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出现蟋蟀风水(家里养蟋蟀对风水好吗)

拙园老人是晚清北京的蟋蟀养家,《虫鱼雅集》即出其手,刊于光绪甲辰,即1904年,在众多蟋蟀古谱中,此谱属于最为精到的北方虫谱。

拙园老人名荣廷,字虞臣,号问竹主人,又号拙园老人,隶内务府正白旗。

荣廷先祖为蒙古族,姓博尔济吉特,系成吉思汗后裔,清初即入内务府,赐汉姓尹。内务府旗人姓氏,称谓须同呼汉姓,且将姓氏置于名后,称某某家,故时人称为“荣尹家”。荣廷为咸丰癸丑科进士,年轻时曾在河北邢台主持过水利工程,光绪十七年外放苏州织造,但他在苏州任上的时间可能不长,《虫鱼雅集》中记录过光绪甲午年他得到过一只易州秃背虫,从早秋直到晚秋打将军,胜三十余盆,名震京师,次年众养家皆四处觅购秃背,竟无一出将者,可知当时他生活在北京。从秃背虫的情况,亦可反映出风水轮流转之理。

荣廷官至内务府坐办堂郎中。光绪时内务府大臣只应虚名,权力实归堂郎中,所以他是掌过实权的。荣廷家族世代为内务府官员,两百年下来,家族累世资产自然不小。据《虫鱼雅集》自序所述,他庚子年称病辞官,引水入园,蓄虫养鱼,名其园曰“赏心乐事园”。

拙园老人宅邸在地安门东拐棒胡同。其兄荣诰亦内务府人,两家分寓拐棒胡同南北二院,宛如《红楼梦》中宁、荣东西二府。文物鉴赏家、藏墨名家尹润生先生即荣诰的嫡孙,拙园老人的侄孙。

拙园老人除著有《虫鱼雅集》外,另有《拙园灯谜草》《吴下诗存》,也是风雅之人。前些年尝见一册页残本,是题赠给拙园老人的,其诗酒酬客的生活可见一斑。

题赠拙园老人残页

《虫鱼雅集》记录了拙园老人的诸多养虫心得,但是放在今日,读者读起来却有很多不解,曾有数人向我表达过疑惑,尤其是涮罐,今日已很少有人采用。文中有关养法部分节录于下:

选盆

盆须陈盆,新盆有火气,虫体受伤。初秋用高大凉盆,万礼张瓦罐,名曰马蹄盆,最为得用。后秋用细泥小巧之盆,均须陈旧,且罐底务宜活土底,汕时渗水;死底汪水,无益蟋蟀。

择地

初秋须安盆于宽敞地方,不可置之窝风之地。有南抱厦、南廊子固妙,不然亦须在南墙阴凉之处,务使虫白天得风,夜晚受风露之气,方能出长。节气渐凉,桌子渐挪,迨至霜降节后,须用搭晒工夫,夜间盖被,大冷方可进屋,亦须静室,不可入有火屋中,十分大冷,或用汤壶煨之尚可,煤火断不可见也。

饲食

调水

虫乃湿生之物,水不可离也,有饮以露水者,亦不必过于讲究,三伏雨水尽可。尝云:“水长骨头食长膘,不见金风不下腰”。故水万不可缺少。初秋用大瓷水槽饮之,后秋换小水槽,缘虫性越冷越爬水,恐其水浸肚皮,虫受伤也。……

汕罐

汕罐不可用井水,凡养虫家必收三伏雨水,以备饮虫汕罐,初秋蒙头水透汕,中秋后只汕罐腔,霜降后只铺罐底,无论寒暖,每日须汕,不可间断。罐子要潮润,串子要干洁。……

早秋用“高大凉盆”,历代古谱皆言及于此。但盆有南北之分,南盆北罐,厚薄差异甚大,南盆中壁薄者仅三五毫米,北罐壁薄者也得有10毫米,多见12毫米以上。厚薄不同皆由于南北气候差异,因地制宜。南方气候潮湿,昼夜温差小,入秋慢、降温缓。古时没有空调,早秋时节南方湿度很大,薄壁盆的好处是吸潮较少,如果用厚壁罐,蟋蟀罐就成了吸潮之载体,湿气久久不散,于虫不利。这也是南盆不搪底,或搪底土石灰含量很高的原因。

