预测未来。人的五脏六腑都对应在脸上,五脏六腑蕴含的能量的多少,会直接影响一个人的容貌。例如肝气不足的人,容易萎靡,其实也是日常生活无规律的写照。所以经常有人会说,你怎么看起来无精打采?

相反肝气过旺的人,容易急躁,也就是日常生活过于激进。咱们听说过一句,你的脸上写满了野心。除了面相学,行为主义心理学也强调了意识对行为的作用。

在行为主义心理学中,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变化的各种身体反应的组合,这些反应不外乎是肌肉的收缩和腺体的分泌。它们有的表现在身体外部,有的隐藏在身体内部,其强度有大有小。

而心理学的任务就在于发现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联系,这样就能根据刺激而推知反应,反过来又可通过反应推知刺激,从而达到预测和控制行为的目的。

美国心理学会主席班图拉强调了人的心理的主观能动作用,表明人具有理性认知的能力,能合理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这也给我们关于意识的不外露及真实性格的挖掘有着重要启示意义。

也就是说,你可以做你自己,也可以不做你自己。你可以控制你自己,控制的好坏来自于你的主观能动。别人也许发现不了。

人格面具,这个词来源于希腊文,本义是指使演员能在一出剧中扮演某个特殊角色而戴的面具。人格面具是荣格的精神分析理论之一也被荣格称为从众求同原型。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认为,集体无意识的内容主要是原型。原型有四种最为突出:阿尼玛、阿尼姆斯、人格面具和阴影。

荣格在《原始意向和集体无意识》一书中写道:人格面具是个人适应抑或他认为所采用的方式对付世界体系。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的人格理论认为,我们外在所表现出都是与自己内在不一样的特征,其目的在于让周围的人接受自己。

而每个人外在的表现都和内心有差异,这也是人类的“集体潜意识”之一,是一种共性的“原型”。更直白地来说,就是一种性格的修饰,就跟咱们的P图软件一样。

我们的性格也可以被美化,也就是我们看上去可以更真善美,但我们实际上是有很多丑陋的存在,不过不想给你看。荣格的分析心理学在人格上的应用在于人格有对立面。我们的天使面和我们的恶魔面其实也是我们内心的组成部分。

成长就是不断形成新的人格面具的过程。人格面具越多,人格越丰富,越能适应不同的环境,顺利地与各种各样的人进行交往。我们每天会选择不同的面具示人,示不同的人。一个人格面具就是人格的一个面,或者人格在时间线上的一个截面,通俗地讲,就是一个人在某个时段的心理表现。它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人,只是没有过去和将来。

“此时”,他用了这个人格面具,过去和将来,他可能会用别的人格面具。

所以,人格面具具有与人格相同的结构和内容。它是知、情、意的统一,有自己的人格倾向和人格特征,如需要、动机、兴趣、爱好、能力、性格等。

比如,我喜欢的人喜欢安静的人,所以喧闹的我在见他时就暂时少说话。又比如,我讨厌的人特别喜欢我穿裙子,于是喜欢穿裙子的我每次都是穿着裤子见他。

人格面具与阴影这对原型,人格面具是我们愿意在他人面前呈现出来的特质与行为方式,这是个体顺应了集体无意识的部分,与之对应,阴影是那些被排斥的部分。

但如同荣格梦中所揭示的,阴影是属于个体的一部分,蕴含着巨大的能量,个体必须面对阴影才能完成人格的整合。其实阴影也就是面具的另一部分。

我们经常说哎呀这个人怎么看上去温温和和的,怎么突然就歇斯底里起来了呢?再有一些什么人面兽心,衣冠禽兽其实都是人格面具和阴影的折射。

按人格面具被接纳的程度,可以分为正性面具和负性面具。正性面具也叫积极面具,就是积极、进取、正面、乐观、令人喜欢的人格面具,如军人面具、医生面具、进取者面具、正义者面具、拯救者面具等。负性面具也叫消极面具,就是消极、退缩、负面、悲观、令人难过的人格面具,如歹徒面具、乞丐面具、病人面具、抑郁者面具、自私者面具、迫害者面具、受害者面具等。而我们下面就是举例子说明令人难过的负性面具,也就是恶魔面。

