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树是风水树吗为什么(白银香树的风水意思)

冷坑位于河㙟镇的西南面、金竹大山脚下,是一条长达6.8公里、集雨面积达8.5平方公里、落差300多米的大山坑。冷坑离河㙟镇区20多公里,冷坑自然村人口约200人。

探访冷坑,是一个阳光灿烂的冬日。

车子出河㙟镇区北行,过神仙岭后西折,沿通向云帘村云雾大山的漠阳江源头的村道行驶,至瑶坑村猛然东折,崎岖陡峭的黄泥路在云帘小学旁边的大山,缠山而上,然后深深切过山坳,迎面是一个宽阔的山谷,这便是神秘而又神奇的冷坑了。冷坑中,草木丰茂,未遭砍伐破坏,是良好的水源林。

崎岖不平的黄泥路沿着冷坑山谷,向上蜿蜒。至冷坑自然村,山谷敞开,俨然一个小盆地,几间斑驳的泥砖瓦房老屋卧在边缘,一边靠着山坡,一边临着溪水,上山的黄泥路从屋边绕过。老屋相互勾连,斑驳、古朴,烟火味浓。大门口旁垒起的石磨、随意挂在墙上的用具、农具,以及屋顶正在飘扬的炊烟,自成一道风景。我们走进一间老屋,这是一间二进式、上个世纪在岭南农村常见的房子,中开一个大天井,厅堂上跃出一个小阁楼,一条斜式板梯倚墙搭上去。当时,屋主一家人正在厅堂中悠闲吃早餐,画面原始、自然、简朴而温馨,瞬间感动我们数位女同胞,纷纷在大厅中、在斜梯上拍照留念。

站在老屋旁边山溪畔,沿山溪上行方向举目远眺,高昂的鸡冠山,以及附近的一众山峰,立地顶天,高大、雄伟,但不嶙峋、峻峭。苍翠茂盛的树林从溪边向山头漫展,岭线柔和。

我们瞄着鸡冠山,沿溪上行,在鸡冠山脚一处被村民遗弃的寨场上泊了车,开始徒步上山。

拣开阔处,我们跨过小溪,双脚踏上神秘神奇的冷坑土地。

路,是羊肠小路,是冷坑村民新近循着原有羊肠小径修整出来的,可见,这里确实是人迹少至。小路依山就势,沿着山溪走向,在溪边逆向而上,忽上忽下,曲来折去,时而平缓,时而陡峭,路面自然、灵动而有趣。我们饶有趣味地看着景,说着笑,缓缓爬行,一张一弛的节奏消融了旅途的疲倦。好多时候,小路只能容一个人行走,有时候,小路走出之字型,人行其上,下面行人的头几乎可以碰到上面行人的脚。在这样奇特的环境中,我们一溜人延伸出一条长长的队伍,立马让人想起电影中那些游击队员在山区中转战行军的镜头。

越往上走,树林越密越茂盛。冷坑树林的生长形态,在我们见过的树林中,是比较独特的。由于冷坑四周是高耸的山峰,而且生长在坑谷的斜坡上,阳光雨露有限,为了争夺有限的资源,那些树木,不管大小,都使出浑身解数,使尽吃奶的劲,齐刷刷地昂首向天。在其树冠,那些树木交枝叠叶,如盖一般罩在树顶上,遮天蔽日,播下无边浓荫,人行走林中,晴天阴凉,夏天无暑。我们进冷坑时,正值阳光灿烂,但在林中行走的我们,犹如走在温室里,只偶尔在溪谷中树木的疏朗处,才可见到从树叶缝隙筛下的、斑斑点点的阳光。树冠树叶下面,一棵棵树杆无一例外都是瘦条高挑,且很少枝节。树头上,腐叶堆积,杂草、小灌木稀罕。想想也是,在那遮天蔽日的环境中,小草小灌木还能生存么?倒是一些阴生植物,如野芋、野葵、野蕨草等,却蓬蓬勃勃。我们在林中也见到了金线莲、五叶神、板蓝根等珍稀植物。禾雀花藤不时可见到,那些小如小指、粗如小腿的禾雀花藤,仿如长蛇过树,在树林中勾来搭去。设想一下,春暖花开时节,在那些长藤上,挂下一串串仿佛串联的小鸟一般、色彩鲜艳、灿烂的禾雀花,置身 听听花开的声音,那该是多么浪漫写意呀!在冷坑的林中穿行,也会让你深深体验到,要在自然界里生存是多么的不容易,植物们以生命演绎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是多么残酷与无情。

