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生在苏杭
首先,这是一句民间广为流传的俗语,重点落在后一句话上,很有可能是最早出自洛阳当地人之口,那么为什么这么说呢?接下来就简单给大家解释一下这两句话的大概意思,希望对大家理解有所帮助~
“生在(于)苏杭,指苏杭地方环境和风景好,适于生活,宁愿出生在苏杭江南水乡;
葬在(于)北邙”,指洛阳城北的北邙山风水好适于下葬,死后一定要葬在北邙山。
这句话在洛阳当地流传很广,具体由来暂不可考,据推测是北宋传下来的。首先北宋建都东京(开封),很多有名的官员选在洛阳养老,甚至死葬洛阳,因此洛阳是一块不错的风水宝地~
此外,这种说法的形成也与当时文人墨客及士大夫的推崇有很大关系,我们再联系当时的社会历史大环境,我们可以知道苏杭地方真正开发变得繁华基本也就在宋代前后,也就是说当时在宋代,苏杭地区是没有洛阳、开封一代繁荣,当然这就更容易理解了,因为当时大宋的都城就在今天的开封、洛阳一带。
那么问题又来了,洛阳(北邙)是因当时特殊的政治历史环境和士大夫文人的推崇而名声鹊起还是事实如此呢
我们知道洛阳地处中原,作为九朝古都的洛阳,必然会使得当时的大批王公贵族葬于附近,但是洛阳西面和南面都是石头山,东面虽有平原但是易涝,因此北边的北邙山作为中原地区唯一的黄土山就被选中了,这么说来,北邙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就了其适合下葬的说法。
随着历史的演变,后来人人争相以死后葬在北邙山并以在北邙山上有自己的冢为自豪,这就成为了一种群体性的行为了,不需要理由,北邙山必然是最适于安葬的地方。
这大概就是这句话的完整理解,以至于慢慢流传下来,甚至成为了人们耳熟能详、挂在嘴边的一段历史佳话。
洛阳哪家陵园风水比较好?
洛阳本就是中国著名古都,帝王将相陵寝选择修建在北邙山就是靠近都城。此外,邙山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也符合中国人数千年来笃信的风水堪舆之说。
洛阳地区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摇篮,洛阳是自夏以降的13朝古都,是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因此汇集了多个朝代的帝王陵园,王侯将相也都选择安葬于此。
邙山第一次作为大规模的丧葬之地是在北魏,在此之前多是王侯将相修建的陵墓,东汉光武帝刘秀、汉章帝刘炟和汉和帝刘肇的陵墓都修建在邙山。曹魏皇帝也安葬在此,西晋几位帝王陵墓也在此。因此晋代诗人张载慨叹:“北邙何累累,高陵有四五。借问谁家坟,皆云汉世主”。
魏孝文帝实行改革,将都城从平城南迁洛阳,并下令“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于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汉唐将长安、洛阳称为西都、东都,但是洛阳与长安的政治地位又有所不同。从历史来看,在唐代的相当长一段时间,东都洛阳地位较西都长安低,长安是博取功名富贵的进阶之地,而洛阳则是贬谪或者失意返乡之地,政治上失势的人多会选择退居洛阳,比如白居易。当他们死去时,自然就会选择邙山作为人生的归宿。
除了帝王将相选择安葬在都城郊外的原因之外,邙山的地理条件也是成为古人理想葬地的重要原因。
从邙山的地理位置说起,邙山南北十六公里,东西三十公里,面积约有五百平方公里。它地处黄河南岸,是秦岭的余脉,崤山的支脉,可谓是“枕山蹬河”,这是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再加上地势高,视野开阔,土层深厚,土壤紧硬密实,可以说是最适合安放墓穴的地方。所谓“生在苏杭,死葬北邙”。
洛阳孟津县凤凰山生态纪念园.
山不再高,有仙则灵。凤凰山生态纪念园位于北邙主峰之一,北枕黄河,南眺洛水,矗立在两河之间,上位首阳山,保佑子孙后代,面照万安山,福荫世代平安。靠山面水,藏风纳气,
凤凰山的风水格局,是典型的龙凤结穴之地,是河南合法批准的公墓。
“生在苏杭,葬在北邙”北邙山原名邙山,因位于洛阳北部,因此称之为北邙。
上图_ 北邙山图
北邙山墓群的发现源于1905年,清朝修洛潼铁路经过洛阳,在邙山段工人修路时发现挖到东西,这才发现了数量庞大的陵墓群。
“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那么北邙山上到底有多少古墓呢?从2002年开始的洛阳邙山陵墓群考古,经过系统的调查与勘测,推算邙山陵墓群多达数十万座,可谓遍地是古墓,当地还有一句戏言——“跺一脚就惊动三皇五帝,刨一镐满是秦砖汉瓦”,直至现在从北邙山附近的公路上行驶,还能看到旁边田野里的封土堆。。
北邙山不仅古墓数量庞大,更有无数帝王贵胄埋葬于此,在考古中发现光帝王墓就有24座,时间跨度从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后唐共六代,在这些帝陵中,有东周历任天子的帝陵,有大名鼎鼎的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原陵,当地称之为刘秀坟,也有促进北方民族大融合的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的长陵……
上图_ 汉光武帝陵,古谓原陵,当地亦称“汉陵”,俗称“刘秀坟”
上图_ 汉光武帝陵,古谓原陵,当地亦称“汉陵”,俗称“刘秀坟”
为何北邙山会成为古人最青睐的埋骨地呢?