  • 善妒的自己人

喜欢落井下石的人早就丢掉了基本的同情心,内心善妒,你要是和他当朋友就得小心了,你要是一辈子都过得好还不要紧,他会继续当你的朋友,一旦你落难了,他不仅不会援助之手,还会去踩一脚,巴不得你一辈子爬不起来。你的生活中有见到过一些人么?经常说风凉话。或是我们周围催婚的三姑六婆,或是卿卿我我的塑料姐妹花们。

随点随炸的炸药包

人在极端情况下都比较容易暴露出自己的本性,而生气,就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例子。很多时候,人一生气就变脸,不是因为他生气才变得不像原先的他,而是生气时才暴露出他的真面目,平常只是些伪装罢了。要想看清一个人的人品,不是看他高兴的时候如何待人处事,而是要看他生气时如何对待别人。

有句话说得好,读书人多有书卷气,温文尔雅。其实也就是说书可以让人更加从容安定。见识多了,也就不急不躁。生气来源于无知,知多了,自然就内心富足祥和。

  • 楚楚可怜的伪弱者

傻白甜和绿茶biao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叫喜欢扮演弱者的角色,让你对她心生同情,让你不忍心拒绝她的任何请求,就因为这个,你不知道被道德绑架多少次,每次看在她柔弱的份上忍不住帮他,可是你在帮完后又后悔不已,觉得自己傻透了。

  • 冷血的施暴者

一个人对待生命的态度,就是他真实品质最好的体现和揭露。我们可以从他们的生活细节中观察。一些人一直都以自我为中心,对待生命都是不屑一顾,随手折花,随意踩踏草坪,对手无缚鸡之力的弱者也是冷酷无情。从无生命痕迹的植物到有生命特征的动物甚至是人类,都是莫不关心,随意伤害甚至以此为乐,比如虐猫事件,比如N号房事件。

  • 打你骂你是我爱你的方式

一个人的品性,对外人是看不出来的,对家人才能表现的一针见血。因为只有在安全范围内对待自己熟悉的人,才可能完全暴露自己的品行。他对外包装得很好,但却因为一些小事,一生气便对亲密的人破口大骂,大打出手,这样的人,人品如何,可见一斑。比如逼父母给钱花销的留学生,比如前些阵子家暴的某著名运动员。

  •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理面具,这是一种自然的防御

防御是一种心理活动,它通常是用以防止各种各样的念头、强烈欲望、情绪甚至是其他的防御进入到意识中;

有时,某些防御方式,比如认同,也可以被用于心理结构的发展。

在荣格眼中,如果一个人过分地热衷和沉湎于自己扮演的角色,如果他把自己仅仅认同于自己扮演的角色,人格的其它方面就会受到排斥。就是找不到自己了,自己丢了。

一个人自我认同于人格面具而以人格面具自居时,这被称为“膨胀”。也就是我好像成为了我喜欢的那个人。

受人格面具支配的人,就会逐渐与自己的天性疏远生活在一种紧张的状态中,如果某个人格面具过分严重,那么它的发展就必然以牺牲人络结构中其他组成部分的发展为代价,就会对心理健康造成危害。更有甚者,出现多重人格或者精神分裂。

荣格认为:过度膨胀的人格面具必须受到抑制,以使一个人天性中的其它部分重新赢回自己的地位。

认识你自己。成为真实的你,使内隐的自己清楚明白地显露出来。

用荣格的话来说,这意味着要克服父母和文化环境所施加的影响,脱去“人格面具虚假的外包装”,放弃自我防御,并不是把阴影投射到他人身上,而是努力认识它,让自己不同人格之间达成和解。

这个世界,大家都在伪装。你看到的别人戴着面具生活,却不知道自己也有人格面具。认识别人的也需要了解自己。

多思考,多理解,听从自己的声音,唤醒沉睡的灵魂,实现人生的超越。只有回归你自己,你才能成就你自己。

作者 | 汤先生

编辑 | 汤先生

参考资料:Psychological bulletin

各位看官好,我是汤先生,假如看我文章让你觉得脸上有光,说出去倍有面子,不妨留下你的点赞和建议,我都会看,求关注!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