溪水是冷坑的灵魂。从高山走下那道清澈的溪水,随着溪谷的起伏跌宕而起伏跌宕,忽起忽落,忽大忽小,淙淙的水声,主宰着、也兴奋着这片静静的林子,以及在林子里行走的我们。山谷和这片林子,因溪水而灵动,而生气,溪中的泥尘腐叶杂质什么的,都被川流不息的溪水冲刷带走,溪谷溪水显得异常清洁澄明。可以说,冷坑这条小溪是一条性情的小溪,但此时却无关风月,惟关乎清水和石头。那些滚在溪谷大大小小的石头,千奇百怪,形态各异,加之溪水的塑造,更显其姿彩。

而值得好好看一眼的,是冷坑溪谷中的不少石头上,都长着金黄色的苔藓,特别惹眼。跌宕起伏的溪水,状人状物千奇百怪的石头,以及溪水奇石不厌其烦地演绎着的“清泉石上流”美景,不时地挑逗我们的眼球和思绪,引发阵阵大呼小叫,我们常常开小差,脱离小路,爬下溪谷,掬一捧溪水洗脸,清凉入心;坐在石头上,定格一张玩水的照片,收获一片童真、玩心。如此状态一直持续到东坑和西坑的交汇处,在交汇处,我们兴奋激动被瞬间点燃。西坑坑口,一道飞泻而下23米的山溪水,撞击着小潭,水雾飞扬,水声远播。惹得大家齐齐趋赴潭边,呼叫欢笑,摆甫拍照。诚然,如此的小瀑布委实不算啥,但毕竟是我们一路走上来所见到的、最壮观的瀑布,我们没有理由不激动、兴奋一回。

据河㙟镇文化站长罗振生介绍,西坑上还有六七道非常壮观的瀑布,但因山岭陡峭危险,我们无法前去观赏。虽然留下遗憾,也为再来冷坑留下了足够的理由。

我们继续沿东坑往上走。路越来越陡,林木也渐渐稀了,至山腰上石架盆地的风动石处,林子不再连绵成片,分化成一摊、一丛的。

风动石隐于几丛树木中,一块重30多吨重的石头,搁在另一块巨石上面,鬼斧神工,据说大风刮过都会摇动,因而得名。我们站在上面照相时,非常明显地感觉到,石头在晃动。

高昂的大山在风动石一带拧了一下腰,拧出一个小盆地。从风动石往左走,我们见到一些被遗弃而荒芜了的宅居地、梯田,见到散落其中的、砌过屋的石头和大门基石,那些石头、小路,还残留着明显的烟火痕迹;在一个小水潭边,我们见到一座建筑简单的盘氏宗祠。据了解,瑶族盘氏的一支原来生活在这一带,后来因发生变故而迁离。

从盘氏宗祠过去,视野豁然开朗:白花茏顶峰和月亮顶峰远远地凹出一个宽阔的大山坳,山坳上,地势平缓、开阔,贴地的青草和稀零低矮的小灌木丛铺垫其上,营造出一派赏心悦目的高山草甸风光。草甸上没有高大成片的树木,零零散散、一棵棵挨近石头而生长的树木,大多数为白银香。此时,正是白银香果子成熟的时节,红彤彤的小果子缀在碧绿叶子间,有点神秘,有点浪漫。那些白银香树,呼应着那些稀疏散落的石头,错落有致,丰富着草甸的层次,活泼着草甸的气氛,增添草甸的情趣,延伸草甸的韵味,让草甸尽显妩媚、大气。站在山坳上,极目远眺,心旷神怡。而那笔架山,那海枯石烂,得了草甸的布景和映衬,鲜明而奇特,更会让你兴奋激动,甚至得意忘形,忘乎所以。

草甸向两边的山峰延伸,延向山顶,延向蓝天上高高飘着的白云。据说,只要爬上两边的山峰月亮顶或白花茏顶,都可以远眺河㙟镇和圭岗镇。 我都没有上去,再来冷坑的理由不由分说又增加了几分。

冷坑独特的地形地貌,造就了集高山、峻峰、陡岭、高山盆地、深坑幽谷于一体的独特的自然环境,营造出低温、温度大、温度相对衡定的高山深谷气候,为独特的自然植物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从而塑造了冷坑不同一般的高山草甸和次生原始森林,孕育了清澈纯洁的高山草甸山泉水,成就了漠阳江最高最美的源头。据罗振生介绍,在2016年1月,南方迎来冰雪寒冷,冷坑积雪明显,三四天不化。冷坑中那道川流不息的溪水,是漠阳江的一条支流,其源头在海拔700多米金竹大山的高山草甸上。他说,这里应该是至今发现的漠阳江最高的源头。

回来的这些天,每想起冷坑,心是总是暖暖的,塞满了神秘而神奇的画面,还夹杂着许多许多未解的好奇。好期待再次走进冷坑,走进那些神秘神奇里,走进那些未解的好奇中。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