一、地理原因
自古以来中原兴盛土葬,而好的土葬的地点必须符合几个条件——土厚、水低、干燥、缓平。土厚可保障挖穴顺利,水低可防止墓穴潮湿,干燥可杜绝虫蚁丛生,缓平可保障棺木稳当。
《河南府志》记载:
自北邙山之首白马山,往西到神尾山,凡三十三峰。经渑池、新安、洛阳、孟津、偃师、巩县六县,东西长三百八十余里。
作为秦岭余脉,北邙山海拔300余米,地处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的过渡带,黄土区的风尘沉积以及平原区的流水沉积共同形成了北邙山,说是山,但地势平缓,中间高四周低,无高山遮掩,无沟壑纵横。
土质由黄土构成,土层深厚、粘结性佳、质地坚固、密度紧实,独特的地质结构造就了北邙山渗水少、土壤干燥且不松散的特性。
上图_ 《河南府志》含多个版本,顺治、康熙、乾隆各有不同版本流传。
二、历史原因
北邙山地处洛阳北,黄河南,既紧邻花团锦簇的千年帝都,又俯瞰滚滚流逝的黄河。而洛阳地处中原地带,从东周开始一直到盛唐,作为十三朝古都,造就了独特的政治经济地位。
古都洛阳汇集了无数的帝王将相、达官显贵、富商巨贾、诗书大家、僧道名流,由于古代的防腐技术有限,这些人逝去后只能选择在故居的附近下葬,都城繁华,自是不适合下葬,那么离都城近地理位置又好的北邙山便成了首选之地。
君不见自从盛唐以后的朝代不再定都洛阳,北邙山也不再出现帝王陵。
同样的情况在古都附近都能出现,西安、南京皆多古墓,明清两代的帝陵都多在北京附近,全都是同样的原因。
心理学上有种说法叫从众效应,是指人们自觉不自觉地以多数人的意见为准则,作出判断、形成印象的心理变化过程。
上图_ 北邙山风光
上图_ 北邙山风光
北邙山成为历史上著名的埋骨地何尝没有此种原因在里面,除了最初的东周八任周天子,而后东汉5座帝陵,曹魏1座,西晋5座,北魏4座,五代后唐1座,这些帝陵都选择了北邙山。
帝王选择下葬在哪个地方有诸多因素考虑,对于普通官员及民间豪绅来说,能被帝王选择的地方一定是风水宝地,能与帝王葬在同一区域亦是荣幸,因此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葬在北邙。
《礼记·檀弓下》记载,“葬于北方,北首,三代之达礼也,之幽之故也”礼记成书于汉代,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这里记载了汉代祖先的葬俗,可见在汉代及以前,人们就认为将逝者葬于北方是比较好的,而邙山恰巧位于洛阳北部,符合古人的丧葬习俗。
上图_ 《礼记》,据传为孔子的弟子们所作,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
三、风水原因
晋代郭璞被认为是风水的开山祖师,在他的名著《葬书》中关于风水这样写道:“葬者乘生气也。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此论断被认为是中国关于风水的基调,正是因为这句话,才有了风水一词。
人在刚逝去时,被认为处于阴阳交界,这时产生的生气会遇到风会随风而散,遇到水会被停聚。有了山岗可阻风吹散,有了河流可聚拢而积。
北邙一带可谓是“北枕邙山南蹬洛水”,靠山面水,藏风聚气,这是陵墓的绝佳风水宝地。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山意味厚重,水意味灵动,山为阳,水为阴,邙山位于崤(xiao,二声)山支脉,黄河南岸,洛河、伊河汇入黄河的交界地带,既依山傍水又枕山蹬河,古人评洛阳为“山河拱戴,形势甲于天下”,北邙山借洛阳地势,何尝不是如此。
邙山为秦岭余脉,秦岭为昆仑余脉,昆仑自古被认为是中国龙脉的发源地,因此邙山也认为是在龙脉上。
且北邙山是道教的七十二福地之一,相传老子和全真教王重阳都曾在北邙山驻足,道教擅长风水,因此更让人们信服邙山是风水宝地。
上图_ 王重阳(1112-1170年),全真道开创者,咸阳(今陕西咸阳)人
红楼梦中有两处提到北邙山:
一处为第1回——“三劫后,我在北邙山等你,会齐了同往太虚幻境销号。”
一处为第97回,李纨因黛玉亡故而叹息“小小年纪,就作了北邙乡女”.
林黛玉当然不葬在北邙,这两句话能看出北邙对古人来说是亡人的好去处。
正是由于邙山大量的帝陵王墓,自古代起就是盗墓的多发地,甚至形成了专门的盗墓工具洛阳铲。
笔者近日有幸到汉光武帝原陵缅游,园内封土堆高高矗立,活了几千年的苍柏仍鹤发松姿,在风中静静的看着今人。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文:尔雅
参考文献:《河南府志》、汉代戴圣《礼记》、晋代郭璞《葬书》、唐代王建《北邙行》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