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山环水抱"为什么是风水好格局
古人经常讲:山环水抱必有气,是风水的好格局。如果从中国的大地理环境背景来讲,中国的东部人口经济发达的,河网水系发达,降水丰富,属于东亚季风气候,冬季刮东北季风,夏季刮东南季风。冬天东北季风从大陆上吹过来冷而干燥,夏天东南季风从太平洋吹来暖湿的水气。
山环水抱必定要求建造房子的地方在偏北方向有山脉阻挡,冬天才不会被冷空气侵袭,而房门开在偏东偏南方向,一方面有利于采光(我们位于北半球大部分的纬度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太阳光从南方照射过来),另一方面在在闷热的夏天有利于从海洋上带来凉爽的海风,使人感觉身心舒服。这是从气候、光照、气流来考虑的。
其实山环水抱,还体现出的另一个风水格局是;好风水的建筑一般在外观都体现出半圆形,圆形、有弧度、或者包围性,或者凹形。为什么会这样的呢,我们中国古代传统建筑客家土楼、北京典型的四合院、闽南的传统建筑以前也是每家都有一个小天井。为什么会选择这样的建筑格局呢, 一个是体现有包围性,给人感觉安全感,抵御外界的入侵,还有体现出住在里面的人的团结性,另一个方面还体现出开放性,都有一个大的开口面向天空,从采光方面里面的住户往往比较多,这样基本每个房子可以接受到光线。这是最表面的解释,但是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风水学上的解释,就是凹型,圆形的建筑格局有利于聚气,产生对人类有利的气场,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可以发现现在的雷达装置都是用半圆型的,现在的天文射电望远镜都是半圆型的,而且是凹进去的半球,面对的是宇宙空间,这样的目的是有利于吸收天气,也就是吸收宇宙中的天体发射到我们地球上的各种有利的电磁波,产生有利于人体健康的好气场。我们古代的传统建筑估计就是不自觉的懂得了这样的建筑格局对人是有好处的,但是只是不懂得现在的科学解释。其实这样的好风水格局也体现在我们看到的佛教的禅修,佛教的佛像佛祖、菩萨很多都是做在圆形的中间凹进去的莲花宝座上,和尚禅修,道士修炼闭关都选择两腿盘起来类似圆形的坐法,我估计这样也是有利于吸收和聚集好的气场。而我们现在的建筑深收西方建筑学的影响大部分的高楼大厦都是采取方型的建筑,钢筋混凝土的城市森林,每个家庭都生活在一个鸟笼似的环境中,体现出的只有包围性,封闭性,缺少开放性,所以住在里面的人性格容易孤僻怪异以自我为中心,而不像以前的中国传统建筑一个土楼一个四合院里面住的人多,交流多。这是对人心理性格的影响。另一个方面,现代的建筑都是方型的建筑有很多棱角,缺少过去建筑那种弧度的曲线美,给人以呆板,冷漠的感觉,传统风水认为曲线只一种美丽。谈了这么多,我觉得山环水抱是蕴涵着很多科学、美学、天文学等方面的道理的,有写得不好或者不对的地方请大家多指正。
风水学背山面水、山环水绕汇聚生气“山环水绕有生气”、“山环水抱,其地吉祥”就是重要的规律,而且是在优选住址时,首当其冲的选择。这已被古今中外的都市乡镇选址和名人故居所证实。 因为风水生气是“遇风则散,界水则止”,所以山环水抱可以保存、收拢宇宙之生气。地球上的动植物要想较多地接收宇宙之气,也得具备一个理想的地形。什么样的地形好呢?仿生学告诉我们:一个铁锅状、喇叭状的地形好。
人类选择好的气场——山环水抱,是一种直觉的“仿生”。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一番生机盎然的大自然,就会发现形形色色的植物也都长有圆形、喇叭状的叶片是接收“天空生气”之形状。植物的叶片,大多数是勺形,往往还向上翅,而且它们与整个植株构成一个面向太空的环状。莲花之王——王莲的叶子状如大澡盆,是个完整无缺的绿色微波接收宇宙生气之物。 九宫八风再看花朵,它们大多是由汤匙状的花瓣拼成喇叭状,有的甚至干脆就是个完整的喇叭状,牵牛花最典型,“喇叭花”由此而得名。 众所周知,植物叶子和花朵的功能是光合作用。但若以风水的思维方式及大宇宙观点考虑,它们之所以不是扁平的而是勺状的,则是为了接收更多的宇宙之气。风水宝地聚气之地也以这种形状为佳。山环水抱。以投身一个天然的较强气场,或者以土石建筑仿造一个山环。山环,是接收宇宙生气,而“水抱”也是迫使这生气不致飘散。这就是对“山环水抱必有气”的理解。
山环水抱是蓄气场,必是方整环状为好。山环的方向据《内经》中的“九宫八风”则是理论依据,西面需要有山,挡住西面的“刚风”。同理,西北应有山挡住“折风”;北面应有山挡住“大刚风”;东北应有山挡住“凶风”。这样一来,恰是风水学提倡的规整环山了。
古代中国人认为,宇宙活力是“气”生成的。《管子·枢言》说:“道之在天者,日也;其人在者,心也,故曰:有气则生,无气则死,生者以其气,生者以其气。”认为人活气行,人死气绝;世上万物都是气的生化结果,天上的星辰,地下的五谷和人的福寿天祸均与气有极大的关系。堪舆术的理论正是以阐释“生气”而架构的,所以古人安居必择“生气”旺盛的“藏风聚气”之地。堪舆家认为,“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见郭璞《葬经》);清人范宜宾进一步解释说:“无水则风到气散,有水则气止而风无,故风水二字为地学之最重。而其中以得水之地为上等,以藏风之地为次等。”意思是近水且靠山背风,生机盎然的地方总是好的居处。堪舆家以相地中风与水这两大要素概括这个理论,因而后世“风水”一词便成了堪舆的代名词。
风是古人最感兴趣的现象,他们认为这是山林水泉之间神奇精灵的活动,下面是庄子对于风声的写实:
子綦曰:“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是唯无作,作则万窍怒呺而独不闻之寥寥乎?山林之畏佳,大木百围之窍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激者,謞者,叱者,吸者,叫音,突者,咬者,前者唱于前,而随者唱喁,冷风则小和,飘风则大和,厉风则众窍为虚,而独不见之调调之刁刁乎!”
“气是地表固态、液态和气态转化活动的中介,地表生命体最活跃的因素。他变化多端令人莫测;他无孔不入,神变万端。有了风水的“气”,世界也有更加千变万化了。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