北方入秋后日夜温差大,一夜金风起,温度即可骤降,厚壁罐起一个缓和的作用,使温差不至起伏过速。

涮罐是一个持续的行为。北方天气一入秋,干爽之气很快就来,但也每年早晚有所不同,早秋涮罐,保潮的作用不是主要的,主要的还是为了降温。“初秋蒙头水透汕,中秋后只汕罐腔,霜降后只铺罐底”,玩法挺猛,但需要注意的是,拙园老人是在院里阴凉之地养虫,大约是养在南抱厦或南回廊,并不养在室内,“务使虫白天得风,夜晚受风露之气”,而且为了透风,盆盖加垫片,潮气可以散去。另外值得注意的就是底和罐的配合,拙园老人所提到的万礼张盆,以糠胎而著名。我曾经留意过清末北方虫盆搪底的情况,石灰含量也是比较高的,这大约就和涮罐的这个养法有关,使之不会吃过多的水。

老北京蛐蛐罐搪底讲究慢喝水,不能汪着,也不能一下就迅速渗进去,这是鉴别罐底吃水度是否合适的一个标准,但是也别视为金科玉律,也要看自己采用的罐体的致密度以及养法。当下的天津罐大多过于追求美观,以至于致密度过高,透气性不够,这样在养虫时必须加风签,不然对豢养蟋蟀不十分有利。也有的虫友,不管盆罐致密度如何,回家先把罐子用虫茶、儿茶煮了,天津人管这种罐叫作“茶老”,本来是用来遮丑的,罐子烧花了,茶老上色,可以保持管子观感上的一致,真玩老罐的最讨厌的的就是茶老。用于养盆处理,如果罐子过透,如此做确有必要,但是如果罐子本身就过瓷,如此做法未必合适。还有些朋友喜欢盘罐,没虫的季节,抽空就拿块粗布对着罐子就一阵猛搓,罐子锃光瓦亮的倒是漂亮,不过气孔可就都堵死了,爱物之心固然可嘉,如果是作为观赏盆,倒也无碍,但如果是养盆却很是不利。

罐子过透,比如一些瓦盆,容易将虫提干、做焦,我也见过一些传下来的老罐确是如此,估计当初采用的是干吊法,这种罐就是为了做笼形专用的,并非正常的养盆。

蟋蟀本身并不喜欢十分干燥的地方,逮过蛐蛐的就应该有感受,十分干燥的地方不出虫,或者说存不住虫,蛐蛐喜欢有潮气,润而不湿的地方。现在都住楼房,跑了虫,根本不用急着去搜寻,虫不是去了洗澡间,就是在厨房水池边,等它自己放了叫,手到擒来,容易得很。心急的,则可以将拖把泡湿,放在通风之处,蛐蛐自己就会找过来,藏到里面。这说明什么?说明蛐蛐喜欢一定的潮湿度。

当下养虫,大都会使用空调,涮罐这个做法就要慎重了,空调一吹,过凉。如果想保持一定湿度的话,可以用毛刷在盆底刷水,如果采用这种方法的话,搪底的吃水度就要高一点,不然不吃水,没什么效果。

也有朋友使用湿度表来把握湿度,其实环境舒不舒服,蛐蛐最知道。每次开盆,观察蟋蟀的状态,如果每次开盆蛐蛐都在过笼顶上,说明罐底湿度大了;如果每次蛐蛐都在过笼之外盆地待着,或在水槽边乃至水槽上趴着,说明罐底湿度不够;都应予以调节。如果在过笼里待着,说明环境大致合适。

旧时北京养家都要求过笼数量是罐子的两倍,主要就是为了配合涮罐这个做法,刚涮罐之后罐内潮湿,但过笼却是干的,这样干湿有个配合,蛐蛐有的可选。干过笼会吸潮,要每天换,就是这个道理。换下来的,放置通风的地方风干,明日再用。

拙园老人的做法是每日涮罐不息,中秋涮罐腔而不涮底,后秋只铺罐底,为的是防止爪花干掉。但这种做法要有很好地控制,其实风险也挺大,不精细的话,有可能把虫养坏,卸砂着毛。并不是很好掌控。我觉得适当用毛刷刷水,把控性要好一些。

现代人养虫很早就给罐底铺衬纸,一是打扫起来简便,再一个是后秋防止蟋蟀冻了肚子。我很少用,没有太多心得。不过从拙园老人的文中看,直到霜降还在院里养,十分大冷天才进屋,而且还不用炭火取暖,只用汤壶。晚清的气候秋冬季节比今日要寒冷一些,可知老人家养功十分了得。

总之关于薄壁罐还是厚壁罐,罐子的透气度,搪底的石灰比例,底与罐的致密度之关系,养虫时是否涮罐,并无一定之规,全要根据养虫所在地的气候特点以及采用的养法而定,拙园老人提供的是一个北京地区晚清气候条件下行之有效的成功方案,今人倒不不必亦步亦趋,盲目跟风,一切还是要以自己用心体会,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