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师斗法民间故事(真正的风水师不给人看风水)

正所谓“风生水起”,简单的四个字便涵盖了国内风水的内核,更展现了专属于国内人的“玄学”文化。

而最能代表国内风水文化的当属江西三僚村,一个充满了神奇和奥秘的村落,踏上那片土地才算真正“触碰”到了这一精粹的始祖地。

浅析国内的堪舆文化

堪舆文化又称风水文化,算是国内史上“寿命”最长的原生文化,属于传统五术之一,最早兴起于春秋战国时期。

只是那时候还不叫堪舆或风水,多称术,历史上最出名的术士就是鬼谷子了。

相传鬼谷子的额头上长有四个肉痣,连起来是成鬼宿之像。

古人习惯通过看面相来断定一个人的好坏成就,鬼谷子就是众人口中的“不凡之像”

比鬼谷子面相还离奇不凡的是他的来历,有的说他是龙女下凡历劫所生。

还有的说当地有一富家小姐,小姐与未婚夫感情甚笃,可还没等两人成亲,未婚夫就意外亡故了。

小姐伤心欲绝,每天在未婚夫的坟前哭泣,竟结出一株谷子来,小姐吃下谷子后生下一个男婴。

“因鬼而孕,食谷而生”,所以取名鬼谷子。

总之有关鬼谷子身份来历的说法只有更离谱,没有最离谱,以致于正史上少有记载。

世人最常知的就是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熟读兵法、深谙术数……总之无所不能,还培养出很多堪称奇才名士的弟子。

史记中有载:

“苏秦者,东周洛阳人也。东事师于齐,而习之于鬼谷先生”;

“张仪者,魏人也。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学术,苏秦自以不及张仪。”

鬼谷子就像一个“名词”,代表着古代我们对风水玄学的最初印象。

可堪舆文化虽然在民间传说甚广,却没有一套完整的体系,更没得到统一的“官方认证”

西汉时期,《淮南子》一书中首次给风水取名为“堪舆”,堪代表天,舆代表地,堪舆就是了解掌握天地的学问。

整套学术以河图洛书为基础,结合八卦、阴阳和五行,从而形成一套特殊的理论体系,用来推断或改变我们未来的吉凶祸福。

到了东汉时期,著名文学家班固在《汉书·艺文志第十》中,将阴阳五行、时令日辰、灾应推测等书籍列为了“五行家”类,这也就是风水文化的雏形。

至此,堪舆文化才算有了正式的体系及官方学术的认证,在皇室和民间广泛运用起来。

大到帝王家的宫殿皇陵、百姓家的住宅墓地,小到我们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都要讲究一个风水,俗称“找个专业的人看一看”

江西人的“桃花源”

堪舆文化发展到 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渊源了,如今能最大程度上保留,甚至说代表堪舆文化的非江西三僚村莫属。

三僚村位于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梅窖镇境内,是个北、南、西三面环山的小盆地,就算不懂风水的人去看三僚村的俯拍图,也能感受到其中“大有学问”。

这里确实家家户户学风水、男女老少懂风水。

据不规则统计,三僚村如今正式挂名的风水师就有四百多个,大师级别的风水师年收入能高达两百万。

说起三僚村的由来,便是另一版本的“桃花源记”。

相传唐朝末年,国家已经陷入了兵乱和混战。

朝廷的司天监监正,也就是“国师大人”杨筠松有了避世的想法,就带领弟子门人辞官归隐,四处寻找好“修炼”的地方。

杨筠松踏遍大江南北,始终没能找到心仪的地方。

某日突然收到弟子曾文辿的书信,称其发现了一个“前有金盘玉印,后有凉伞遮荫”的风水宝地。

杨筠松急忙赶去,他绕着地方前前后后、上上下下各种研究个遍,也认为确实风水极好,决定和弟子们留下来。

杨筠松和弟子曾文辿、廖金精共同搭建了三间茅草屋,因为当地人称茅屋为“寮”,村子便取名为三寮村,后来渐渐演变成了今天的三僚村。

杨筠松师徒们在三僚村过着与世隔绝的日子,彼时各地战乱,民不聊生,有大批的百姓为了避难也迁徙过来。

杨筠松不仅帮助百姓们开荒拓土,还替他们相看风水、修建房屋地设。

在他的传播和影响下,风水文化成了当地人最信奉的存在,堪舆之术得到了传承,甚至在江西、广东、福建等客家人圈子里形成了派系。

到了明朝时,官员海瑞对三僚村也多有关注,结识了很多三僚村的堪舆术士,他家中的各种建筑陈设都十分讲究风水规矩。

到了嘉靖年间,风水文化发展到了顶峰。

嘉靖帝想要挑选堪舆国师,海瑞就联系三僚村的好友廖文政去京城参加考试,最后果真脱颖而出,被授予官职,负责修建老朱家的祖坟。

就连海瑞都写信称赞他:

“德容怡怡,冠服堂堂,嶽渎明鉴,星斗胸藏,上既克钟鸣鼎食之光, 下必肇莅任布政之祥。”

廖文政去世后,他的孙子廖景庵继承衣钵,被封为钦天监博士。

廖景庵做官之后,依旧不忘记三僚村的乡亲们,出资修路搭桥,备受当地人的爱戴。

三僚村也确实没辜负风水宝地的名号。

据史料记载,自“开山鼻祖”杨筠松开始,后代传人中享有盛名的风水师比比皆是,共计二十四位国师,三十六位钦天监灵台博士,以及七十二位名师。

正所谓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在风水这方面三僚村算是将“状元”都承包了。

封建迷信不可信?

虽说三僚村名声在外,成就斐然,但我们对风水一说始终抱有怀疑,总觉得是江湖术士招摇撞骗的把戏。

这种一杆子打翻一船人的说法过于偏激了,国内人崇信风水的传统由来已久。

史上信风水最出名的就是宋朝的宋徽宗。

宋朝皇帝大多子嗣艰难,到了宋徽宗时依旧是登基多年没有皇子,他听从风水师的建议将汴梁城西北角的地势加高了好几倍,后来果真有了儿子。

宋徽宗越发笃信风水,只可惜痴迷过了头,心思全在求仙问道上荒废了朝政,被金军攻破了都城,连儿子宋钦宗也一道成了俘虏。

明朝同样重视风水,民间流行一种说法,认为朱元璋能从乞丐混成开国皇帝就是祖坟修的好。

所以明朝的皇帝们都很重视这方面,负责设计和主修的便是三僚村的传人。

努尔哈赤更是视风水为“神明”,他先是将都城从辽东迁到沈阳。

那时候沈阳曾有旧称为沈水,在风水中,水之北为阳,山之北为阴,努尔哈赤为了“承接龙脉”,改沈水为沈阳。

后来果真清军入关,建立了大清朝。

到了二十一世纪,随着网络的发展,原本偏居一隅的三僚村走向了更多人的视野,很多媒体和记者络绎踏上了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

一入三僚村,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高耸的牌坊,就像是历经时代沧桑的“见证人”,时代和人民在变化,可三僚村却始终屹立不变。

当地的村民们依旧过着较为传统的生活,房屋也多是以前的旧建筑,看起来自带古朴祥和的氛围。

有记者问村民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为什么不将老房子推倒重建?

村民们说:

“这是我们当地人的规矩,因为每家每户的建筑都有讲究,随意改动可能就会破坏周围人的门庭,所以大家都心照不宣,不会随意改动房屋。”

在当地人看来,风水体现的也是人心,很多人为了谋取个人私利,各自发阴招斗法,最后只能落得两败俱伤的结局。

倒不如休戚与共,将三僚村当做一个整体,每家每户都是这个“风水宝地”的一份子,这样才能做到不计得失。

由此可见,三僚村人不仅懂风水,更懂人性。

想来,这也是三僚村能够在各种动乱和变迁中保留下来与世长存的根本原因吧。

国内风水第一村走向世界

经过时代的发展和验证,国内古代风水理论早已经洗去了封建迷信的色彩,成为国内外公认的国学智慧结晶。

不仅被清华大学等高校列入专门的风水课程,还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德国就有专门机构和人士研究国内的风水学,还就此涌现了大批风水师。

其中最出名且贡献最大的是勒斯伯格,他在无意中接触到了风水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经过多年的学习成功创办了一家风水中心,专门为当地人提供风水占卜服务。

在他的影响下,各大城市也兴起了风水热,民间还创建了风水占卜职业联合会。

发展到 德国已经有上百个各式各样的风水协会了,1996年的时候还专门举办过国际风水论坛,可见德国人有多崇尚风水学。

还有周边国家俄罗斯,在那里风水直接是中文音译过去的,是俄罗斯最流行也最受欢迎的外来词之一。

首都莫斯科有一间最大的百货商场,里面售卖各种各样关于国内风水学的书籍。

俄罗斯的电视台还专门有介绍风水的节目,据电视台的街头采访显示,很多俄罗斯人都极其信奉风水,甚至到了出门做事都要先测一下风水的程度。

在法国也有很多书籍在介绍国内风水学。

虽然不像德国和俄罗斯那样受众多、推广强,但法国人都知道风水是源于国内的一项文化遗产,很多爱好者慕名来到国内了解和学习风水学。

总而言之,国内风水学早已经走向世界,吸引全球各地的爱好人士前来学习,有着国内风水第一村之称的江西三僚村就成了最好的“取经地”。

2013年,三僚村被列入第二批国内传统村落名录,成了受保护的古村落。

每年前来参观的人数众多,极大地带动了当地的旅游业发展,游客们不仅能了解各种风水知识,还能参观当地的特色山水。

然后无论是古木奇石、山川桥梁还是祠堂庙会,无处不充斥着风水的影子,让人直呼惊叹。

如今的三僚村人,皆以风水为生,家家有罗盘,户户有传承,他们守住了一方天地,一处文化。

结语

其实无论信或者不信,风水就像一种“精神慰藉”。

修建房子时开工动土要放炮求顺利,娶媳嫁女的时候要挑选良辰吉时,讨各种家庭美满、婚姻顺遂的头彩。

还有学生求考试、打工人求富贵、老人求平安长寿……就连去世下葬,也会讲究各种规矩和说法,替逝者求个安稳。

既然如此,倒不如放平心态,接受这份滋养了无数国人,传承了无数年代的“软文化”。

不过也要注意,风水文化是国内传统文化之一,对待它要学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在接受理解的也要学会辩证客观的对待,注意把握“度”,不能过度推崇信赖,影响我们正常的生活。

毕竟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自然、社会和人类科学是紧密相连的,但归根结底命运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人定胜天才是永恒的真理。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